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代管理哲学 建树现代企业精魂

  Baike ·  2011-06-29 09:23  ·  45597 次点击
企业如何获得这些元素,并运用古代管理哲学的精髓去指导现代化的科学实践,建树起现代企业的精魂呢?
历朝历代在经历了一次次巨大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中,管理组织与体制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而传统的管理哲学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得以扬弃、传承并注入新元素,越来越显示出其核心价值,延续自今为现代企业建构先进性的管理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和谐精神是企业的人文理想;创新理念是企业的发展动力;求真务实是企业品质特征;道德伦理是企业的选择机制;宽容豁达是企业的民族气节;民本理念是企业的宗旨所在。本人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培育管理理念——立德服众
儒家经典着作《大学》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论语》亦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孙子兵法》也倡导领导者“力服、才服、德服”三种境界,认为以力服人只能使人慑服,以才服人可以使人折服,而以德服人则使人心服。可见,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把道德修养、慎独、自律视为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它的着重点是生命和德行,它是培养品质和操守的圣经,是践仁成圣的道德实践,它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大思想、大智慧。德是为政之本,也是为人之本。有德无才误大事,有才无德坏大事,有德有才干大事,无德无才不成事。
优秀的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德”就是:“仁、义、礼、智、信”。即待人以仁,交友以义,执业以礼,处事以智,接物以信。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品德和涵养,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人格魅力,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下属、感染下属,从而有效的领导下属;只有修身立德,才能正己正人,才能服众,也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不仅于此,当今市场经济社会,物欲横流,名利勃兴,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更显重要。为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保持其挺拔的风骨,要以德修志,以德立威,用传统文化中“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的人生态度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哲学,来对待名利地位,追求高尚的品行,做到淡薄名利、不求闻达,清廉自守、洁身自好,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修身养性、立德服众。以其人格魅力带领企业员工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陶冶良好情操,调节或调动本公司员工的内聚力,形成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真心实意地与企业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二、强化管理思想——以人为本
孔子曰:“仁者爱人”、“仁民爱物”、“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水可覆舟”。兵家尉缭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古人对“人的因素”是高度重视的,他们通过实施“仁爱”、“仁政”、“以人为本”的策略来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意思是把人放在首位,关爱人、体恤人、帮助人,爱惜民众,广施仁爱,方能赢得民心。在中国历史上,人心向背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或政权的生死存亡,大凡历史上生命长久的朝代,无不是“亲民”“爱民”的因素在起作用。
一个企业仅靠管理者个人来做好每项工作,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了“人”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充分重视人的管理,人心的管理。实践证明,哪个企业重视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哪个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就高,哪个企业就搞得好。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做到与同事和下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沟通、增进团结、宽厚待人,在人格上尊重员工,在生活中关心员工;就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效地关爱下属及其父母子女,让员工及其家人真正感到生活在大家庭的温馨;就要做到鼓励和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部门的日常管理及决策,给每个员工都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接受培训和再深造的机会,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积极营造一种和谐、团结、相互信任的集体氛围;就要做到“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最大限度的识人、用人、关心人、包容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夯实管理基础——依法治企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了以“法”为中心,法、势、术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法”指健全的法制,“势”指君主的权势,“术”指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导致了秦国富国强兵,中央集权加强,秦朝有中国历来最廉洁的官员,有最为完整强大的军工体系和军队,韩非子的学说为秦始皇所赞赏,成为秦统一天下的理论基础,使秦综合国力跃居战国诸霸之首,而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古代管理哲学中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管理的基础,管理要重视法治,要执法如山、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制度廉明。一方面,领导者必须依赖良好、健全的制度才能发挥其才能;同时良好的法制也必须合乎人性的需要,因时制宜,合情合理。为使“法”贯彻有效,领导者在执法时还必须运用组织与环境因素,强化领导者的权威,使法制有效运作,这就是法家所强调的“造势”。领导者要加强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员工的信任,以求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所谓的“术”即领导艺术。强调“法治”,并不是否认企业家和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管理能力和知识经验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关键是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治企”、“加强制度建设”,追求科学管理,这必然要求企业要从习惯的“人治”向现代的、科学的“法治”转变。