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法则 两类测量的新概念-测量计量学纲要(2)

  史锦顺 ·  2011-08-31 11:45  ·  83725 次点击
**分类法则两类测量的新概念**-测量计量学纲要(2)
史锦顺
-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正确的分类,是正确认识的基础,指导人们区分事物、有区别地处理事务。
计量测量学研究的对象是量。量分常量与变量,因此,测量也应分成常量测量与变量测量。
经典测量学的核心概念是真值。只有常量才有唯一的真值,因此经典测量学是常量测量学。从历史上看,先认识常量,处理常量问题,这是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的。遇有变量问题,可先当常量,测量后看量的变化,再处理量的变化问题。显然,这只能处理缓慢的变量。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阿仑方差理论是处理变量问题的,这可看做是变量测量的登场。现代测量,有大量快变量,必须引入变量测量的概念。
-
**1分类法则**
量分常量与变量,测量也据此划分为常量测量与变量测量。
对常量的测量称基础测量。基础测量(常量测量)又称经典测量。对变量(准变量)的测量称统计测量(变量测量)。
基础测量处理的问题是这样的:客观物理量值不变,测量仪器有误差。相应的理论是误差理论。统计测量处理的问题是另一种情况:客观物理量的大小以一定的概率出现,而测量仪器无误差,相应的理论是统计理论。
所谓物理量值不变或仪器无误差,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变”或“无误差”。
设物理量值的相对变化量为Δ(物),测量仪器的相对误差为Δ(测),若
Δ(物)<<Δ(测)(2.1)
即物理量值的相对变化远小于测量仪器的相对误差,这种情况称基础测量(经典测量),适用理论是经典测量学。
如果考察对象是物理量的变化,且有
Δ(测)<<Δ(物)(2.2)
即测量仪器的相对误差(包括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远小于物理量的相对变化,这类测量称统计测量。这种场合测量误差可忽略。测得值的变化,反映被测量值本身的变化。
(2.1)(2.2)两式,是划分两类测量的标准。
-
**2测量领域的两类测量**
**第一类基础测量**
基础测量是被测量的变化远小于测量仪器的误差的测量。被测量是常量,存在唯一真值。测量得到多个测得值,存在期望值,贝塞尔公式成立;用测得值的平均值代表真值,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表征,取3σ(平);各随机误差范围均方合成后加系统误差范围为总误差范围(简称误差范围);误差范围称为准确度。
**第二类统计测量**
测得到的多个值,每个值都是被测量的实际值;存在期望值,用单个值的标准偏差σ表征;有标称值(目标值),讲究准确度。
统计测量有一个分支是发散型统计测量。测得到的多个值,每个值都是实际值;存在发散困难,无数学期望,贝塞尔公式不成立;有标称值(目标值),讲究准确度。要用阿仑方差(或其改进型自偏差)。
两类测量的表征量的重要区别:基础测量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称标准误差),统计测量用单个值的标准偏差。二者差根号N倍。
基础测量测量的目的是获得接近真值的测得值,讲究的是测量误差;统计测量获得的每个值都是实际值,着眼点是获得量值及其变化规律,包括随机偏差和变化率。
-
**3两类测量思想在计量中的应用**
计量是测量的监督和保证,计量是一种测量,但它是一种特殊的测量。计量的对象是测量仪器(或低等级标准),而不是被测量,因此,前述两类测量划分标准要有所变化。
**3.1在测量与计量中,如何区分两类测量**
在测量中,两类测量的区分条件是:
设被测量的变化量是Δ(物),测量仪器的误差范围是Δ(测),
Δ(物)<<Δ(测)--------基础测量(常量测量)
Δ(测)<<Δ(物)--------统计测量(变量测量)
上述两类测量的区分条件是对狭义的测量讲的。对计量,该深入一步考虑。
设对象的指标为Δ(客),认识手段的误差范围是Δ(识),
Δ(客)<<Δ(识)--------基础测量
Δ(识)<<Δ(客)--------统计测量
**3.2计量都是统计测量**
细想一想我们的计量,所用手段的指标必须比对象的指标高,即Δ(识)必须远小于Δ(客),因此,计量都是统计测量。
**3.3计量不能进行两项操作**
测量计量学中,有两项重要操作,第一是西格玛除以根号N,称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的本质是测量手段造成数据分散,除以根号N,以减小手段的影响。剔除离群数据称第二操作。第二操作的本质是手段(测量操作及所用工具)有错误,有错该纠正,即把离群数舍弃。
计量时,同测量相比,手段与对象大不相同。通常我们称的测量仪器,既可能是手段,也可能是对象。而计量所用的计量标准,既可能是手段,也可能是对象。
**判断**统计测量不能进行两项操作。计量是统计测量,计量不能进行两项操作。
这句话,语出惊人。初看,似乎是违反常规的怪论;细想,颇有道理。试看:
1一台原子频标,其量值的分散性表征量是1σ。如果允许除以根号N的话,制作方总可以测量10000次,而使其分散性的表征量降低至σ的1/100。这样做既不必要,也不对。表明分散性的西格玛是其本质特征,不得除以根号N。
2分散性特定的一台标准,倘允许除以根号N,甲测10次,乙测100次,丙测1000次,丁测10000次,各除以根号N,则表征量各异,且差距特大。这就乱了。而单值的西格玛是其稳定的单一的表达,表明其固有特性。
3据我所知,已有的国家基准,都按σ表达。
4测量仪器的分散性只能是σ,允许除以根号N,N无法取数。
5测量仪器可能有数据跳动的毛病,倘允许舍弃异常数据,则掩盖了毛病。
6各项计量类别中,时间频率的特点是准确性最高、自动化程度最高、国际共用性最高。频率计量的方向代表了整个计量事业的发展方向。而频率计量不进行这两项操作。
**3.3不确定度理论不能用于计量**
计量不能对西格玛除以根号N,而不确定度的定义点是西格玛除以根号N,由是,不确定度理论不能用于计量。
-
**4测量分类法则与计量理论**
在经典测量学中,尽管还没有测量分类的概念与提法,但经典测量学,不违规、不越界,因为坚持以真值概念为核心,因此也就坚守了常量测量的范畴和立场。阿仑方差讲稳定度测量,就把自己定位在变量测量的范畴内。阿仑方差得到西格玛,不除以根号N,已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表达的是变量的统计问题,因此阿仑方差对自己类别的定位是正确的,表达方法(单值西格玛)也是正确的。只是错了个因子(见《新概念测量计量学》第4章)。新概念测量计量学已明确分类是测量计量一大法则,明确提出两类测量的新概念,使一些重要的测量计量问题的处理,有了明确的规则(最重要的是该不该进行除以根号N操作和能否舍弃离群数据)。
不确定度理论没有找到自己是属于那类测量的定位。在不确定度的理论体系中,以西格玛除以根号N为定义点,这强调了常量测量,而又硬往变量测量上用,形成两类测量的混淆,使得不确定度的表达结果是一笔混沌帐。(如GUM温度测量与样板评定的温度测量。)

3 条回复

z8212020  2011-09-03 09:23
谢谢分享,消化中
d2018  2011-09-03 00:49
谢谢分享!~~~~~
nzm_1956  2011-09-01 09:22
学习了解一下。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