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定义”的管理学教育研究所
Baike · 2011-10-13 08:53 · 39452 次点击
为寻求确定性、永恒性知识体系的本质主义追求,一直是无不遵循本质主义的逻辑、立场与方法,呈现出明显的本质主义品质与发展轨迹,造成种种错位诠释现象与发展困境。消解本质主义思维,关键在于对管理学教育研究所中的各种规定性品质、逻辑与机制的解构,阐明当代教育的不可“定义性”逻辑与品质。
自苏格拉底以来,西方家就一直渴望找到超历史的、普遍有效的理论及标准,这样,在西方中,就形成了一种以追求永恒不变真理与终极价值为主旋律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为了赋予客观性、普遍性的逻辑以及准确无误的标准、毋庸置疑的结论,本质主义者采取化约论的方式,将复杂完整的教育现象进行离析、肢解,形成了众多的“碎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路径,不仅使教育探究陷入“茧式化”的境遇中,而且使教育发展与改革陷入左右两难困境。检视、消解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是今日教育摆脱困境、焕发生机、提高效性与针对性的根本途径。
一、“定义性”思维与教育的“错位”诠释现象
对于“学教育是什么”、“教学是什么”、“是什么”等问题,历来被视为教育研究的首要问题。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成为进入教育领域的第一道“门槛”。定义教育中的各种术语,成为一个既是“常识性”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于是,教育研究一直遵循严格的“定义性”语言、逻辑、态度、方法与表达方式,呈现出了一种“定义性”的研究状态与风格,取得了一系列“定义性”的研究成果,并使教育学成为一门具有明显“定义性”特点与品质的学科。教育研究者煞费苦心地追求“唯一正确的定义与理论”,教育实践者没完没了地追问“哪个定义、理论、思想是对的”。然而,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围绕教育的“定义性”追问,不仅没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相反,还使诸如教育、教学、课程等成为定义最多但效果最差的术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认识论、方法论的偏差而造成的“错位”诠释使然。
(一)过度诠释现象
在教育研究中,明显存在过度诠释现象,即对教育现象进行无限衍义,从而造成教育现象因“无限性”指向而呈现出“空壳化”状态。过度诠释是现当代学术研究的普遍倾向,主要表现为对术语、命题与文本的无节制、无边际的定位,从而使术语、命题与文本因被赋予了过多的或原本不属于甚至不相关的内涵、品质、逻辑与方法而变得面目全非。无疑,过度诠释缘起于多元诠释。多元诠释不仅是现当代文化思想发展的显著特点,而且也是现当代学术研究所着力倡导与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之一。然而,当多元诠释走向极端,必然造成过度诠释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