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类拍卖陷阱不得不防
Alu · 2007-10-20 21:55 · 55999 次点击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一件书画作品,几千元买来,转手就拍到了几万元;一间闹市中心的商铺,十几万元买来,转手卖到了几十万……拍卖业内向来不缺乏这样的创富故事,进进出出之间,便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益,让人惊叹也让人神往。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如此幸运,记者通过业内了解到一些弄虚作假的手法:很多人通过拍卖会,花费巨资买到的却是赝品,让人血本无归;买到手的房产,有的后来却发现变成了“死产”。拍卖场上充满机会的同时,也充斥着种种黑幕和暗箱操作……
手法1:三方联手哄抬价格
案例:10万元拍品虚增至100万
在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上,一群买家对一幅青年书画家的作品展开激烈争夺,最终以100余万元高价成交,其价格甚至超过了张大千的一些作品。
“10万元成交就不错了,上百万就看不懂了。并没有多大名气的书画家作品,动辄卖出天价,往往大有水份。”熟悉内幕的业内人士透露,一些职业炒家为了哄吵拍品,常常会与拍卖公司勾结起来虚增成交价。
其操作手法其实很简单。委托方、买受方、拍卖行三方事先约定“真实”成交价和佣金,比如约定标的落槌价为10万元,但在拍卖场上,拍卖师可以让“托儿”轮番虚叫,直到100万元落槌,最终让标的以创记录的价格“成交”。当然,这个价位只是给别人看的,买卖方并不会按这个价位结算。
某些没有名气的艺术家,也发现了通过拍卖会来炒作的“捷径”,于是邀请亲戚朋友来哄抬自己作品的价格。然而,一旦大量出货后,真实的市场价格将给投资者兜头泼下一大盆凉水。
手法2:给好处“诱”退竞拍者
案例:报个名就白赚100万
去年3月,广州市越秀区法院披露了一起典型的拍卖案例:一名竞拍者得知某商铺将以1000万元底价起拍,便交了100万元保证金欲参与竞拍。不料,她刚走进拍卖场,就有人私下对她说:“只要你不参与竞买,我不但退还你保证金,另外还多给你100万元!”结果,她直接放弃竞拍,白赚了100万元。
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原来,拍卖行大多很专业,知道标的的真正价值,如果发现了好标的,他们往往想方设法自己拿下来,通过找“托儿”低价买下后再伺机卖出。比如上面的商铺,如果有人竞争可能会卖到2000万元;如果没有竞争,就可以用1000万元的底价成交。
另外,遇到了好标的,拍卖行往往选择发行量小的报纸,将拍卖公告登在中缝等隐蔽处,或者在节假日刊登拍卖公告。更有甚者故意“妖魔化”标的,如说“这房子死过人”等,让买家不敢竞拍。而拍卖行便能尽可能地控制竞拍人数,最终以低价获得,然后再高价转手。
手法3:暴力逼退竞拍者
案例:“串串”操纵拍卖会
去年12月,成都某单位举行公务车拍卖会,不料拍卖现场一度陷入混乱状态,直到警方赶到情况才有所好转。而且,奇怪的是,在正式的拍卖结束后,同样的一批拍卖车又被一伙人进行了二次拍卖,进行“再分配”。
原来,这伙人全是成都二手车交易市场的“车串串”,他们几十甚至上百人串通一气,操纵汽车拍卖会。如果有普通买家参与竞拍,他们往往会将买家团团围住并威胁“不准举牌”,甚至还对普通买家拳脚相向,迫使很多竞拍者不得不放弃。
手法4:托人举牌搞假拍卖
案例:场上成交场下通知取回
去年春天,某拍卖行在沿海某地举行了一场兰花拍卖会,成都兰友钟先生千里迢迢带去了5盆精品兰花,现场成交4盆,成交额20多万元。然而,拍卖结束后,钟先生却接到拍卖公司的电话,通知他将5盆兰花全部取回去。钟先生觉得很奇怪,拍卖现场不是有人举牌应价了吗?
拍卖行很干脆地回答,那是我们自己人在举牌,主要是保证成交率,这对公司的品牌和你的兰花增值都有好处。
面对拍卖行的答复,钟先生无可奈何。他的兰花被要求全部退货,损失不小。不过,拍卖行却是稳赚不赔的。钟先生说,参加这样的拍卖会,要先向拍卖行交钱出一本介绍兰花的豪华书。“里面按广告收费,价格贵得吓人。再加上兰花的保管费,这家拍卖行可以轻松到手几万甚至十几万元,这还不包括如果成交后收取10%的佣金。”
据了解,在一些艺术品拍卖市场,拍卖行也会向藏家收取“图录费”用以印刷宣传资料,其收费往往更高。北京的一些著名艺术品拍卖行,甚至达到了一个页码2000元。成都的价格相对低一些,但也在数百元以上。
手法5:隐瞒标的致命弱点
案例:到手的房产成了“死产”
2004年底,成都一家公司通过拍卖仅以40万元便获得了某写字楼5楼整层、6楼部分面积的房产。然而,由于该公司忽视了房产相关证件、手续,等到去办理拍卖标的过户手续时,才发现根本无法办理产权。
经调查发现,该标的部分面积早已被第三人通过法院依法查封冻结,拍卖行故意隐瞒了房产真相,导致公司花钱买来一个无法登记过户的“死产”。该公司愤而将委托方和拍卖行告上法庭,起诉要求撤销竞买协议,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手法6:赝品“打一枪换个地方”
案例:作者发现多幅赝品上拍卖台
2003年,重庆某拍卖行举行书画拍卖会,里面有“百岁画仙”晏济元的多幅作品。然而,晏老本人和儿子同时发现,这些作品全为赝品。
“我可以肯定地说,目前市场上晏老的作品,80%都是假画。”日前,晏济元的儿子告诉记者,随着晏老作品近年一再升值,而拍卖行又不必承担拍品的瑕疵担保责任,市场上的赝品越来越多。由于备受赝品困扰,现居成都的晏老表示可以亲自为藏家免费鉴定。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书画作品已经被鉴定为赝品,但过一段时间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另一场拍卖会上。像这种“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拍卖方式,更是让投资者防不胜防。
本报记者李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