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的预防性

  Baike ·  2011-04-05 08:33  ·  40406 次点击
中国式管理,十分重视未雨绸缪。凡事预防重于救急,必须设法防患于未然,这才显得考虑周到。
朋友说了一则故事:有两条铁轨,一条是火车通行时所使用的,另一条则是已经废弃不用的。有一天,有好多小朋友聚集在那一条还在使用的铁轨上玩耍,只有一个小朋友在废弃的那一条铁轨上跳来跳去。突然间,火车来了,负责切换铁轨的人,看到眼前的险象,为了解救大多数小朋友的生命,赶快把铁轨切换到已经废弃的那一条铁轨上,结果牺牲了那一个孤独的小朋友。请问,这样的处置合理吗?有没有更妥当的办法既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又能顾及公平和正义?
负责切换铁轨的人,是故事中惟一拥有决定权的管理者。当他做出这样的抉择时,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态?这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重点。如果那一个孤独的小朋友,恰巧是他的家人或亲友,毫无疑问,大家就会异口同声地指责他太没有良心了。只有抛开这种自私的因素,我们才会静下心来,想一想当时的情况和取舍的标准。
牺牲少数成全多数,一直成为大家遵循的原则。然而在这个故事当中,小朋友在铁轨上玩耍本来就不对,相比之下,在废弃的铁轨上玩耍要安全得多。牺牲做对选择的少数小朋友,只为了挽救那些做错选择的多数小朋友,岂不是十分无辜?何况火车一来,在使用中铁轨上玩耍的多数小朋友,很可能及时逃离危险地带,反而那一个小朋友,由于知道那一条铁轨已经废弃不用以致缺乏警觉,不想逃离。是不是本来可以完全没有伤亡,这么一切换,却造成了惨剧?这是从事管理的人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首先,我们都十分明白,人类生存在相对的宇宙中。我们所能够拥有的,不过是相对的自由和相对的平等,虽然我们自古以来,便一直向往追求绝对的自由和平等。经历这么长久的尝试与演练,相信大家已经有一些觉悟,知道人类固然有绝对的倾向,但管理者却必须务实地接受相对的事实。毕竟管理是一种实务,而非空谈理想、高喊口号、脱离实际就能够有所交代的。
当我们做出决定的时候,理论上应该弄清楚当时的情况,模拟出各种可能的变化,以及计算出各种不同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然后再明确地选择,慎重地决定。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并非如此。负责切换铁轨的管理者,按理说应该在火车尚未到达之前,就把所有在铁轨上玩耍的小朋友,全都劝离,以策安全。但是,按照降低营运成本的原则,这次负责切换的管理者,应该还有其他的事务需要处理,不可能全心全意来料理这些忽然冒出来的事情。时间到了,火车快来了,这才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出来准备切换铁轨,没想到眼前一大堆孩子,不知从何而来,不知为什么聚集在这里,自己心中一乱,当下也就拿不定主意如何去做。
几乎多数的决定,都是在准备不足、拿捏不准、考虑不周的情况下,匆促而成的。要不然为什么有人时常后悔,感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呢,每一部电影,都是在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下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在错误难免,敬恳指教的序言中,匆促印行的。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无不经过事后的修饰和美化,才显得真正高明,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心知肚明的事实。
其次,我们应该知道,天下事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会是惟一的道路,或是不同的两种途径,或是多样的选择。但是我们的共同难题,即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合理的定案。
两条铁轨,一条聚集了很多孩童,一条只有一个,我们选择起来并不是依据数量的多寡。一条正在使用中,一条则是废弃不用。何况一条性命,毕竟不是一件物品,性命是无价之宝,不能用数目来衡量。再说得深层一些,如果这个小朋友的天资奇高,长大后必然成为当代的伟大人物,岂不是社会的最大损失。不管怎么样,对这个小朋友的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悲惨事件。这时候对与错的重要性反而不是很大,负责切换铁轨的人,无论怎样决定,都罪责难免!
