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中运用的运用
yxg_1960 · 2010-09-01 11:52 · 49596 次点击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以下简称:计量机构)是知识密集型的组织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最主要特征是计量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应该摆在主要显著位置。目前计量界公认的计量机构面临的三大挑战(即:社会和科技发展对计量技术的需求、法制计量为适应社会管理对计量技术的需求和国外计量检测机构对中国检测市场的窥伺)迫切的需要计量机构不断的创新管理模式,采用新的实验室管理理念,提高计量机构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便在迅猛而来的挑战面前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新的管理形式—知识管理开始出现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知识管理在西方管理学界非常火爆,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与日俱增,一些国际大公司如:微软公司、本田公司、道氏化学公司等纷纷开展知识管理实践,国内已经有一些行业的领导者正在进行知识管理实践,IBM、毕博及国内的知识管理咨询软件服务商一起在推动知识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知识管理已经成为各部门行业的管理者、管理界学者所讨论与研究的热门课题。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作为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理应成为我们这样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机构管理者研究、探讨的课题。
1、知识管理的有效性
从理论上讲,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它的理念就在于在计量机构内部创造一个有利于知识创新和交流的良好环境。它涉及到计量机构文化的变革和管理者管理思维方式的演变。主要是计量机构运作中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也贯穿于整个计量机构体系的运作。实际上,JJF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要求计量机构必须制定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覆盖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全过程就是一种知识管理。而且JJF1069—2007版与JJF1069—2003版一个最大的进步,笔者认为,就是引入了最高领导者与下属勾通的条款。知识只有在计量机构内部顺畅的流动,才能起到为机构绩效作贡献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知识管理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知识管理。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其相关的文件、关于管理、技术会议的交流等等都体现了基础的知识管理思想。
然而,目前绝大部分计量机构的管理离真正的知识管理还很远的最大问题就是,现行的管理模式只限于获取内部信息而进行规范和纠正,而缺乏创新知识和有效的沟通知识。常常听到一些计量机构管理者抱怨,现在的人不好管,工作不好做,但就是没有想到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更大限度的开发人的知识潜能,让计量机构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功能发挥到极致。知识管理的基础在于开发计量机构信息和利用人的知识,然后通过合理的管理流程为机构利益提供服务。
2、计量机构运用知识管理的框架
知识管理至今没有一套适合于所有组织的现成模式。只有一些理论性的成果和知识管理标杆学习的榜样。它涉及到计量机构的具体情况,如文化的变革、富有远见的领导、知识工作者的激励、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以及为这些活动提供便利的系统和流程。因此,本文只能提出计量机构运用知识管理的框架。
从管理学角度上讲,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机构重要的无形资产。而计量机构所拥有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记录在各种介质上的知识,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档案、数据库、各种计划、作业指导书等等。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未编码的经验性知识,如个人的技术诀窍、直觉、想象与创意等等。
知识管理的任务是对计量机构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进行处理,并把这些知识用一种适合于顾客环境的方式表示出来,提供给计量机构知识工作者分享、吸收、利用。如此可以看出机构运用知识管理的大体框架:
(1)使知识管理组织化: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知识工作者的应变与创新能力。因此知识管理必须组织化,才能使知识管理的理念深入计量机构人心。这就对计量机构的最高决策者提出了一个严谨的问题,怎样使你的组织结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适应知识管理的应用,适应你实施知识管理的决心。是传统的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还是项目(责任)制约性的柔性组织结构?还是其他更科学、合理、适合的组织结构?很显然,机构决策者不使自己的管理理念组织化,是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的。
(2)提高知识密集度:“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对莘莘学子的忠告。然而用到靠知识为立家之本的计量机构来说,就更加显得中肯。从专业化技术机构的职能到个人晋升生涯都要求知识工作者提高自身的知识。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掌握了别人不懂的技术,而在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共享并革新这一技术。只有在知识充分共享的基础上,才能促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以及二者内部的转化与创新,从而提高计量机构知识的密集度。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知识链,并最终将机构再造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知识型组织。
(3)构建知识管理的基础框架:知识管理的两个直接目标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说到知识共享,有的人会认为就是信息管理,这是一个误区。知识管理的出现推动了信息管理的继续存在和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知识管理的发展,让知识管理的实现找到一条快捷的道路。目前很多计量机构都运用了“计量管理软件”系统,来收集计量器具管理信息、安排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和分析工作成绩、缺陷。业务工作基本上都围绕“计量管理软件”系统展开。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功能,但它还不完全是知识管理。只有整个机构运作体系都镶嵌上了知识,才是搭建了理想的知识管理基本框架。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因此,需要计量机构建立一个在最高领导者直属的知识管理部门(或主管),他们的具体工作可以分为个部分:一是创设知识的基本框架。他们需要就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防止外溢等问题,从技术手段和组织机制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二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工作。包括提供技术支持和营造交流环境两个方面。营造环境比技术支持更为重要,因为大量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都是通过适应的、非正式交流方式获取的。
(4)创建知识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环境,计量机构很需要外来的知识营养。这种营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外来技术知识。这就要求机构管理者努力营造知识环境,以各种方式激励知识工作者学习新知识,创新知识。就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要创建学习型组织。二是标杆学习。标杆学习是指采用最佳实践并逐渐适应它。最佳实践能够提高领导者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知识管理营造适当的文化氛围。因此,计量机构应尽力找准自己的标杆机构,努力学习之。另一方面是内部知识,这就需要领导者极力营造一个知识交流的软环境。利于知识在机构中流动顺畅。
3、未来展望
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世界是,知识经济浪潮正已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每一个行业。显然,知识也是构建知识密集型计量机构的重要原素。以前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将来也还会是这样。可以想像,不重视知识、不及时采用知识管理进行管理的机构,在不久就会成为落后的机构;没有发展前途的机构;被淘汰的机构。
总之,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与方法,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各行业知识化日益明显的今天,知识管理将很快成为一个热门的前沿课题。我期待着与计量界的同行们更认真、深入、细致的探讨在计量机构怎样实践知识管理。
作者注:本文刊登在《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8年第10期,详见该期第60页至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