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准则——四论不确定度论

  史锦顺 ·  2011-05-14 06:31  ·  33059 次点击
**两个准则——四论不确定度论**
史锦顺
小到待人接物,大到处理国家政务,不论是交个朋友,还是办理外交事务这样的大事,都要遵照特定的法则,遵守一定的规矩,这些法则和规矩又叫做准则。
我们是计量工作者。首先,我们要遵守做人的准则,诚实,守信用,办事公道。就我们具体的计量业务工作来说,什么是我们的工作即计量理论和计量作业的准则呢?当然,准确可靠是我们的基本准则,此外,我认为还有如下两条准则。
第一微小误差可略准则,这是计量能进行的必要条件。第二条,等量代换准则。这既是法则,也是技巧。搞计量的人天天用,我不过是把它挑明而已。
**1微小误差可略准则**
同需要相比,可以忽略(小一个量级或更小)的误差称微小误差。微小误差可略,而且应当忽略,这是测量计量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人类处理事务的常规。
纯金再纯,也会有杂质,达到七个9,还有亿分之几的杂质。喝水要喝纯净水,但不能要求绝对纯,杂质少到一定程度即可,不忽略,就无水可喝。三聚氰胺有害,不许掺到牛奶中。但却不能要求牛奶绝对不含这种成分。国家标准规定其含量小于百万分之一算合格,合格了,我们就照吃不误。有人过分讲究,牛奶有杂质,不吃。甚至你可以因为有杂质而不吃肉,但你不能因为有杂质而不吃米饭馒头。正常人的正常作法是尽量减小杂质,而小到一定程度就行了,该忽略就忽略。当然有人为谋利而故意搞有害的添加剂,则要严厉打击。那是另一回事。
回到计量业务。说准确就要绝对准确,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而应是根据需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处理有效数字,体现了这一准则。比所要求误差小一个量级或更小的数字位,作舍弃或进位处理。
误差理论的基础是真值。约定真值是人类当前认识到的最高的相对真值,它与客观存在的真值有差距,但这个差距,对人类当代的实际需要来说,是可以忽略的。过些年可能要求更高了,莫急,计量院的专家们,正日以继夜地研制新的基准。而且要一代接一代的干下去。真值的无限可求性,正是大自然的伟大之处,设想,人们若一下把绝对真值拿到手,反倒没趣了。在真值表达的一步一步地登高中,每一步我们都不能忘了有个“微小误差可略准则”,基准再准,也必定有它那可以忽略的微小误差。
微小误差的具体微小程度,一般来说,小于考察的误差的十分之一或更小,就可视为微小误差。要求很高的地方可以更严些,普通应用也可放宽些。
在我的主业时频计量界,微小误差可忽略的标准是小于所考查的误差的十分之一。这是没问题的。在我干过的电子计量界,在仪器设计、标准设计以及鉴定中,也是按十分之一这个标准的。但在量值传递系统中用了三分之一标准,看来不够。此事牵涉重大,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引起重视。
微小误差可略准则的结果是:相对真值可代表真值。说得再明白点就是在计量工作中,某一级标准对下一级标准或测量仪器来说,可以当真值用。
**2等量代换技巧**
等量代换是数理科学的重要方法。用x代表未知数,就可以建立方程求解,代数法比算术法容易多了。
测量计量中广泛应用等量代换。有广义量对特定量的代换,标准量的真值对被测量的真值的代换等。
在计量工作中就是以上一级或更高级的计量标准来代换真值。
本段内容似乎与对不确定度的评论无关。其实不然。不确定度论者本来都是学误差理论的,只是对误差论一知半解,觉得误差理论中的真值、误差概念玄乎,才弄出个不确定度来。其实是他们没弄懂微小误差可略与等量代换这两条准则,他们才那样指摘误差理论,一会儿说真值只是理想概念,一会说误差只是理想概念,言下之意是误差理论不讲实际,没法具体操作。其实误差理论在测量的实践中产生,在测量的实践中成长,是最讲实际的。而误差理论的实践化,靠的就是这两条准则。
等量代换法则的运用,古有著名的贝塞尔公式。那个名垂千古的公式,最巧妙之处,就是用平均值代换真值。近有老史头去年才推得的尚未出名的误差方程,也是用了代换,用标准的标称值代换真值。看官,您大概会说:太狂妄了,竟敢把自己点推导同历史上著名公式相提并论。您别着急,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遛遛。下次讲误差可算的话题。老史的啰嗦文章,您大都可以不看,下段是亮点,不该不看。我再修改一下,明天见。

3 条回复

猫咪  2011-09-01 22:54
谢谢分享!
d2018  2011-05-14 22:14
拜读了,谢谢分享!
sg888  2011-05-14 17:09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