既然有人负责切换,就表示那一条已经废弃不用的铁轨,仍然具有备用的价值,否则为什么需要切换。由此可见,若是果真废弃不用,便应该早日拆除,以免造成争论。现在仍在切换备用,就不能认同废弃。在这两条铁轨上面玩耍同样是不对的。管理人员只有切换与否的抉择,不能够在孩童数量上做比较。
最好的办法是负责切换铁轨的人员,在火车到达之前提早来到现场,发现任何孩童,甚至是动物,都设法加以警告,使其及早离开以免造成意外的伤害。切换人员的工作时间应该加上前置的部分,并且严格要求遵照实施。我们常说制定制度和执行规定的人,都要凭良心,讲道理,在这里获得明显的证实。
实在不放心,也可以把铁轨切换到备用(原来说是废弃不用)的铁轨上,然后快步将那个小朋友拉开。但是,必须慎防原来聚集在使用中铁轨上的很多孩童,看到火车来了,赶紧跑到这一条备用铁轨上来,从而造成更为惨重的伤害。管理者在火车抵达之前,拥有充分的前置时间,可以一方面大声吆喝,呼叫聚集的孩童们赶快离开,又能亲自将那个单独的小朋友拉开。因为他独自跳来跳去,很可能是聋子,所以更需要特别的照顾。
任何决策,看起来都是单独的事件。实际上却是诸多因素混杂在一起,彼此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牵一发足以动全身。决策者的专业修养,往往在紧要时刻反而成为思维的束缚,把自己引到牛角尖里,或者以偏概全,看不到整体和大局。通才的管理者,由于见多识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相反的立场来观察、研判和分析,做出当时的合理决定。
我们不可能要求负责切换铁轨的人员具有通才的条件,我们只能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把他们的任务和配套要求规定好,加以详细的说明并给予其必需的时间,使其从容不迫、心中有数地处理好自己的工作。
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工作人员的心态是否正常。看到那么多小朋友出现在铁轨上,负责切换的人心中怎么想的是我们十分关心的事情。心中想到的是:要牺牲多数或少数?那就不正常。有了这样的念头,结果牺牲了那一个小朋友的宝贵生命,实在不应该。深一层分析,这是一种常见的却不容易觉察出来的“功劳感”。如何减少损失自己才有功劳成为这时候决策的主轴,这非常不合适。如果没有功劳感的作祟,工作人员便会冷静下来,告诉自己任何灾难都不可以发生,因为这是自己应负的责任。没有功劳感,才不致诱使自己陷入利害的漩涡,从利与害之中二者选一,做出危险的决定。
应该做好的工作,本来就没有什么功劳可说,这是工作人员应有的心态。可惜由于激励的误导和滥用,经常出现“有功劳的多做”,甚至于“有功劳才做”的偏差态度。死一个和死很多个孩子,都是罪过,绝对不是少死几个就有功劳,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中国式管理,十分重视未雨绸缪。
凡事预防重于救急,必须设法防患于未然,才显得考虑周到。
看到三国演义描述孔明给赵云的三个锦囊妙计,有些人也许会觉得太过神奇。实际上,孔明这位高明的决策者,是事先经过缜密的沙盘推演:先设想孙权把妹妹许配给刘备,有真假两种可能性——如果是真的,敲锣打鼓才显得喜气洋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万一是假的,借着热闹的气氛来引起众人的注意,以期弄假成真。进一步模拟做假必须瞒骗的对象,当即推出孙权的母亲这一个假想敌,找乔国老来道喜,自然直接而有效。然后想到刘备婚后的日子,不难体会半百人士安逸下来的心情,什么荆州大事,完全比不上居家的亲密小事。因此安排赵云假意告急,使刘备不得不回来。再进一步设想去时容易返时难,要脱离孙权的虎口当然困难重重,这才告诉赵云,危机时打开第三个锦囊,让刘备亲自观看。刘备依计激怒孙夫人,拔出宝剑,怒喝紧迫在后的吴将丁奉和徐盛,终于脱困逃回荆州。
三个锦囊所提示的策略,无非是当时当地所应该采取的决策。只要事先用心模拟、研判和分析,必然能够预先防患,丝毫没有什么神奇可言。
现代人的心态,大多保持“公事公办”、“尽力而为”,再加上“又能怎样”,以致缺乏预防性。既然“公事公办”何必用心,一切依照规定办理,自己便能够不负任何责任,何乐而不为;“尽力而为”表示自己能力有限,能够办到这样的地步已经不容易,值得赞扬,因此,没有获得嘉许便会心生不满;至于“又能怎样”,则是最为可怕的自我设限,反正不违法纪、已经尽力,大家若不满意,又能怎样。自己就这么一点本事,所以才安置在这样的位置,挣这么一点钱,对我而言,实在是又能怎样。这不是无力感,而是更为严重的无助感。明明可以突破困境,获得自我成长,也因此而放弃努力,安于现实不求上进,岂不是自暴自弃、和自己过不去?
事先防患,必须以设想周到为自我要求的标准。平日多看、多听、多想,尽量扩大自己的视野,吸纳别人的经验,增强自己的智慧,养成深思熟虑的良好习惯。凡事具有改善意识,好还要更好,这样日积月累,中国式管理的预防性才能够逐渐恢复应有的功能。全体员工都能够预防重于治疗,企业体质自然会不断增强。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