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程的新概念
史锦顺 · 2011-01-17 12:19 · 62450 次点击
**测量方程的新概念**史锦顺
**摘要**探讨测量学的基础学问:测量方程与误差分析。提出区分测得值法则,说明基于物理公式与计值公式建立测量方程的方法。规范误差分析的程序。给出一些常见测量项目的分析实例。
**引言**
测量是人类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生产领域,时时运作;交易场合,无处不在。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工程控制的前提。计量是带有法制性的测量。计量的基础是体现测量单位的基准与各级标准,计量的作用是通过监督测量工具的合格性以及测量行为的规范性来统领测量活动。
测量学是有关测量与计量的知识与学问,是近代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随着测量水平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发现方差统计中的发散困难,于是出现了阿仑方差。阿仑方差在推动经典测量学理论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但它本身表达有错,须改正。各种测量仪器水平的提高,使大量测量成为统计测量(测量误差远小于量值本身的变化),经典理论不适应这一情况,测量学面临发展的客观要求。于是出现了“不确定度”理论。这个理论一出现,引起很大争论。国际计量委员会在第1次表决时,18个委员竟有16票反对。但第2年却通过了。这个随后被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等7个国际学术组织推荐的“不确定度”理论,否定作为测量学基础的真值、误差、准确度等基本概念,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测量学。“不确定度”理论抛弃经典测量理论的合理内核,轻率地否定人类长期积累的关于测量的基本知识,偏离了科学发展的正确轨道。“不确定度”理论只讲分散性,不讲准确性,泛滥起一股浮夸风。
测量学要完善自身,建立起严格的理论体系,才能抵御风波。笔者的系列论文,论述测量与计量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志在概念创新,理论创新。尊重实践,正视变化,注重哲理性与逻辑性,既发扬经典测量学的求实传统,又辨证地清理、发展一些基本概念,从而弥补了经典测量理论的不足。对国际计量学术界现正宣扬的“不确定度”理论,提出批评意见。欢迎讨论。
测量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应用十分广泛。许多项目,成绩卓著,如原子频标,已有数人获得诺贝尔奖。然而,作为测量学基础的、又是最常用的测量方程,却一直处于混淆状态。现行分析方法的主要问题是:照搬物理公式,未反映出测量与计量的特点;变量与常量混淆;分析结果常与事实相违。
本文依据测量与计量的特点,提出区分测得值法则。贯彻这个法则,在最通用的一些领域,给出新的测量方程。以新测量方程为基础,形成两套分析误差的规范化程序:
(1)微分法:比较计值公式与物理公式,建立测量方程;分辨变量、常量;求微分、偏差、相对差。
(2)小量法:比较计值公式与物理公式,建立测量方程,写出测得值函数的相对值形式;分辨变量、常量,将变量展成常量加小量;近似计算,求得相对差。(因有公式,全文见压缩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