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要善于用人激活组织绩效

  仪器信息网 ·  2011-02-12 10:10  ·  53571 次点击
“主管”是什么?
为什么许多人都想作主管?有的人甚至可以只要“主管”头衔,而不在意作了主管之后是不是该加薪的问题。有的人希望同事在帮他印制名片时,加上“长”字的主管头衔。
从学校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在同学会或是与好朋友聚会,最初的一、二年,大家所谈的大多是工作上碰到的问题,互相讨论、鼓励,或是寻求意见,或是发泄情绪,其中当然少不了对自己主管或老板的评论。但是渐渐的,有同学开始担任主管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官,但他说话的架势开始不同,所谈的内容开始不同,于是……。
看来“主管”二字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自己的能力、地位、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外象征自己的“能力”。
“主管”到底是什么?要如何才会被老板认为可以作主管?其次,做“主管”的滋味到底如何?要如何做,才能发挥“主管”的真正功能?一个企业要提拔一个人升任主管,首先会看他在工作上的“绩效表现”,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效益”,同时还会加入领导力的考虑——是否能有效建立团队,发挥团队的力量。所以担任“主管”,负责的有二件事情:一是“事情”要做好,二是“人”要带领好。其中“人”要带领好,也就是如何“用人”,让同仁能力都能充分发挥,创造组织绩效,尤其不容易。
谈“如何用人”之前,主管要先建立的心态
一般能被提拔担任主管的人,个人工作能力以及自律的能力都很好,因此常会觉得部属的能力不如自己,当碰到问题时,往往自己就先跳下去解决问题;或是不满部属所做的成果,干脆自己来;或是部属一边做工作,主管在一旁“指导”。这样会让做部属的能力无从发挥,或是觉得很挫折,或者产生负面的想法:所有的事,反正主管会扛,乐得轻松。当然也有不积极或是缺乏“管理勇气”的主管,有事由部属去做、去摸索、去面对;遇到应出面“主持公道”时,却欠缺“管理勇气”,以致于造成所领导的成员间发生冲突。
这些主管的管理行为,可能就是当初在同学会或朋友聚会时,被大肆批判的事项。但当我们坐上主管位置时,我们也很容易做出这样错误的管理行为,因为太多的主管是因为“能力强”“绩效优秀”被提拔的,工作习惯或思维模式尚未调整。
做事容易,带人难,主管难为之处在于带人,因为“人”是会反映情绪的,会表示意见的,我们如何面对“人”,做出主管所应当做的事或行为?这可是主管的一大挑战!
主管是什么?“主管,是透过他人完成目标”,更具体地说,“管理,就是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金钱、情报、时间、客户等资源,以达成组织的目标,而主管就是让管理有效运作的人。”
因此担任主管的角色,首要之务,是先建立一个心态就是“组织绩效要靠团队完成”,“one-manshow”无法达到组织最大绩效,“心是一切的基础”,有这样的心态之后,所有管理行为才会依循这个想法而产生。
其次主管要做一个“成人型”的主管,而不是“父母型”的主管。成人型的主管,会将部属视为“成年人”,部属有自主能力,也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放手让部属担任重要工作;当然主管本身也必须视自己为“成年人”,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职责。
反之,“父母型”的主管,则凡事指导、照顾,无法让部属充分发挥,无法让部属长大、承担重要工作,因此也难以要求部属承担责任;而自己也忙得团团转,组织精神无从发挥。同时因为也以“父母”的心态用人,因为不公平,造成部属间的冲突与不满。
主管用人,从“尊重”出发
“人性尊重”的意识,是一切用人的基础,尊重每一位部属的良知与才能、部属的本身的差异性,让部属自重,自主管理,发挥主动的工作意识,同时给予部属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平的评价、成长的机会。主管表现在“尊重”上的作为,包括了与部属讨论工作目标的设定、工作方向或工作方法的讨论、绩效面谈检讨、部属成长等方面。主管经常“倾听”部属的意见,与部属“沟通”看法或意见,让部属觉察自己是在一个被尊重的工作环境之中,因而产生自重重人的工作行为,更继而激发对组织的向心力,主动积极地自发努力,为组织绩效而努力。
建立一个“赢”的工作组织,启发部属良好的工作态度。
主管在用人之初,要先建构“游戏规则”,也就是先让部属了解“什么是对的工作行为”“什么是不当的工作行为”,让部属先了解,以免日后犯错受到处分或责难,部属会有“不教而诛”的抱怨发生。
一个“赢”的工作组织成员,应有的良好工作态度:
(1)以客为尊;(2)重视服务与品质;(3)积极、正面、创新思考;(4)乐于沟通、组织合作(5)勇于承担责任;(6)重视组织荣誉。
而以上良好的工作态度的形成,主管必须以身作则,充分地表现在日常的工作上,才会对部属发生感染作用,产生正面上行下效的效果。否则,徒然增加部属茶余饭后的谈笑数据。建立或改变部属的工作态度,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主管人员除要有方法外,必须以耐心以及包容心去面对。
