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值不可知吗?——三论不确定度论

  史锦顺 ·  2011-04-28 07:01  ·  57582 次点击
**真值不可知吗?——三论不确定度论**
史锦顺
不确定度论的基本文件,讲真值不存在的地方一处,上段已论过;讲真值不可知的地方很多,下面我列出六处。
**GUM:**
1.在谈论测量指标的第1个定义(涉及误差)和第2个定义(涉及真值)时,GUM说:“它们着眼于不可知的量:测量结果的‘误差’和被测量的‘真值’(不是它的估计值)”——2.2.4
2.“真值按其本性是不可确定的。”——B.2.3
3.“本导则的重点是测量结果及其评定的不确定度,而不是不可知量‘真’值和误差。…本导则实际上要将不确定度和不可知量‘真’值和误差即通常要混淆的术语区分开。”——E.5.1
**VIM**
4.“在经典的研究中,真值是描述被测量的单一的量值。要得到真值,需靠理想完美的测量,这是一种没有测量误差的测量。真值,依其本性,是不可能得到的。”——VIM(2004版)附件A1注1
5.IntheErrorApproachtodescribingmeasurement,atruequantityvalueisconsidereduniqueand,inpractice,unknowable.
误差论者用单一真值来描述被测量,实际上真值是不可知的。——VIM(2008版2.19)
**NISTNT1297**
6.“一般说来,测量的误差是不知道的,因为被测量的值是不可知的。”——D.1.1.4
谁都知道,真值概念是误差理论的基础,如果“真值不可知”,误差理论就没有基础。以下论证:真值可知。
**1哲学**
哲学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规律。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科学。
认识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
辩证唯物论认为:“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客观唯心主义者,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自在之物不可知”。
不确定度论认为“真值不可知”,是康德唯心主义的翻版。
辩证唯物论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真值是可知的。
**2物理**
物理学的许多理论,都严格地用物理公式表达。影响最大的,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万有引力公式、电磁感应公式、质能公式,以及一切物理公式,都是物理量的关系式,都是准确值的公式,都是真值的公式。如果真值不可知,还哪能有那么多物理公式。不确定度论否定真值可知,这就是在否定一切物理公式。是啊,问题严重了。当然,物理公式是否定不了的;被否定的,只能是不确定度论本身。
**3计量学**
计量学是关于量的科学。计量的基本出发点是量是可定量确定的。
VIM的第一版的第一章的第一条为:
1.01(可计量的)量
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量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引自《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名词》1984版第一页)。
作为计量测量的对象与出发点的量,其定义就是“可定量确定的属性”,因而,量可定量确定,即可知,是计量测量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一切计量理论的基础,是祖根。不确定度论多次说真值不可知,是明目张胆地背宗忘祖,它不配立足在计量测量这个领域。
**4π的类比**
由于具体的测量仪器的局限性,测得值是真值的近似值。仪器可以一步步改进,测得值的近似程度可以一步步提高。误差很小、满足实用要求的测得值是相对真值。当误差无限小时,相对真值的极限是真值。
我们知道,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个常数,记作π。π的值用数字写出来是多少,已经证明是个不循环的有无限位数的数。实用中用π的近似值来代表π,是合情合理的,是科学的,也是足够的。
π值是客观存在的,π值是可知的,我们可以一步步更准确地得到π值
可类比理解为:
**真值是客观存在的,真值是可知的,我们可以一步步更准确地得到真值**。
**5生活常识**
一捆韭菜,卖主称1公斤,买主称0.9公斤。怀疑对方作假,找市场的公平秤去量。这是初级的寻求真值。
甲翁得一块世界上罕见的大宝石,用秤量,1.01公斤,嫌不准,用金店的天平测量,1012克。甲翁追求宝石重量的真值,于是来到计量院。付出一笔费用后,计量院开出测试通知书,宝石重量为1012.345克,准确度5毫克。甲翁得宝,又得知了宝石重量的真值。谁能说这1012.345克,相对于原知的1.01千克、1012克来说,不是宝石的真值呢?当然,此例仅是个推理比喻。
**结论:真值是可知的。不确定度论说“真值不可知”,是错误的**。

1 条回复

高喜  2012-07-22 10:28
时 空确定时 真值才是唯一可知的?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