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小传

  刘雷李凯旋 ·  2010-12-15 21:44  ·  29761 次点击
注射器小传
注射器的发明者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laisePascal),就是那个物理学帕斯卡定律的发现人。他在1650年制作了历史上第一支注射器。但发明家的注射器是用来辅助实验的,和医学毫无关系。直到现在,注射器在物理、化学实验中依然在使用,比如用于抽送气体,改变装置内的气体压强,用于测量气体体积,做量筒等。真正用于医疗的注射器是1853发明的,CharlesGabrielPravaz和AlexanderWood发明了一种带有可以穿透皮肤的细针头玻璃注射器。于是,此二人也被人们看做注射器用于医疗的始祖。1897年,美国BD(BectonDickinson)成立,1898年开始批量生产玻璃、金属注射器和体温计等医疗器械。BD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注射器及医用一次性产品的供应商,BD注射器产品的市场份额更是占全球总量的45%,占欧美总量的80%。
传统针筒注射器可重复使用,虽然用后都要经过严格消毒,但不久,其致命的缺陷还是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几乎无法杜绝的交叉感染。从有记载的1924年第一例因为意外刺伤感染白喉病例以来,特别是1993、1994年,AIDS和肝炎传染的危险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趋势且愈演愈烈。于是,安全注射的概念被提了出来。WHO要求,安全注射器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要求:对注射者无害,对卫生保健人员不构成任何危险,注射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构成危害。
1961年BD发明生产了世界上第一支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一次性医用针头,目的是防止重复使用造成的交叉感染,同时也增加了使用时的方便性,由此,全球进入一次性医用产品的阶段。经过20年的发展和推广,1980年,塑胶材质的一次性注射针筒才完全取代玻璃注射器。在安全注射器发展进程中,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自毁式注射器。为了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注射项目,1992~1996年BD率先推出了自毁式疫苗注射器和新一代安全注射一次性针头。自毁式注射器外形与一次性注射器相同,操作方式与传统注射器雷同,医护人员无需经过专门培训。一旦完成注射,推杆自动结合针筒,形成针筒自毁,令使用后的针头无法回收。2003年8月,WHO要求各会员国使用具备自毀装置注射的针筒,在所有的疫苗预防接种注射上,淘汰传统一次性注射针筒。我国也自2003年开始,新生儿疫苗注射全面采用自毀式注射器。
虽然世界各国都严格规定不得重复使用注射器,但依然无法完全制止重复使用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吸毒群体中。自毀式注射器只是增加了使用后注射器即丧失功能或是被破坏的性能,却不具有保护污染的针头的性能。因此,自毀式注射器只能算是一个过渡性安全产品。
看来,注射离真正的安全依然有一段路要走。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