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进口设备的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11-02-19 15:12  ·  41015 次点击
进口设备故障停机率高、综合利用率低。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维护技术力量跟不上,有的是缺少技术资料、备配件等,但归根到底是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1、根据经济合理、集中管理原则加强备品配件的计划管理
建立集中管理的备品配件仓库,维修人员与管理人员要互通情况,实行专人专项管理。根据历年的消耗情况,实行“3A管理”,即按照设备、部件和零件在生产流程、工艺流程及运动方式上承载的负荷多和、运动频率的高低,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程度的大小,即按照其重要性、关健性而确定的一种等级排序,最关键的即为A类,其次为B类,再次为C类。据此,我们把进口设备分为A、B、C三类,然后再把部件分为A、B、C三类,最后再把备品配件分为A、B、C三类。这样就划分出AAA到CCC共27类具有不同关键性等级的备品配件。实现关键的备件不短缺,不重要的备件零库存,使备品配件管理逐步进入一个规范化、动的良性循环。
2、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多种备品配件国产化途径
对于本企业能够加工制造的,组织攻关组,进行研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备品配件的国产化。对于自己不能制造的,而国内其他厂家能制造的,组织人员全面考察这些厂家的产品类型、生产规模、技术力量、生产和质量管理情况等,从中选取合适的厂家进行协作配套。
要敢于利用新技术,自主开发创新,避免“复制古董”,对备品配件进行国产化。因为有些从国外进口的备品配件技术上已经落后,有些在使用中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和缺陷,利用新技术把一些备品配件国产,不仅解决了备品的供应的问题,而且可以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掌握核心技术,同时还能提升进口设备的内在品质。
对于国产化工作各方面要密切配合。首先领导要重视和支持,国产化工作技术难度大,风险大,工作复杂,各级领导进行组织协调。制造者、管理者、维修人员、操作人员都要密切配合,样件制成后各方面要协作进行试用,互相理解,互相合作,只有这样国产化工作才有成功。
七、积极探索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采用计算机对进口设备进行科学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国内企业逐步开始使用计算机对进口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但仍有些企业只注重投资购买高性能的进口设备提高生产率,却忽视科学管理,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仅有先进的设备硬件,而没有科学的管理方式,很难产生出最佳的效益。
计算机辅助、网络化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计算机集成状态维修信息系统的研究,将带来更多的先进维修方法和管理模式。在企业进口管理中推广应用软件,如EAM(企业资产管理系统)、CMMS(计算机化的设备维护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无疑将使进口设备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八、结束语
只有加强进口设备的科学管理,进行管理创新,既注重实际情况,又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新路子,才有使进口设备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使企业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