具体要做到:一是抓认识,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制化水平和依法治企的自觉性,走依法经营,依法维权,依法治企之路;二是抓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地对员工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夯实企业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全面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抓观念转变,积极面对新的形势,按照公平、公正、平等的市场游戏规则,加速法制观念的转变,不断增加企业的法制内涵,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能力;四是抓管理,建立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体系,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构筑完整的、系统的、标准的管理网络,提高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避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五是抓维权,依法规范企业和领导行为,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追求管理境界——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德经》提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要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就是法则。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主张”一个企业,经理应始终设法保持对重大事情的研究、领导和检查的思维自由和必要的行动自由“。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秘诀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他们的这些管理理念实际上已从另一方面对老子”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一说进行了充分肯定。从管理角度来思考,这些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将是对付激荡社会巨变一种行之有效、弹性柔化的管理策略。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膨胀,部门不断增加,人员不断扩充,企业活动所涉及的层面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即使再精明能干、智慧不凡的领导者也无法面面俱到、事必躬亲,样样”有为“。不仅于此,对下属的工作,如果领导插手太多,反而会让下属无所适从,且会影响其积极性、主动性。为此,要使企业管理”功成事遂“,就必须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追求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也就是说高明的管理者应该是领导和指挥众人的”导演“,而不是扮演什么具体角色的”演员“。当然,必须明确”无为“和”有为“是相对的,领导者在决策和管理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要求管理者能辨别轻重,分清主次,善于”抓大事“而”舍小事“,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下放。即在有关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大事“上有所为,致力于战略方针的确定,提倡科学管理,讲求管理策略和管理效率;而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则有所不为,不置身于琐事,不费力于枝节,顺应客观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放手支持部属去做事,部属的有为,正是主管的无为。管理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唯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是真正称职和优秀的领导者,也才能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各司其职、协力前进。
五、提升管理权道——内圣外王
《天下篇》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其内涵:“内圣”就是修身养德;“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和“外王”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正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知道,明王朝靠自己的实力(道德)“使天下服”,众多国家自愿加盟;禹王“刑天舞干戚”,靠自身的强大,使大家归顺。很明显,“内圣”的国家,内部必须治理得好,人们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整个国家从上到下能够凝聚成一个整体,就将无坚不摧,没有任何敌人能战胜、能够奴役他们的,普天之下愿与其结盟,共同走向人类文明,实现“天下大同”。
就企业而言,“内圣外王”是一个优秀组织者的管理权道或途径,即是现代企业最典型的管理哲学。内圣即“人、心、技、智、得、道”,是企业管理者“修己”的六个方面;外王即“态、谋、势、易、善”,是企业管理者“安人”的五种途径。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在中国的各类组织管理历史上,最长久、最优秀的组织,并非是制度最规范、管理最严厉的组织,而总是表现为依赖权威魅力、矛盾缓和、人人自觉勤奋工作的组织形态。这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管理逻辑。反之,企业员工对管理者的抱怨、责难、不满,正是在抱怨组织管理者缺乏“内圣”品质,而并非是组织制度本身。制度管理只能创造一个公平的机制,但却无法造就出被管理者所期待的“内圣”。假如通过现代企业制度产生出来的领导人,依旧达不到员工心中的理想要求,员工依然会不停的抱怨、责难、不满。因此,与其说员工强烈呼唤制度管理,不如说是呼唤管理者具备令人信服的“内圣”。而现代企业管理中,“内圣修炼”往往成为了情感投入、审时度势和人情练达的代名词,这意味着人情练达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管理能力。因此,企业员工更希望管理者是品德高尚、胸怀宽广之人,是能够听取意见、接受“纳谏”、择善而从之人。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加强自身修练,勇于探索实践,全面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并有所作为,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才能推动企业顺利发展、长盛不衰。
六、蕴育管理氛围——中和之气
中和之气指人体中的气机的自然状态。《中庸》首篇《天命章》对“中”作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与“中”相关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并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定义赋予“中庸”以“中和”的新义,并将其提升到天地万物根本法则的高度,以此作为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感情保持这个“中和”的状态,就可以保证本性因无情欲之蔽而发扬广大,进而达到使“天地位”、“万物育”的“天人合一”的极境,而达致这一目标的途径就在于“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二是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如此。只有使人性达到天之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三是理性与情感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四是外内合一。即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作为现代企业,如何运用“中庸之道”,蕴育管理的“中和之气”,以达致“天人合一”之极境的古代管理哲学呢?主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慎独自修。企业每一个成员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都要坚持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刻守中庸之道,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达到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的境界。二是忠恕宽容。企业与客户之间、领导班子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要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坚持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与社会、与团队、与所有的人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三是至诚尽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也就是说,只有坚持至诚原则,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并以自身善良感化他人,带动并发挥企业所有人的善良天性,共造企业一团中和之气,达到至仁至善,至诚尽性,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此外,传统文化还蕴藏着深厚的道德遗产和“仁爱”关怀,尤其是它的“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和“信友、亲亲、诚身、明善”等原则,也为企业提供了对话、沟通、协调的理性方式来替代对抗、误解、冲突,对现代企业管理及企业伦理道德的重建上,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七、遵循管理逻辑——圆融相对
