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要善于“疑人”
Baike · 2011-04-02 00:13 · 41728 次点击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古训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遭到质疑,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现实面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在两权分离中用人不疑是相对的,疑则是绝对的。不过,一个疑字毕竟不能解决用人的诸多问题,重要的是善疑。只有善于疑人,才能更好的用人,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执行,管理者必须具备善疑的本领。
明清之际的哲学家方以智在《东西均、疑何疑》中说,“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这里就提出了善疑的问题。其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古训里也包含有善疑的意思,如果我们把其中合理的成分抛掉的话,那就会叫人无所适从。我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案例:某企业集团的CE0到所属子公司检查,子公司经理拍着胸脯对CE0说:我保证按时完成预定的经营指标!CEO说,:还是让我们一块到生产和营销一线看看吧。经理说:你老人家对我们不放心?怀疑我们做不到?CEO笑道:不怀疑是相对的,怀疑是绝对的,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子公司经理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回到办公室就给集团总部写了一封辞职报告。假如这位CE0因此失去了一员战将,岂不可惜?由此可见,善疑并不是务虚思辩的东西,管理者在实践中不能不掂量其中的份量。
用人要善疑是与多疑相比较而存在的,是对疑的一种抑制。作为对被用者的主动督察,善疑是出于善意,这应当是善疑的出发点。用人与被用者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不能出尔反尔,让被用者无所适从。善疑的善意则不同,它可以是对被用者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不超越原有信托关系的情况下,使信托关系更为完善,更能发挥被用者的潜能。其中也可以包括弥补原有信托关系的不足,为被用者提供更好的保护。它可以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找到已经或者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给被用者提个醒,以便未雨绸缪。它必须是出于公心,不以小人之心度之。对被用者有不同的反映是正常的,作为独立思考的善疑,要在个人恩怨纠葛面前不为人言所动,以防止被人不正当的利用。它必须坚持正义,站在弱者的立场加以权衡。被用者被委以重任,掌控着一定的优势,与此相对的一面则是弱者。用人者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考虑弱者的不同意见,统筹兼顾。
善疑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注意纠正一种倾向掩盖下的另一种倾向。善疑不是胡乱猜疑,终日停留在疑惑的状态,而是要善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问题是标准与现实的差距,善疑就是对差距更深层次的思考,超越对某个具体人的用与不用。这里的标准是被包括被用者在内的相关利益主体认可的战略目标、愿景之类,不是个人拍脑袋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讲,善疑的结果是要达到有效控制,而不是总处于鞭长莫及情况下的不确定状态。善疑的可称善之处其实不一定要“不疑人之所疑”,但一定要能够“疑人之所不疑”,注意一种倾向掩盖下的另一种倾向,防止顾此失彼。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举例说,“疑同姓则天下乘之,疑天下则同姓乘之。力防其所疑,而祸发于所不疑,其得祸也异,而受祸于疑则同也”。他认为,魏国国君怀疑宗亲而不用,重用权臣而不疑,结果被权臣篡位;继之而起的晋王朝则相反,怀疑外姓大臣,对宗亲过于信任,让他们设立军队,又因八王之乱而亡国。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善疑应当注意的问题,要善于发现有效控制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一般说来,善疑应当对事不对人,疑人要有事实根据,但是也不能被表面的“事实”所迷惑,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吕氏春秋、疑似》中说,“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
对“似忠”的被用者不疑,这样的用人者“似智”而与事无补。比如被用者对用人者言听计从,循规蹈矩,似乎无可怀疑,但是如果这种顺从是为了讨好,其动机就值得怀疑。且不说他们缺乏创新精神,如果遇到形势逆转,他们是很难靠得住的。善疑就需要将被用者的行为与动机结合起来加以认识,求得两者的统一。尽管知人知面难知心,不过人的动机或者本质终归还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只要善于辨析,还是能发现其中的本质差异的。东汉严遵任扬州刺使时,一次过路发现一女子哭而不悲,经查问方知她的丈夫被火烧死了。严遵听女子的哭声有些异常,被认真观察死尸,发现有苍蝇集于死者头部,经勘验确认死者在火烧前已被锥透脑部而亡。女子服罪。善疑者并不是刻意要怀疑什么,只不过人们把他实事求是的过程称之疑,而这种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正是善疑。
善疑的理想状态是在用人时用制度约束之,但是如果用人者与被用者拘泥于制度的个别字眼,其诚性就值得怀疑。制度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况,被用者不可能一层不变,实践还会提出新的课题,如果以为有了即定的的制度就可以解决“用人”“疑人”的问题,那也是自欺欺人。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把这叫做“成心”,认为其不足取:“欲进之则不可有成心,有成心则不可进乎道矣。故成心存则自处以不疑,成心忘则然后知所疑。”(《吕东兼文集、杂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将制度建设与管理者的善疑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用人的过程中尊重人和帮助人,扬长而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