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只有被信仰才有价值
Baike · 2011-04-02 00:13 · 47330 次点击
现在很多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无论是对外的宣传还是内部的培训、教育,都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当作一个核心的部分,有关企业文化的书籍和文章也是漫山遍野的。但是真正深入这些企业去了解,却他们所说的企业文化仅仅是一条装饰的领带,对外宣传和对内教化的“教科书”或读本。为什么?因为文化只有被信仰才有价值,而且首先是建立企业文化的自己信仰、员工信仰然后逐步被社会认同和接受,成为有价值的文化。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文化一词,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而在英文中文化、文明都是同一个词“civilization”或“culture”,区别在于前者有“开化”的意思,后者还有“教养”的意思。如果把中国人、西方人对文化的理解结合起来,在这儿可以这么理解:文化就是文明的信号,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但归根到底是精神对物质的体现和反映。如此说到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文明信号,是企业的生产力状况和价值观的精神体现,首先是企业全体组成员的精神体现,然后是社会对它的接受和认可。
文化必须被信仰,在普遍的接受和认同的基础上而逐步成为信仰,否则就象在一个关在屋子中的人,说“亲爱的”和“他妈的”是一样的效果。当然是还算善良的,如果说的“亲爱的”,做的是“他妈的”勾当,那这种文化一定是负面的、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现阶段中国的企业之所以一直没有形成很好的文化氛围,主要的原因大概也就在此,说的“亲爱的”,干的是“他妈的”。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1、以人为本
企业是一个人造组织,是由人和资本(机器、设备、厂房等)构成的组织,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组成的,资本仅仅是人的工具和手段,并最终都是为人提供产品和服务。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显然处理得比东方人,因在大家都是上帝的孩子,人与人之间首先有一种共同的或相通的宗教文化背景,人人平等的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西方人更容易合作和共事。这对东方人来说尤其是中国人就是挑战了,因为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一定要分出高低、上下、贵贱的,唯我是上、唯上是尊的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甚至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明显的就是在劳资关系上,不与员工签订合同、不买社保、没有福利、无度甚至无偿地加班加点、辞退员工往往就是扫地出门、想方设法规避法律等等。我说是情况尚且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的情况,其它地方也未必能比深圳做得更好。
在这种状况下,所谓的企业文化大都是空洞的口号和漂亮的词语堆积、罗列了。在中国企业文化首先观念问题,其次才是实践问题,首先要确立人人平等的观念,老板与员工平等,企业是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及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在此基础才会企业文化的实践。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必须高尚和自我认同,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值得信仰的文化。
2、有价值的文化
有价值的文化对外是企业能为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企业必须以科技为基础,以客户为导向,这是已经被普遍接受了的观念。
有价值的文化对内是有绩效的文化,也就是每一个人对企业的价值和报酬是以绩效来体现的,科学、公开、公平、公正是绩效考核的关键所在,这是以企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前提的,目前中国企业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利益分配不公平,让员工感觉是在为老板打工,而不是在为自己工作,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效果是:让所有的员工都在为自己工作,而不是为老板打工。
有价值的文化还包括严格而充满人道的淘汰制度,一个组织如果不能保持新陈代谢,必然会走向腐朽。GE公司把人分为A、B、C的活力曲线进行考核评估,值得借鉴和学习。
3、有贡献的文化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文化如果不能满足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最终是不会有凝聚力的。
贡献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企业的贡献、对家庭的贡献,对自己的贡献,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为社会、企业、家庭、自己创造了什么?
贡献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就是参与,参与就是承诺,员工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了参与感也就有了基本的认同感、价值感和贡献感。参与包括决策、组织、实施、批评、建议等等。在此又不得不提到杰克.韦尔奇,他在GE公司所采用的“群策群力”计划和“无边界”管理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现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的方法。
4、有纪律的文化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的第六章讲到“训练有素的文化”,也许是翻译的原因,我的老师在讲授该书时,因为他是直接以英文原版书为蓝本的,他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有纪律的文化。该章核心的内容是通过塑造有纪律的文化打造出不需要纪律约束的企业团队,如果一个人需要纪律约束的时候,证明他已经不适合在这个团队中存在了。强调的企业中的每个人在特定框架中的自由和责任,这就包括组织、制度、绩效等等,框架的边缘就是高压线,一旦触及必然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也就是说要把鱼养在鱼缸中,而不是养在茶杯里。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但是作为文化又必须充满理想的。
三、企业文化是由一个个的故事构成的
通过以上的阐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企业文化必须首先是高尚的,充满人性和人道的,它是以创造物质财富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是一种制度文化。但是企业最大特点还不在于此,而在于企业文化是一个个的故事构成的。
历史总是由事件构成的,文化也有很多的载体,故事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作为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企业成长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故事构成的。
企业的历史都很限,最长也就是百余年的历史,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要创造出灿烂的企业文化,只能是靠企业创造出来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来完成。
现在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描绘得十全十美、天衣无缝的文章或格言,这当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故事作为依托,这样的文化显然是空洞而没有说服力的。为了表述上的方便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比如企业的一位员工突然家遭不幸,比如家人生重病医治需要数十万元的医药费,该员工无力承担。
此时如果企业从以人为本出发,给员工以充满人性的关怀的角度考虑,主动承担全部的医疗费用,感人吗?肯定感人,但感动的仅仅是一个人或一家人,还不足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如果要成为一种文化就必须重复很多次这样的故事才能达到感动自己、感动别人感动天下人的境地。
但是如果企业换一种方式,让所有的员工及其家人都参与进来进行募捐,通过一段时间的募捐不断地把活动一次次地推向高潮,通过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为该名员工筹得所需要医治的费用,在此基础上企业再拿出一部分钱设立援助基金,就由这位被援助的员工负责该项工作。这样感人的故事就不会自动自发地不断涌现,如此关爱员工、珍爱生命,就会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心理追求,并真诚地愿意以自己实际的行动和付出来实现之。
什么是企业文化,这就是企业文化。这种效果远比前一种效果要好的多,而且花同样的钱,做成了不同的事,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在企业成长的历程中,有很多的小事都可以演绎成感动人心的故事,关键在于创造,把全体员工的热情和爱心、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引导到真善美的天地中,这样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会层出不穷的。
四、一切行为只有达到了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才可能成其为文化
通过上述三部分的阐述,知道了文化就是文明的代名词,剖析了企业文化的内涵,解读了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必须以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的故事为载体,而且文化是可以创造的。
文化之所以可以创造是因文化本来就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化之所以是文化,它不仅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体现和反映,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人类对真善美无止境的追求。现实生活一切的行为和事件只有达到了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才可能成为文化现象。
现实生活一切的行为和事件只有达到了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才可能成为文化现象,只有这样的文化才可以被信仰,也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