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错译——十评不确定度论

  史锦顺 ·  2011-03-30 07:58  ·  40643 次点击
**故意错译——十评不确定度论**
史锦顺
第一部分《VIM2008版》摘译(有下划线的是原文及译文)
2.11truevaluequantityvalueconsistentwiththedefinitionofaquantity
真值和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
NOTE1IntheErrorApproachtodescribingmeasurement,atruequantityvalueisconsidereduniqueand,inpractice,**unknowable.**TheUncertaintyApproachistorecognizethat,owingtotheinherentlyincompleteamountofdetailinthedefinitionofaquantity,thereisnotasingletruequantityvaluebutratherasetoftruequantityvaluesconsistentwiththedefinition.However,thissetofvaluesis,inprincipleandinpractice,**unknowable.**
注1误差论者描述测量,认为真值是唯一的,而实际上,是**不可知的**。不确定度论者认为,由于量的定义的固有详细程度不够,没有单一的真值,而是有一个真值组与之对应。然而,在原则上在实践上,这个量值组都是**不可知的**。
第二部分“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2009预发稿)
2.21量的真值与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
注:1.在描述测量的误差方法中,认为真值是惟一的,实际上是**未知的**。不确定度方法中认为,由于真值的定义细节之固有不完善,不存在单个真值,只存在与定义一致的一组真值,然而,这一组值,从原理上和实际上,是**未知的**。
**【史评】**
把上述两段文字比较一下可知,不同处就是标为黑体的四个词。
国际标准VIM的用语是“真值是不可知的”,“真值组是不可知的”,而我国的JJF1001却把两个“不可知的”,变成了两个“未知的”。
人们知道,JJF1001是依据并基本翻译VIM2008的。当然不是像沙特标准(网上有)那样原文一字不改的照搬,而是作了一些改动。
首先,我要表达的第一层意思是:把“不可知的”改成“未知的”是维护我们的哲学信仰的。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知的事物。外国人的基于唯心论的不可知论,当然不该写入我国的标准。
我的第二层意思是说,从翻译的角度看问题,是翻译错了。**Unknowable**这个单词,从词根、词尾、词头,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不可知的”,而绝不是“未知的”。翻译错是故意的,道理上边已说清。
我的第三层意思是说,这样错译并不好,起了掩盖不确定度论本质的作用。中文直接写“真值是不可知的”,人们就会注意到不确定度论世界观有问题,得考察它的内容有没有问题,而写成“真值是未知的”,就掩盖了不确定度论的世界观。
我的第四层意思是说,既然认识到“不可知”不对,否定了不确定度论的出发点,为什么不怀疑不确定度论整套主张的正确性呢?其实,不确定度论有许多弊病,诸如前几评提到的概念含混、公式错误、表达混沌,以及多处的逻辑混乱。难道不该像否定不确定度论出发点那样,否定不确定度论本身吗?
有人问:你说改不对,不改更不对,到底怎样做才对?
史答:由于“测量的目的是确定对真值的估计,此估计要尽可能接近单一真值”(引用VIM语),离开真值,没法谈问题。不确定度论否定真值可认识,出发点错了,于是便一错再错,以致根本错、全盘错。试问:除误差理论中原有的贝塞尔公式、随机误差传递公式外,不确定度论给出哪些可用的东西呢?一个公式都给不出。有人说我全盘否定不确定度论的观点是走向极端,是不对的,我便专门找那些误差理论解决不了而必须用不确定度理论的地方,竟找不出来。有知者请指示一、二,我洗耳恭听。
对不确定度论这种不良的东西,正确的作法是抵制它,进而揭露它,最后达到废止它。并清除它在方法论上对一代人的不良影响。

6 条回复

刘雷李凯旋  2011-04-09 20:29
精髓:loveliness:
XZKL1234  2011-04-05 09:13
**回复 史锦顺 的帖子**

学术争论不分国界,也谈不上谁伤害谁,俗话说:理越辩越明,百家争鸣是好事,很希望这样的争论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方能够统一认识,不知国家是否组织过这个问题的研讨会(用我的话说是听证会),您赞同召开这个问题的听证会吗?
史锦顺  2011-04-05 07:27
**回复 XZKL1234 的帖子**

