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是怎样炼成的?

  Bess ·  2010-10-23 22:23  ·  28951 次点击
什么是领导力?通俗的说法是,一种让人莫名其妙地跟随你赴汤蹈火的号召力。
人是不喜欢被人管的,他们希望被人领导;你可曾听到过“世界管理者”这样的说法?“世界领导人”,这才像话;教育领导人、政治领导人、宗教领导人、童子军领导人、社区领导人、劳工领导人、商业领导人,他们都是领导,他们不是在管理;胡萝卜永远比大棒有效,不信你拿你的马儿试一试;你可以“领”着他走到水边,却无法“管”着他去喝水;如果你想管人,那就管管你自己;把自己管好,你就愿意停止进行管理了;然后你就会走上领导之路了。
上述文字是《华尔街日报》曾经刊登过的一段话,名为《让管理靠边站》,来自于联合技术公司。它形象而生动的阐述了人人渴望被领导而非管理的现实。但是多年来,领导力研究号称管理学界的死亡谷,有去无回。作为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的学生、管理名家汉迪的老师、四任美国总统顾问团成员、“管理大师们的院长”,沃伦.本尼斯却倾其一生着迷于领导力,穿越跟踪领导力梦想的旅程,著述颇丰。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对其的评价是:沃伦·本尼斯从不自吹自擂,却已经领先一步。
什么是领导力?通俗的说法是,一种让人莫名其妙地跟随你赴汤蹈火的号召力。庸医能够杀人,无能的领导者也能让人的力量减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的成长之路,尽管不是那么容易修炼成的,但是在大师的指引下,对每个人来说,还是有机会能够脱颖而出的。
领导者是什么人?
在沃伦·本尼斯的成名作《领导者》中,本尼斯预见到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和快速的变革,一种新的领导者和新的管理理念已经在孵化之中。在新的时代,是一个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领导者的时代。他旗帜鲜明地指出,领导力乃是成功企业背后的关键力量,要创造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组织,就必须利用领导力帮助组织形成一个全新的愿景,让他们看到自己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然后动员整个组织向着这个新的愿景迈进。新型的领导者能够把人调动起来,能够把追随者转变成领导者,又把领导者转变成变革者。有效的领导力可以将组织从现在带进未来,能够生成组织的未来愿景,能够向员工注入一种对于变革的责任感,还能够在组织中灌输新的文化和战略,从而将力量和资源动员并集中起来。
他颠覆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领导者的一些误解,探讨了真正的领导者“是什么人”。在本书中,本尼斯提出的几个核心问题:1、将领导和管理区分开。本尼斯颠覆了过去学界将领导依附于管理的观点,他认为,领导者对组织的目的起着不同的作用,和管理者不是一回事。“管理”意味着“带动、实现、负责、指挥”,而“领导”是“影响、指引方向和道路、行动、提出意见”。其所提到的一句名言,“管理者把事做正确,领导者做正确的事”被广为流传和引用;2、授权。之前学界的所有关于领导力的研究都是以权力和控制为基础,历史上,领导者的所为就是控制而非组织,压制而非放言,他们让追随者无法自我提高。而本尼斯指出,“领导者通过授权其他人来将意愿变成现实并加以维持,”自此引爆了授权型领导的潮流;3、愿景。本尼斯发现,领导者要想取得成功,一个阐述的清清楚楚的愿景或者方向感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通过它,可以将与组织有关的所有人的专注力都集中在一起。这个看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今天人们普遍认为,所有成功的组织都不仅要有一个明确的使命或者目的,还必须要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愿景,二者缺一不可;4、信任。在本书中,本尼斯第一次将正直提升到很高的高度,认为诚实可信是成功领导者的必备品质,没有信任感的组织必遭大难;5、意义的管理,即组织文化的管理。本书特别关注了领导者在组织文化的塑造和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并认为,领导者是阐明组织价值观、创造必须的象征符号、身体力行并以此传达组织行事原则的第一责任人。要想让组织保持竞争力,领导者必须创造能够促生治理资本的社交架构。但比架构更为重要的,是领导者应该创造一种互尊、互爱、互信的文化。
但并非具备领导特质的人就必然会成为领导者,理论上,每一个出色的领导者都必须要经历一段“熔炉”岁月的锤炼。
造就领导的“熔炉”
美国前总统哈里·杜鲁门没有上过大学,从小到大,他从未料想到自己会成为领导者,其他人也没有想到过。杜鲁门的人生彻底改变,发生在33岁的时候。那一年,他投身军旅,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被派遣到法国指挥一个炮兵连作战,那是他生平第一次被迫在生命攸关的时刻领导他人。对他最初的考验发生在法国东北部莱茵河畔孚日山脉的一个雨夜。德军向他们的阵地附近投掷了一枚烟雾弹,而他的连队以为是毒气,惊惶四散,纷纷逃避。狂乱中,杜鲁门的战马一下子倒在地上,几乎把他压得粉碎。杜鲁门爬起来没有跟着逃跑,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然后用他曾听到过的所有粗话,厉声要求他的部下回到岗位,令行禁止。他们重新编好队,终于坚持度过了那一夜,而连队上的许多人最终也都平安返家。这些人在余生中,都忠诚于杜鲁门这位在恐惧中仍坚持不退缩的领袖。
那一夜,杜鲁门发现了自己身上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特质:一、他身上蕴藏着十足的勇气;二、他善于领导他人。他喜欢这种发现。但将杜鲁门的领导能力发掘出来的,则是战争这座熔炉!
