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三大法宝:人员、信息、制度

  Belle ·  2011-03-31 16:13  ·  47379 次点击
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印务中心质量和效益赖以腾飞的基石。经过多年的磨练,印务中心摸索出一条质量管理的经验:那就是,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宣传“做事第一次就把它做好”和“零缺陷”产品的质量文化,通过对人员的管理、对信息的管理和对制度的完善,提高质量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管理成本。具体做法是:
第一、对人员的管理
1、抓质量技术部,强化职能部门的作用。
一是要求质量技术部具备“两个意识、三个能力”。“两个意识”是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三个能力”是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责任意识的要求是:钟爱你的工作,做好守门员。如果把企业比做一个足球队,质量管理的人就是守门员。球队的胜利取决于前卫的进攻能力,但守门员的好坏是胜利的保障,失球就比较麻烦了。产品的质量是企业形象、品牌效应、也是经营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管质量的必须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
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意识要求质量技术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亲和力。仅仅靠指挥是不够的,还要帮助车间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而不是只罚不管,只管不帮。要经常到车间了解情况帮助车间解决一些在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所以质量管理人员对印刷工艺流程和印刷所使用的三大原辅材料应该了解。
(1)质量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的结构性能有所了解,如你能对设备的结构和性能有所了解,才能帮助车间解决一些由于设备原因出现的质量问题。
(2)质量管理人员应对所有原辅材料的性能有所了解,如(PS版、油墨、润版液)你能对所有原辅材料的性能有所了解,才能帮助车间解决一些由于原辅材料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
(3)质量管理人员应对你所用的纸张有所了解,才能帮助车间解决一些由于纸张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如纸张表面强度不够拉力不够横幅振荡不平等现象)。
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协调;学习和研究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新的印刷技术;发现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要求质量技术部实现“两个转变”
首先实现由原来的“操作者”向“管理者”的转变。即由原来类似车间质检员的角色,向对车间质量工作的管理、对信息的管理的角色转变。理顺和完善质量技术部的这种管理职能,强化职能科室的作用,使全厂质量的管理具有指导性。
其次实现由ISO9001体系与实际工作的“两张皮”向ISO9001体系与实际工作的“二合一”的转变。使质量管理和ISO9001体系融合为一体,必须从源头做起,从职能部门做起。建立合二为一的工作机制,使ISO9001的要求逐渐转化成管理者和操作者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
2、抓生产车间,突出车间的能动作用。车间是产品的直接生产部门,一切措施和管理,最终都要通过车间生产和产品体现出来,质量工作更是如此。同时,车间的主要工作是生产工作,是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车间的班组长、机台长和其他骨干人员,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和“零缺陷”产品质量文化的直接履行者。如果把车间比作一头耕耘的老黄牛,“无需扬鞭自奋蹄”便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3、完善质量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抓好两支队伍:
一是9001体系内审员队伍,负责抓好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二是产品质量检查员队伍,负责抓好各自工序的产品质量。营销有营销的网络,管理就应该有管理的网络。印务中心建立了一支由车间主管主任、专职质检员、班组长等组成的质量队伍,形成了从厂部到职能科室、车间、班组或机台的四级质量管理网络。理顺和完善质量管理和检查的工作机制,确定了两条检查线路:第一条线路是班组或机台自检——车间质检员专检、车间质量主任巡检,即产品质量检查;第二条线路是质量技术部对上述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包括对质量记录的检查和现场监督检查,即质量管理体系检查。
第二、对信息的管理
当今社会,信息至关重要。比如天气预报,它是一种信息,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预防性作用。做好信息管理工作,必须加强质量和技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确保质量和技术信息的畅通,充分发挥信息的前瞻性和预防性作用。具体做法是:
1、建立质量分析月报制度。由质量技术部每月汇总各车间产品质量情况,对过程检验积累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质量好坏,数据说话。然后运用统计技术,总结优点,找出不足,反映质量情况,预测质量发展趋势,提出改进方向,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形成月质量分析报告。提供给管理层适时的质量决策信息;及时督促各车间及班组机台,或发扬成绩,或找出差距,朝提高印刷质量的共同目标努力。
2、定期组织召开质量例会,加强各车间质量信息的流动性,以增强各工序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发布先进的质量和技术信息,传达最新的质量标准。
3、建立并健全各车间质量评论栏,定期公布质量信息,张贴优质的样张、样报。并将抽检的半成品、成品加以点评,提出优点及不足,以便利、快捷、直观的方式,督促车间及班组机台保持并提高印刷质量。
4、建立质量论坛。分为“报纸印刷”、“书刊商业印刷”、“装订”等三个大专题,就质量管理、工艺技术等问题发表建议、看法。举办优质印品、不合格印品展览,旨在提高质量意识、顾客意识及成本意识。
5、围绕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建立三个沟通机制,全面开展换位思考、换位学习活动。使科室与车间、科室与科室、车间与车间、上道工序余下道工序能顺畅地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使各部门、各工序之间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
实践证明,以上这些做法是正确的。ISO9001的2000版对此有明确要求,是内部沟通程序文件的主要内容,我们把这些做法都写进了印务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第三、对制度的完善
人治不如法治。个人的能力远远不如制度的威力。制度和标准的贯彻和落实就是执行的力度,执行的力度够不够关键是单位的一把手。一把手抓得紧,执行的力度就大,所以我们印务中心胡建平总经理说,“质量出现问题不用找我,就是质量说的算;即使是错的,质量说对也得按质量执行,他们有一票否决权。”由于领导支持和同志们的合作,所以质量管理进展顺利。根据工作的需要,印务中心制定了质量奖罚制度,质量工作计划制度,质量分析月报制度,质量评论栏制度,样书管理规定,报纸期刊开机签样管理规定,报纸印刷工序多边交流学习制度等等,并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形式下发。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以下四点贯彻和落实。
1、有法可依:正式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便是印务中心的质量法规。在工作中,有问题找法律依据,而不是找领导请示汇报。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或原有制度有缺陷的,我们就立即制定新规定或修改原有规定。比如新设备入厂,保养维护规程随即到位;生产新产品,质量计划立即跟上。比如,ISO9001体系运行10个月,仅文件就修改了11次。
2、有法必依:任何质量工作都依据文件规定,丁是丁、卯是卯,处理问题一视同仁,形成一种工作习惯。制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细则,以制度化的形式监督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先进管理方法的作用。定期组织内审员检查各部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并在全中心工作例会上通报。
3、执法必严:印务中心有两支执法监督队伍(以质量检查员组成的产品质量法规执法队伍和以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组成的标准执法队伍)。为提高内审员、产品质量检查员两支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内审员定期集中学习、培训,每半年现场审核一次,理论学习和现场审核相结合。质检员定期学习、培训,每季度交流一次工作经验。
4、违法必究:究不是单纯的罚款了事,而是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及时制定纠正措施,跟踪落实并不断纠正。最终目的便是从源头上减少发生差错的机会。比如,ISO9001体系运行10个月,下达预防措施3次、纠正措施51次,并在规定期限内全部得到了验证。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