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颗螺丝钉竟震惊了中国军工厂
行者武松 · 2010-11-12 11:50 · 47611 次点击
也许是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所致,处于浩瀚大海包围中的日本,使其呈现出一种既开放、又封闭,既辽阔、又狭窄的地理状态,这种矛盾的地理状态由此形成了日本人既排斥、又吸收,既抗拒、又服从,既自尊、又自卑,既勇猛、又胆怯,既爱美、又黩武,既粗鲁、又文明的国民特性,体现在工业上则是既自然、又人工。
一直听说日本的工业技术很牛,今年自己真正的切身体验到了这点,一根螺丝钉,竟然也能体现出日本的工业技术。讲个故事,90年代末期,某军工厂转产民用汽车,当时和日方谈判引进了车型。当时中方军工设计人员觉得日方的图纸很简单,中国应该很容易就国产化生产出来。结果却大相径庭,汽车的所有配件,如果全部采用国产的标准,竟然故障率大增。其中,一个螺丝钉就占据了问题的很大比例。
在一辆汽车中,要用成千上万个螺丝螺母,其中大部分是通用的标准件,即符合国家标准的紧固件。中国的国家标准代号为GB,对标准件的要求与日本的JIS标准没有什么两样。生产机械零件,不可能象数码科技那样,0就是0、1就是1,而是所有指标都有其上限和下限,国家标准就是规定零件的实测指标必须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比如,一个M6螺杆的外径公差范围就规定在5.974毫米和5.794毫米之间,另外对内径、牙距、材质,表面处理等指标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日本,几乎找不到不符合规定的标准件,不合格的零件根本卖不出去。因此,有关厂家经过不断的努力,从生产阶段就几乎杜绝了残次品的出现。而且,通过充分的竞争,在日本市场上的标准件都非常便宜。
再来看看中国市场,可以说没有哪个型号的标准件是找不到不合格品的。有些整车厂家在市场上采购零件回来后,通过全检才采用,但无法杜绝不合格的零件。知名品牌的合资汽车厂为确保质量,不能从市场上采购零件,就只好订做了,从原材料一直到表面处理,一路上跟踪下来,小小的螺丝螺母就耗费了不少成本,其他零件也多是这种情况,累积下来,整车的成本就提高了。
我小时候老在父亲上班的军工厂玩,印象中的螺丝钉是是很微不足道的小东西,记得当年在厂里玩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很多螺丝钉扔在地上,自己就拿去玩,感觉这东西就像小时候用的火柴一样,能点着火就行,也没个好坏的概念。但是这次看切割测试才发现,原来工艺质量通过一根小小的螺丝钉体现的这么透彻,据后来工作人员的介绍引得全厂震惊的那根小小的日本螺丝,竟然有100多年的历史,这就是日本工业的牛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