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的检测方法

  仪器信息网 ·  2011-11-10 08:46  ·  29047 次点击
地沟油的检测方法
地沟油成分和普通的油主要成分差不多,就是有很多的杂质。传统意义上的地沟油在细菌总数、生物胺、酸价、胆固醇、羰基价、丙二醛、重金属、丙烯醛等指标方面均严重超标。人体摄入会使细胞功能衰竭,诱发多种疾病,甚至致癌。
4类指标让地沟油现出原形
第一项指标:多环芳烃(PAHs)。多环芳烃是食用油加热如炒、烤、炸、煎等后产生的含多个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绝大多数PAHs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致癌物。
第二项指标:胆固醇。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或含量极低。技术人员根据地沟油中可能含有动物源性成分,推断如果检出胆固醇并超过一定范围,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
第三项指标:电导率。正常油脂几乎是不导电的,但油脂酸败后产生的各种极性物质可使油脂产生导电性。地沟油由于掺杂了大量金属离子而产生导电性,电导率较高。
第四项指标:特定基因组成。地沟油是多种不同来源的废弃油脂混合而成,往往含有动物油脂,检测人员根据分子生物学基因鉴定方法,鉴定油脂中的动物基因,来判定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心的赵琳娜博士告诉记者:“从油中提取非常微量的动物DNA片段,也就是动物的基因序列,是极其困难的,在国际上都是一个技术性障碍。我们试验了很多方法才找到提取动物基因的办法。”
从上文可以看出,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如果通过实验方法获得样品油的多环芳烃(PAHs)、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组成等指标参数,就可以断定此油样是否是地沟油。以下是中国生物器材网收集并整理的相关资料,以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多环芳烃(PAHs)
吴雪美等利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食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类物质。他们选取了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芘(BaP),苯并(g,h,i)等具有致癌或者致突变效应的多环芳烃,测定了其在食品中的含量。研究表明,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芘(BaP),苯并(g,h,i)芘的检测限分别为0.12,0.0128,0.0214,0.0412,0.126ns/mL(进样量5皿),定量限分别为0.4,0.0428,0.0713,0.137,0.42ng/mL回收率在85%-100%以内。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定量准确。
胆固醇
郭涛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沟油中胆固醇含量,继而定性分析食用油中是否掺地沟油。实验结果表明,当待检菜籽油样品中胆固醇的含量大于0.05mg/g时,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胆固醇色谱峰,且菜籽油中胆固醇含量随地沟油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而合格的食用植物油未检测出胆固醇。可利用此特征作为判断植物油中是否掺混了地沟油的依据。
电导率
朱锐等通过电导率测定鉴别食用植物油掺入地沟油检测方法。通过对比地沟油、合格食用油、掺假食用植物油电导率方法,结果表明,地沟油经提取后水相平均电导率为100.7μs/cm,是菜籽油10倍,大豆色拉油10倍,芝麻油11倍。地沟油以不同质量分数掺入到菜籽油中,掺假量与电导率呈线性关系,且由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掺假量对电导率影响显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91.41X+12.49,R2=0.996,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电导率可用于地沟油掺入食用植物油鉴别检测。
特定基因组成
吴珊等研究了针对转基因产品中转入的目的基因以及启动子、终止子,设计了相应引物35SCP142、CPNOS165。通过对引物的调整,使PCR扩增产物的大小控制在100~170bp,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在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可以检测到0.01ng的外源DNA。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