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兹与波波夫、马可尼

  Aaron ·  2010-08-27 20:42  ·  44994 次点击
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和贝尔发明的电话,开创了电学通讯的新纪元,但人们并不满足,因为它们都离不开导线,致使它们无法满足所有的通讯要求。如在沙漠地带、沼泽地和原始森林地区,根本就无法架设电报和电话线路。特别是对日益发展的海上交通运输需要,它们就更显得无能为力了。
人们是多么希望能把有线电简化成无线电,省去电线电缆,使讯息能长出一双无形的翅膀,飞过高山、越过大海啊。由于赫兹的著名实验,这个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
1885年,27岁的德国青年赫兹应聘到卡鲁斯工业学院担任物理学教授。次年秋季的一天,赫兹在实验室内做火花放电实验,一个奇异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每当放电线圈放电时,在附近几米外的另一个开口的绝缘线中竟会迸发出一束小火花。这立即使他想起了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这跳跃的小火花是不是意味着电磁波在天空间传播呢?
赫兹精心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间漆黑的实验室里,将检波器放在离电磁波发生器10米左右的地方。当发生器通电后,适当调节检波器的方向,检波器的两个小铜球之间就会迸发出一束很小的蓝色火花。这说明发生器发射出来的电磁波,确确实实被检波器接收到了。
但赫兹没有进一步去探索电磁波的应用,反而否定了电磁波有为人类服务的可能,断言说电磁波“没有什么用处”。可是,有两位年轻人,却从赫兹实验的小火花中,看到了它实际应用的广阔前景,并信心百倍地投入了利用电磁波来进行通讯的研究工作中去。
其中一位是俄国的波波夫。
1889年春天,当时在一所军事学校里教书的波波夫,在参加一次理化协会的例会时,看到了赫兹实验的表演。波波夫并不同意赫兹“电磁波无用”的观点,他认为,将来电彼也可能像光波一样,在空中传播出去。为此他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在36岁时制造出一台无线电接收器。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在彼得堡举行的一次科学会议期间,向代表们表演了这台仪器。在表演的过程中,它成功地接受到了由雷电产生的电磁波。紧接着,波波夫又加以改进,研制了一套可以真正用于通讯目的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在250米的距离内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份无线电报,并由接收机上的一个莫尔斯记录器记录了下来。电文是“海因利茨·赫兹”。波波夫就是这样以最好的形式肯定了这位发现电磁波的先驱的功绩。
几乎在和波波夫同时,意大利青年工程师马可尼也对赫兹的实验产生了兴趣,也在摸索一条无线电通讯的道路。
马可尼想,假如加强电磁波的发射能力,也许能增大它的传播距离。他在自家的菜园子里完成了几百米距离的无线电通信后,又连续干了10年,终于在1895年完成了2OOO米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在这次实验中,他试验了采用接地天线的方法,来加强电磁波的发射能力。
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讯后,要求意大利政府资助。但当时的政府对于技术发明很不重视,马可尼的要求被拒绝了。于是,马可尼不得不求助于比较注重技术发明的英国。英国海军部十分重视他的发明,认为无线电通讯技术一旦成功,但可解决英国舰队的指挥调动难题,便大力资助马可尼的研究。
不久,马可尼在一次公开表演中,成功地进行了12公里距离的通讯。1899年3月,他又出色地完成了英国和法国海岸间相隔45公里的无线电通讯。
现在,他要向更宏伟的目标进军了。马可尼大胆地提出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计划。许多人对此很怀疑:在通过大西洋3700公里的遥远距离之后,电磁波是否还能收到?
马可尼在1901年12月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在英国的康沃尔建立了一个装备有大功率发射机和先进天线设备的发射台;然后带着一名助手来到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圣约翰斯,那是预定的接收地点。他们首先安装起信号接收装置,然后用氢气把天线高高吊起。突然氢气球爆炸了,整个计划出现了夭折的危险。
约定的时候到了,在英国康沃尔的发射台,从12月5日起,开始连续使用60米高的天线发射无线电波。加拿大这里却是乱成一团,直到12月12日,马可尼才急中生智想出用大风筝把天线升到了121米的高空。马上,他们收到了英国发出的事先商定好的莫尔斯电码“S”。
这消息马上传遍了欧美各地,各家报纸都以特大标题登载:电波征服了地球!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报发明成功!”
马可尼虽然在公开实验无线电通讯上稍晚于波波夫,但他在发展提高无线电通讯的距离方面,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此,他在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这时他才35岁。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