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的“赌徒心理”
仪器信息网 · 2011-04-05 08:33 · 55245 次点击
有一位老总说,干企业搞项目,实际就是一种赌博行为。这期间不仅考验企业决策者的胆量,而且鉴别其决策的能力。没有胆量,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上一个台阶,只能是开沿街小店;没有能力,企业只能是原地踏步,最终趋于消亡。
老总的这番感慨,表达了几层意思:一是做企业有时候就是在赌博,因为,企业经营者不可能对企业经营项目的前景看的太明了;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个前景不错的项目,确实需要赌一赌的心理;三是这种“赌”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四是要“赌”必须付出代价,企业决策者在赌的过程中判断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赌的结果和赌的风险代价;五是企业竞争就是在赌,不赌是死,赌也是死,赌赢了可能就是生。
在整个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当代,企业经营面临的压力是较大的,企业经营者时刻都在考虑如何跳出固有的经营模式,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找到企业自己的蓝海。因此,也就在不断地挑战一个新的发展高度,不论是在技术改进、科技含量的革新上,还是营销方式、经营思维的转变上,都在从软、硬条件入手,希望超越竞争对手,占领新的制高点。
在寻求企业蓝海的过程中,没有一种“赌徒心理”做支撑,可能企业决策者再也找不到任何新的心理保障来解释自己忙于开拓蓝海、逃避红海的原因。他们把企业经营、项目投资看成是人生经历的一场赌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豪赌,获得心理到精神上的快感,从而实现企业一步接一步的发展,这即使对自己的挑战,亦是对企业的发展开路。
既然是一种赌博,那么输赢是必然的。个人赌博,牺牲最多是个人的财产;企业赌博,牺牲的可就是众人的财产,风险相对个人而言,要增加不少,并且还会引起一个小团体的稳定。企业输掉了,结果会很难堪的,不仅员工四分五裂,企业声誉也将名落孙山,企业决策者成为最大的罪人。企业赌赢了,结果也是乐观的,不仅员工高兴,企业声誉亦将名声显赫,企业决策者则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对象,成为行业的一个标杆。因此,“赌”的意义要么是身败名裂,要么是一鸣惊人。
大多数企业决策者,当然希望是后者。但是,要在“赌”的心态下,实现一鸣惊人的壮举。那么,单凭有“赌”的胆量和勇气是不够的,更要有“赌”的资本、能力和技巧。要在“赌局”中,看到一些利弊得失;要在“赌局”中,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赌盘。
有点“赌”的胆量,这是自信的表现,倘若仅是自信,而没有“赌”的理智和技巧,那么,“赌局”失败也是必然。企业开辟蓝海,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否则,就不会有太多的企业感到企业生存的压力。而要在“赌局”中获胜,真正实现属于自己的蓝海战略。那么有“赌”的自信外,企业经营者更需要理智的分析,自己的抉择是否需要以“赌”来定乾坤;是否需要通过背水一战的方式才能挽救企业的未来;企业是否真正到了破釜沉舟的境地;假若一切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赌”吧!假若还有犹豫,那么最好还是寻找一个略轻与“赌”的方式,来寻找突破口,而不至于因判断能力的问题,断送了众卿性命。
有点“赌”的心理,这是好胜的表现,倘若仅是好胜,而没有“赌”的前提和资本,那么,最终也不会实现好胜的梦想。企业经营靠“赌”的心理,十有八九必然是失败,因为,“赌徒”是赌瘾成性,而失去了辨别周边环境的能力,完全是热血冲天的鲁莽,而不是合情合理的取舍、停顿。
在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脑中,根本是没有“理智”二字的,完全是一种歇斯底里的乱闯,能够捞回多少算多少,而不会去认真考虑。企业经营或项目投资,若是,连投几个项目都是只亏不赚的话,那么企业经营者很有可能就成为一个“赌瘾成性”的赌徒,绝非一个可以成功寻找企业生存发展蓝海的航行者。
好赌、不服输是一种个性。但是绝不能把这种个性强加在企业的整体运作上来,企业运作,需要决策者、经营者理智的胆量和魄力,更需要决策者、经营者有一种稳重、远谋的素质。企业经营,绝不是赌博,而是心理素质的较量;企业寻找蓝海,绝不是靠“赌”的心理就能够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找到蓝海的正确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