2002年,在研究怪杰们怎样成为领导者的过程中,本尼斯和鲍彻·托马斯发现,领导者的领导地位总是形成于某个重大事件之后,而且往往是充满压力的事件。他们把这种造就领导者的经历称为“熔炉”。在成为领导者的过程中,这种磨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要素。某种魔力发生在这种领导磨练当中,具有某些品质的个体经受了这种磨练之后,会形成新的、更高的领导能力——他们超越自我、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无论遭遇什么,磨练会让领导者变得更强壮、更坚韧;不管考验多么严酷,他们会变得更乐观、更开放。他们不会失去希望,不会向苦难屈服。
而在接受“熔炉”考验的过程中,所有的领导者,都具备了四项基本的技能,这些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熔炉”中成长,而不是被其击倒。这四项技能分别是:适应能力、凝聚共识、独特而有号召力的声音以及操守(包括一套强大的价值观念)。这四大技能是在各种文化及情景中的成功领导者所共有的特质,是成功领导者的必备条件,是领导者的本质。这些技能能使领导者在熔炉中成长,而不是被其击倒。在这之中,最重要的技能是适应能力,领导者可以凭借它化逆境为顺境,愈挫越强。
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学会领导要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容易得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具备领导潜力。
何以成为领导者?
在《成为领导者》一书,本尼斯对“人们怎样成为领导者,他们怎样领导,以及组织怎样鼓励或扼杀潜在的领导者”这个重大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领导者是那些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人。他们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知道该怎样去充分利用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他们还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目标,以及为了赢得他人的支持与配合,该怎样把自己的目标传送出去。最后,他们知道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他认为,充分表现自我的关键是了解自我和外在的世界,而了解的关键是学习——从自己的人生和经历中学习。
同样在这本书中,本尼斯指出,领导者是后天造就的,而不是天生的。优秀的领导者尽管在背景、年龄、职业以及成就方面各不相同,但却持有两个一致的基本观点:首先,他们都认为领导者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其次,他们都认为,没有哪个领导者原本就打算成为一个领导者。领导者没有兴趣向别人证明自己,他们始终关心的是充分自由的表现自己。这一至关重要的差别决定了一个人是“被驱策”还是“去领导”——如今,有太多的人选择了前者,而选择后者的人却寥寥无几。
除此之外,要想成为一个优秀领导者,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发展,换而言之,需要终身学习。而让领导者变得杰出的所有特征中,最关键的是对提供指引的目标也就是总体愿景的关心。优秀领导者不仅仅是目标导向的。说到底,成为领导者是一种自愿选择的行为,如果你有这样的意愿,你才会踏上这条道路。但有太多的人仅仅是环境的产物,他们没有改变自己、挖掘自身潜力的意愿。
领导者的决断力
大多数组织用来评估经理人的典型标准通常有:技术能力、人际能力、概念能力、业绩记录、鉴赏力、决断力和人格。当然,其中的决断力最难以界定、测量或培养,被称为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素质之首。许多高级管理者都是因为决断力不足而中途下台或者升迁无望,偏偏是领导力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却非常难以量化评估。
但本尼斯与其合作者诺埃尔.蒂奇在其新著作中,对这个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堡垒,进行了攻坚。他将这个难度极高的挑战进行了一场模型性很强的总结提炼,并将其变成了一个TPOV(可传授的观点),以为更多的领导者和学习者所用。他们的研究发现,看似瞬间的完成的决断其实是一系列的动作,每一步都不能留下遗憾。所有伟大的决断其实都包含了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决断能力的高低决定了领导成功与否,也决定了组织中其他人的命运。
本尼斯认为,决断是有效领导的本质,是一个基于情境的决策过程,涉及到3个主要领域:人、战略和危机。在每一个领域内,领导决断的实施都要经过3个阶段:准备阶段、做出阶段和执行阶段。卓越的领导决断是以领导者所掌握的关于其自我、社会网络、所在组织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背景知识为支撑的。
需要指出的是,优秀的领导者都是会讲故事的人,在做决断时尤其如此。领导者扮演着剧作家、制片人和导演的多重角色。他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剧情,然后先拿给少数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同事看。之后,他们再根据这些人的意见做出相应的修改。接着,他们把剧本推上舞台,听取更多人的评论,不断地修改和调整,甚至直到停止上演。基本的故事主线是贯穿各个领导层的分故事和平台。
清晰的故事主线让领导者在做决断时可以实行“有准备的机会主义”。所谓“有准备”是指领导和以TPOV为基础构思未来的故事主线;所谓的“机会主义”是指无法预料的决断需求或时机突然出现的时刻。故事主线可以帮助领导者做出更可靠的人的决断和战略决断,而且对于成功的危机处理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1 条回复

d2018  2011-01-27 13:35
学习学习,开开眼界。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