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工作调研报告(李明)
QCHAO · 2010-08-22 10:05 · 48375 次点击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是我所近年开展的一项新的检测项目,是计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民生计量和谐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这项检测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长远而艰巨的课题。两年来的工作实践,深感此项工作的重要。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进而产生了一些思路:
一、定量包装商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偏低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足现象时有发生,广大消费者对此反映十分强烈。2006年我们对本市范围内化肥、水泥、面粉、食品、饮料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查52家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84批次定量包装商品,平均抽查合格率仅为6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生产企业计量法制意识淡薄有的企业只重视自身效益,忽视产品的计量问题,至今仍有部分企业对相关计量法规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允许偏差、标注净含量的法定要求等缺乏了解。不少单位在生产控制中,由于对平均净含量概念模糊不清,把其控制在负偏差范围或在计算净含量时错误地将包装袋计算在内,从而导致商品缺秤短量。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个别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提高企业利润,采取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明欺暗骗等手段坑害消费者,钻法律法规的空子。
1、2定量包装设备和计量器具选用不合理,计量管理水平不高据统计,大多数生产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定量包装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缺乏必要的计量监控措施。有的企业在包装(罐装)过程中造成产品外泄,从而导致产品净含量不合格。许多小型及私营企业还进行小作坊生产,未配备自动罐装机。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中明确要求,用于检验的计量器具应满足被测商品最大允许负偏差的1/3。但实际上许多生产企业配备的计量器具的量程和准确度不能满足称量要求。
1、3在计量管理上,一些企业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制定商品净含量的控制规范,内部管理松弛,无专门的计量人员,缺乏严格的自我监督抽查措施。有些企业在产品出厂前,要么很少或根本不检查产品的净含量,要么靠简单应付性地“检查”来代替科学正规的抽查,导致生产的同一批次产品,其最大偏差与最小偏差相差十几倍。
人为因素也是造成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市水泥产品的包装属既苦又累的体力活,大部分企业雇用外地的包工队,他们按件计酬,只求包装速度,不求计量稳定,造成单件计量超差,批量短缺严重。
1、4流通领域管理不严各大中型商场、超市对商品质量非常重视,对假冒伪劣商品把关较严,而对缺斤短两这一最为普通的计量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大部分商业企业缺少必要的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手段,对商品净含量没有专门的进货把关制度。这反映出各商品企业缺乏对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认识,流通领域缺少有关的规范措施和执法力度。
1、5超市自包装商品不去皮现象普遍存在,这几乎成了超市、大卖场销售自包装商品的一条“潜规则”,无形中将外包装计入商品重量卖给顾客。
2、“C”标志推行工作缓慢
为了鼓励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以自律的方式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规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深一层的选择和保护。2001年4月国家总局发布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定》,决定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对我国定量包装商品实行“C”标志管理制度。按理说,推行“C”标志是个利国利民利商的好事情,厂家应该愿意采用,百姓应该欢迎。但“C”标志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规定发布已有六年时间,我市竟无一家采用“C”标志。厂家不积极,社会少反响,很多人对“C”标志甚至一无所知。现实推行和使用“C”标志的状况显然与开展这项工作的初衷和期望相距较远,据国家计量专项抽查结果反映,凡是开展了“C”标志管理的企业,其产品净含量合格率都较高,且很稳定,存在的问题也少。
3、有关的计量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1985年颁布的《计量法》调整范围主要侧重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没有涉及商品量的计量问题。尽管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通过制定和完善部门规章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管理,但由于《计量法》本身的原因,实施的有效性离实际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今后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源头,把住厂门
规范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计量行为,是提高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整体水平的关键。因此,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加大向企业宣传计量法律法规,特别是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等有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宣传力度,确保不留死角,从思想认识、法律法规意识和计量检测能力上堵住部分企业的“漏洞”,增强广大企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建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对计量基础较好、生产规模大、社会知名度高的企业,指导企业建立并完善计量保证体系,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推行“C”标志管理制度。使“C”标志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对计量基础较薄弱的企业,要帮助其加强计量基础工作,建立必要的计量管理制度,改造落后设备,配备合理的计量器具,培训计量检测人员,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控制水平。对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根据企业需要,可直接为其提供计量技术支持,帮助其控制出厂产品的净含量合格水平。
2、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市场行为,提高流通领域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合格水平是当务之急。一是应加大对定量包装商品经销企业宣传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力度,帮助经销企业全面增强计量法制意识,提高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正确标注的识别能力。使他们认识商品量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计量不准既会导致有形资产的流失,又会引起无形资产(企业形象)的损害;二是帮助经销企业严格实行定量包装商品进货验收制度,设立专用计量器具,落实专人负责,对验收不合格的定量包装商品一律不准上柜台;三是要把加强流通领域的计量意识,打破自包装商品不去皮的“潜规则”堵住自包装商品计量不足的漏洞。四是按照市局计量工作重点,努力打造“一个平台”,推进“三个工程”的指导方针,列出重点定量包装商品抽查计划。组织力量,定期抽查人民群众关心的定量包装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强化计量监督管理的力度
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管理工作是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重要职能,且具有很强的政策法规性和专业技术性。因此,要加强计量检测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计量检测能力和水平。通过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抽查力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远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使定量包装商品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