现就网友所论问题,表述我的意见如下。
1 就这个意义上说,真值是“不可知的”,或者是“未知的”并没有多大区别。
【史】我们不能就具体的某点相像,而忽略本质的不同。“不可知”论是明明白白的客观唯心论(康德主义);而“未知的”隐含以后可知,是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原话是“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不要小看“真值不可知”这句话,它是分水岭,也是不确定度理论一系列问题的总根源。你说“约定真值的极限就是真正的真值”这是很正确的。你已经从根本上划清了与不确定度论的界限。
2 用贝塞尔公式就是A类评定方法,用掌握的信息就是B类评定方法。方法明确了,已经解决了实际问题,为什么非得要标新立异另外发明一套计算公式呢。
【史】A类评定是滥用贝塞尔公式(见第15评);B类评定是花架子,无可用内容,两个规范就有两类不同说法,表明那些条条有没有都一样(见第5评)。
用贝塞尔公式算出的结果,分不开是测量仪器误差还是被测量的变化,没有实际用途(见评样板评定3)。一些网友认可不确定度论,是觉得不确定度论公式多,你已断定不确定度理论没有自己的公式,很好。一种物理类理论没有自己的公式,大致反映出这种理论是虚的。下题继续说明这一点。
3 误差是评价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量化参数,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结果可信性(可疑度)的量化参数,两者谁也代替不了谁,否定误差是错误的,同样抵制测量不确定度也是不可取的。
【史】第一句很对,正确地表述了误差理论的功能。
第二句就该商榷。可信性是怎样量化的呢?用贝塞尔公式算出的(物理量的随机变化加测量仪器的随机变化)这是A类评定,加上测量仪器误差(B类评定的主要部分),这不过是被测量的变化与测量仪器误差的混合体,怎么能成为可信度呢?请注意,评的结果可能是百分之一(如电子类计量),也可能是百万分之一(如频率计量)。把这说成是可信度(量化了该称度),让人怎么称说呢,电子行业是说可信度是百分之一,还是说可信度是百分之九十九?对时频界,是说可信度是百万分之一,还是说可信度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这四个值,哪个量也不是可信度。既然叫可信度,不可能那么大,更不可能那么小。
所以,“量化的可信性(可疑度)”是不着边的话。看到过一些可信度的说法,如样板评定,其中都是估计可信度(到今天还没看到谁能算出可信度的准确数值),大概是取可信度百分之八十上下,还大致符合可信度一词的含义。说评出的不确定度是可信度,其目的让人难以理解。明明是测量误差与被测量变化的混合体,偏偏美其名曰“可信度”,真懵人。
不确定度论要代替误差论,尽人皆知,你不赞成,很好。至于该不该抵制不确定度论就该见仁见智了。反正我已认识到“不确定度”懵人,不仅抵制,还要主动出击。这次的十八评(后二评将陆续发出),就是十八般兵器齐上阵,斗定了,没人拉得住。反正我的矛头对的是外国人的不确定度论,我不愿伤害哪一位自己的同胞。
XZKL1234  2011-04-04 08:22
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观点转给老师:
真值是客观存在的,是“与量的定义一致的量值”。但是真值是很难获得的,我们只能通过测量获得测量结果,使测量结果尽可能趋近于真值。就这个意义上说,真值是“不可知的”,或者是“未知的”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我们可以约定某一个值作为被测量的真值,称之为“约定真值”。约定真值是相对的,一个测量结果B是另一个测量结果C的约定真值,又存在着其它一个测量结果A是测量结果B的约定真值,约定真值的极限就是真正的真值,任何一个所谓的约定真值仍然是测量结果,总可以找到一个比它更接近于理论真值的测量结果作为它的约定真值。就像共产主义是客观存在的,是努力奋斗的目标,什么是共产主义我们暂时说不清,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土豆烧牛肉?我们只能说是约定真值相对的。解决温饱问题就是最初始的共产主义,然后是小康水平,然后是更加富裕的小康水平,经过不断地努力奋斗,无限趋近于共产主义。
至于“除误差理论中原有的贝塞尔公式、随机误差传递公式外,不确定度论给出哪些可用的东西呢?一个公式都给不出”,我已经说过,误差是要计算的,当然必须有计算公式。而不确定度是评估的,评估可以用计算公式,也可以用掌握的信息。用贝塞尔公式就是A类评定方法,用掌握的信息就是B类评定方法。方法明确了,已经解决了实际问题,为什么非得要标新立异另外发明一套计算公式呢。
重复一下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作用:误差是评价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量化参数,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结果可信性(可疑度)的量化参数,两者谁也代替不了谁,否定误差是错误的,同样抵制测量不确定度也是不可取的。
d2018  2011-04-02 14:32
多学习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XZKL1234  2011-03-30 11:21
由此想到,众多国际标准翻译过程中是否也存在不严谨的地方,误导了大家呢?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