圆融一语是中国佛教理论家所创造。《辞源》解释:“圆融,佛教语。破除偏执,圆满融通。”圆,《说文》释为“圜全也”,圜则“天体也”,是则“圆”字之义,是像天一样完全。“融”字早见于《左传》等,《辞源》解释有明亮、溶化、流通长远、和谐等义。圆与融组合在一起,字面含义基本为圆满融通,有整体无亏、无滞碍、不偏执、消融一切矛盾、和谐和解的意思。在佛学中,圆融更有其特定的深刻义蕴。《佛光大词典》解释说:“圆融,谓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相互隔离,各自成一单元者称‘隔历’;圆融即与隔历互为一种绝对而又相对之对立关系。”圆融是包纳、含摄、融通一切隔历的,是隔历与圆融不二、超越一切分别的圆融。与圆融相近的术语为“融通”,为融会、融和,消除矛盾与隔碍之义。综合天台、华严二宗的圆融观其哲学义蕴有三:一是宇宙万有为一无尽缘起的关系之网,其中任何现象,皆非孤立存在,而是依一定的因缘现起,同生共体,互不相离;二是万有虽有同一性、整体性,然并非以和稀泥的方式抹杀差别性、矛盾性,虽然千差万别,却又互相融通;三是一粒微尘可包纳宇宙全体,宇宙全体可藏于一粒微尘。
在当今世界圆融精神显得尤为宝贵。西方未来学家、星象学家们曾经预言:21世纪将结束以往的对抗和战争,走向一个以和平、发展、生态为主题的“宝瓶座”新纪元。这反映了人们对苦难的过去之反省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应该说是人心所向,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一美好新世纪的到来,起码需要全人类以明确的和平、发展、生态意识为指导,去排除重重障碍,共同努力营造。
作为现代企业所追求的是浑厚通透、圆融大智、收放自如、协调一致的管理境界。因此,企业管理者要遵循“圆融相对”管理逻辑,处理好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员工与自然,以及员工间心灵等各种矛盾冲突。一是要正确理解“圆融”的哲学义蕴,在决策企业发展大政方针策略和处理员工切身利益等问题上,要从全局、整体利益出发,把握事物的联系,并且在树立全局观的同时,重视局部的地位和作用,在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不可兼得时应该牺牲局部的利益来保证全局利益。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通过柔性与刚性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主客体圆融,人我关系圆融,公私利益圆融。二是企业管理者要“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在办理复杂事务、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中,提倡“方而不怪,圆而不滑”的处世原则,善于把握立场,通达权变,圆融灵活,积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最大程度的争取盟友和孤立对手,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另外做任何事不要越权,要有绝对的把握和对事态的控制力与策略,否则将会处于十分孤立境地。同时,做事不可面面皆圆,要做到内方外圆,讲究策略,即不失原则根本,也不怕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三是教化员工运用“圆融观”、“整体观”和“因缘观”着眼看待一切,认识世界本来和谐圆满,一切矛盾冲突,无不由人为而致,由人不能如实认识缘起性、一体性,不能控制自己的贪欲嗔恨等烦恼、不能慈爱他人而造成;认识我们每一个人既各有其独立自主性(别、异、坏三相),又互相依存,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成相),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论你愿意与否,都必然同安危、共患难,一个人的不和谐,会影响其它,会破坏企业这个“大家庭”的和谐。因此,每一个组织的成员理应以平等心、慈爱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扶贫济困,谋求共同发展,才会获得共同的繁荣、富强、安乐。
八、实现管理目标----孔颜乐处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行动实践着儒者的理想,“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能达到孔子这种境界的只有颜回。孔子评价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颜所乐之处就是在艰难条件下,为了追求理想,以至于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能达到“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安贫乐道”的崇高精神和乐观主义境界。这种“乐”的境界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体现,是“仁与乐”相融,道德和艺术相合的完美境界,以“乐其日用之常”之心胸,“舍己为人之意”,与天地万物合一。
后世儒家崇尚“孔颜乐处”,就在于“孔颜乐处”的真善美精神境界。“孔颜乐处”对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今中外有无数思想家、政治家对“孔颜乐处”得以发气扬光大。孟子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的脊梁”,他们怀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救民于水火之中,兴国于混乱之世,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领导着中国人民一道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万民齐乐;被誉为贫民总理的温家宝在会见的华侨华人时说:“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我要用行动来实践它!”;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要成为自己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就必须先成为全体工人和农民的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这些“乐以忘忧”,“不改其乐”的积极人生态度,使他们对生命感到充实、自信,从而在对真与善是追求中实现审美的愉悦感,并在继承和弘扬“孔颜乐处”达到升华和净化的境界。
“孔颜乐处”不是功利性的造作,不是虚无的安贫。“孔颜乐处”是儒家道德境界的追求,是对处世态度的概况,是心灵环保的精神家园。它对于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的全民人文素质,改善精神面貌大有裨益。将“孔颜乐处”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教育领导干部和企业员工,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的奉献精神,勇于投身不以贫贱困厄为忧的人生实践。在为企业的工作和服务中,努力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奉公、情趣健康;勤奋敬业,乐于奉献;爱企如家,争创一流。把个人利益与本单位发展紧紧联系到一起,自觉维护企业形象,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做到忧企业而忧,乐企业而乐。
总之,优秀的古代管理哲学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当今社会,不仅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独特的作用,而且对每个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伦理观念、工作才能都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尤其是企业进入了新的现代化发展时期,中华传统管理哲学更以其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企业现代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