启动部属动能,带动组织绩效——主管如何“用人”
组织绩效是组织所有成员共同运作或努力的成果,主管在启动部属良好的工作态度后,还需要运用其它的方法,让部属发挥“行动力”,方法列举如下:
(1)让部属知道自己的功能与重要性
主管要让每位部属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组织运作的“位置”:重要性、发挥的功能是什么,不好会有什么影响等。部属了解自己在组织运作中的“位置”后,对自己的工作会产生责任心,部属对工作产生责任心之后,就会自主管理、自我要求,不需主管叮咛管理了。例如:制造汽车的工厂装配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是在提供客户“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工具,其中以“安全”最为重要,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会小心翼翼,以免危害到他人的安全。此外,如制药厂的生产线作业员,是提供客户“健康”;化妆品公司的员工是提供客户“美丽”、“希望”等等。
(2)让部属有发挥的空间
针对部属的个别“成熟阶段”,给予不同的自主发挥的空间,让部属觉得有参与感及有所发挥,对工作产生兴趣,在工作中获得成就而感到快乐。同时部属时常需动脑,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因而能启动其潜在的创意能力,而不会在职场愈久,脑袋愈僵化。主管也因部属主动动脑思考,而省去不少指导的时间,可以去做对组织绩效更有价值的工作;如此,主管也才有时间提升自己的工作层次。
(3)让部属清楚的知道工作目标及绩效标准
根据组织的目标,以及需要达成的绩效标准,给予部属清楚的努力目标及绩效标准,激起部属的行动力,及努力的方向。主管在与部属做绩效检讨时,即以部属的工作目标及绩效标准作为检讨的依据,进行双向沟通。最常听到作部属的批评绩效考核不公平的用语:“主管都是凭印象分数”“考绩好不好,要看跟主管的交情”等等,就是因为无工作目标与绩效标准导致的结果。
(4)让部属参与相关工作讨论
让部属参加与其工作相关的会议、讨论、提供意见,让部属产生共荣、共识,同时让部属了解案件或计划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工作的周延性、部属的培育。同时部属因有充分的参与,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工作会更带劲儿!
(5)让部属发挥,主管也要适时适度的介入
主管虽让部属发挥,但要视情况适时地介入,包含对部属工作上的回馈、遇到困难的协助,或是协助其排难解纷,尤其在跨部门、对外遇到困难时,主管更应实时地伸出援手,除去障碍,而不是任由部属孤军奋斗。
(6)有效实时的激励
主管对于部属的努力与成就,要持肯定的态度,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表彰,或是根据规章制度给予奖金、晋升。部属如有过失,让部属自己负起责任,追查过失原因、处理善后,主管在旁鼓励、协助、支持,恢复其自信心,让部属学习面对压力与挫折,以及失败的处理,以增长部属承受压力及挑起重担的能耐。平日如部属有好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赞美,让部属工作心情愉快,办公室也弥漫着快乐的气氛。
激励×能力=绩效
有人间戴尔·卡内基如何影响别人行为时,他说:“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影响人,就是提到他们的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么去获得。”主管用人发挥极致,就是让部属发挥潜能,让部属的能力对绩效产生乘数的贡献。而部属发挥潜能,得到的甜美果实就是自我能力的肯定,部属因此得到快乐,部门绩效也获得保证。在职场中,大多数的人员尚有能力未充分发挥,更何况是潜能呢!
主管激励部属的挑战与策略
主管的挑战:
对部属A有效的激励方式,对部属B不一定有效。
激励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
主管所拥有的激励资源,除了口头奖赏外,都是有限的。
激励不公平,会带来更负面的作用。
激励对于组织绩效影响之大,因此主管要针对激励部属订定策略:
1、根本之道,建立公平、合理、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例如:具竞争力的薪资管理制度、公平的绩效考核制度与晋升制度、完整的人才培训制度。
2、针对不同部属的需求,参考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激励方式;
3、订出组织奖励或赞赏的行为与激励的标准:
行为,例如——乐与同仁合作、或客户来电赞美、准时达成目标等等。
4、将激励活动落实于日常管理活动之中
5、订定奖励办法
针对个人或团体制订奖励办法,例如业绩达成奖金办法、部门营运奖金等等。
“管理,是透过他人完成目标”
“主管,就是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金钱、情报、时间、客户等资源,以达成组织的目标的人。”主管善于用人,将使组织绩效成乘数成长!

1 条回复

d2018  2011-02-12 11:13
学习了~~~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