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三十而立”

  Baike ·  2011-04-02 00:11  ·  36345 次点击
2008年12月18日,是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日子。通过这30年,中国实现了全方位的开发,中国人民在生活、学习、工作、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进步。30年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股力量在中国市场此消彼长、相互博弈,它们的利益切割以及所形成的产业、资本格局,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的所有表象。
在经济飞速增长的30年中,中国的一批批企业也由小变大、由大到超大,有的还走出了国门到国外市场中进行博弈,有的的更是进入了世界500强。那么在这些企业成长的背后,除了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思想之外,结合本土文化和习惯的中国式管理也在逐步成型、成长和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因此30年的改革开放也是中国式企业管理的一场变革史。
中国式管理模式也已经“三十而立”。
回顾中国的管理模式历程,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启蒙时代(1978-1991),这个阶段的企业主要是关心产品,在管理上是以追逐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产品的质量第一,提出以质取胜的发展战略。从日用消费品来看,那个时候一般的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电器产品,国内和国外的同类产品基本都处在先进水平,我们和国际水平都是一样的。
第二个阶段是模仿时代(1992-2000),这个阶段的背景是很多跨国公司开始全面进入中国,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国外的管理经验,一些“海归”的回国也把很多外国的先进经验带进中国。这个时候随着市场的开放,大多数企业更关心的是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因此营销理论成了这个阶段的管理理论核心。4p以及各种营销理论的出现、渠道的重视和发展,这些也成就了很多企业,很多企业也从此而走上发展壮大之路。
第三个阶段是创新时代(2001-2008年),这个阶段的背景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全面放开,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残酷,企业除了保证产品质量和营销以外,更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特点,从而需要产品创新,进而需要设计创新、人才创新,以至于最终需要管理创新。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等都是在这个时代纷纷推出来的。而这些创新的管理都是要以客户为中心的,因此也称之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时代。那么要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就需要结合客户的文化、习惯、风俗等开展各类产品设计、制造和营销,这就需要与中国本土的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的特色相结合,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企业的管理,中国管理模式就是这样在创新机制中形成的。
通过上面的中国管理模式历程来看,中国企业的经营体制也从权威型转向制度型,从经营导向转向战略导向和文化导向。
那么具体到独特性来说,中国管理模式的特点也正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哲学和文化而有所不同。比如说英国人更多是看数据分析来做最终的决定,日本人则强调等级观念,而中国的做法是只要方向确定,管理的决策周期也就非常快。另外从集团公司集权与分权如何把持分配的做法时,中国企业也会有很大的与众不同,比如有一家香港企业的董事长就倡导“和而不同”的观念,而这正是孔子《论语》里的一句话,他们追求的和谐并非是一种表面上的和谐,形式上的和谐,而必须是许许多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经过充分沟通后,经过长期互动后,达到精神上和理念上的和谐。当然还有很多方面的中国管理特色,目前都在中国的企业运营中结合中国文化和特色而得到创新。
三十而立,立则壮大。刚刚形成的中国式管理,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实践创新和理论届的不断总结,脉络一定会越来越清晰,基础一定会越来越扎实,中国式管理在为本土企业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一定会在世界管理体系中成为一面旗帜和分支,为世界管理体系以及世界的企业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也是一门艺术,中国式管理将会更加体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