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环宇 光耀苍穹——“王大珩星”的故事
XZKL1234 · 2011-08-04 19:26 · 56950 次点击
1997年2月15日,正月初九,白天多云渐晴。傍晚,云朵消退之后的天空变得越加透明。坐落于河北燕山山脉深处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内,大视场多色巡天科研团队的工作人员做好了施密特望远镜观测的前期准备工作。这天的观测任务由课题组长周旭研究员和三名夜间观测助手完成。
由于实施了成功的自动化改造,施密特望远镜越发成为“全天候”的巡天观测设备。通常望远镜是在天文昏影之后(即完全天黑)才投入观测,而现在的施密特,在“黄昏”时刻便已经开始有序地工作。由于这段时间不适宜做河外星系的深度测光观测,于是周旭等人把观测模式安排为小行星搜寻计划——SCAP。SCAP是科研团队利用天文晨星昏以及非高质量观测条件,专为发现小行星和近地小行星而制定的观测计划。当时,由陈建生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为望远镜配备了先进的CCD探测设备,并发展出一套计算机全自动搜索和探测程序,自1995年5月开始执行SCAP计划起,短短两年多时间,在发现小行星数量上就进入了国际前列。
这晚的观测工作进展顺利,第二天数据处理结果发现了多颗移动天体,每个天体都给编了临时的代号。接着,在随后两天(2月16和17日)的观测中,周旭等对这些有临时编号的移动天体又进行了重复观测,并将连续3日的观测数据报送了设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文台的国际小行星中心。
经过认证,其中一颗代号为B05921的天体被确认是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并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暂定编号1997CP28。自此以后,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科研组加强了对1997CP28的追踪观测,并多次“捕获”到它。终于,在主要基于国家天文台的观测资料,可以准确定出它的运行轨道根数之后,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0年10月13日正式公布赋予小行星永久正式编号为17693号,而且其命名权归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截至2010年2月25日,对17693号小行星总共记录到280次观测,其中不乏国际上多个天文研究机构的观测贡献。
王大珩先生是我国著名应用光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先生深深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以他渊博的学问、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见识、豪迈的胸襟、务实的精神和儒雅的文风,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他对国家科技事业的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和对科技英才培养的成就,他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建议等,都将载入史册。
为了宣传并弘扬王大珩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早在2002年1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就决定将这颗1997年2月15日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珩星”,并向国际小行星中心提出申请。经过国际天文学会所属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讨论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2年3月28日发布第45235号公报通知国际社会,第1769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大珩星”。从此,这颗承载着王大珩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天体将永远遨游环宇,光耀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