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员工忠诚度:用事业留人

  计量专家 ·  2012-02-13 19:18  ·  38770 次点击
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优势在于人才,人才作用的发挥首先在于人的忠诚,然后发挥才的作用。在一个普遍忠诚缺失的年代,企业想尽办法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以确保企业能够长久健康的发展,但是无论是员工的主动忠诚于企业,还是被动忠诚于企业,都需要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当前企业员工忠诚度较低的原因分析
1.企业重承诺,轻兑现。
广东有一句俚语,叫作“牙齿当金使”,意思是说过的话算数,信誉已经到了可以当钱使用的程度。而信誉更是企业最需要积累和最需要保证的东西,但是从我们在网络上、报纸上、新闻上都可以了解到,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很少。在同事的离职原因中,有一半以上因为一开始公司许诺各种条件后来没有兑现,甚至说之前答应的与后来实际施行的完全相反,因此才对企业产生不信任,进而对企业失望直至最后离开企业。这是企业员工忠诚度较低的一个原因。
2.薪酬设计不合理,难以彰显公平性。
企业总想用最少的成本雇佣到最好的员工,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在目前日益完善的人才市场上,这种可能性不太大。根据调查,薪酬不满意在员工的离职因素中占相当的比例,企业薪酬设计若不能达到公平、公开和公正,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必然会导致部分员工怠工,而怠工的这一部分员工,往往其实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多数人是做着同一部门中最苦最累的工作,但付出的与得到的成不了正比,发展下去的后果势必是员工的流失。
3.员工在企业内缺乏安全感。
“你要是不做,还有大把多人抢着做”、“你要是做不好,我就炒了你”这是中国很多企业内领导常常挂在口边的几句话。企业不能创造安全感,关注的仅仅是自己的利润,特别是一些快速发展中的企业,这类企业在中国很多,且往往是连法律规定的福利、休息的权利都侵害,为了更多更快的赚取经济利益而对员工的进行最大限度的使用,过度透支员工的精神和体力,并总以各种各样的话语来伤害员工、胁迫员工,在这样的企业、有这样的领导,员工离职率低那才是怪事。
4.缺乏完善的用人机制。
《论语·季氏》中有这么一句话:“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意思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中,不怕成员少而是怕成员分配不公平、不能各得其份,不怕财物缺乏而是怕上下不能相安,各得其份就没有穷人,和气相待人们就会聚集起来,上下相安就不会家破国亡。现在的用人机制也是一样,企业之间存在论资排辈的做法,或者是用人有内外之分,不能达到公平、公正、公开,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最苦最累的,如果再没有一个透明合理的用人机制,仅利用基于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内部信任,自然对没有类似关系的员工会产生不信任感,使之感觉到领导用人不公,我做的那么苦累却没有升迁,那当这份不满慢慢积累的时候,这名员工的忠诚度也就不断的在下降了,离职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5.沟通渠道不畅通
信息的沟通非常重要,做企业的不知道自己的员工心里有什么意见,有什么需求,使员工感受不到今后的发展前景,见不到为员工制定个人培训及发展规划,也不公布企业的经营状况,长久下去,这就使员工对企业缺乏基本的信任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认为自己是企业内可有可无的人,这也是造成员工忠诚度较低的一个原因。
从哪些方面改善呢?
一、把好招聘关,从源头开始为提高员工忠诚度打好基础
总部设在宁波世贸大厦的一家大型外企老总曾在他办公室里感叹道:“跳槽与人的个性有关,习惯性跳槽的员工我们不敢要。”其言语中无不透露出对缺乏稳定性和忠诚度员工的反感和恐惧。可以肯定地说,习惯性跳槽是员工缺乏稳定性和忠诚度的一种表现。
招聘是企业获得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人力资源部们在用职位说明书找对人的同时还能防止不合适的员工进入企业才是真正的功夫。从新员工进入公司后的不同忠诚度表现来看,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经常会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纯粹以技能为导向而忽视了员工品德和个性的测试。按照“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德才兼备是极品”来衡量,不小心可能让“毒品”钻了空子。因此,我们在决定是否录用一个员工时,除了专业技能测试外,还应进行品德和个性的测试,不要因为时间紧,迫于用人部门的压力而忽略。“磨刀不误砍柴工”,选对了人会给企业节省很多管理成本,反之则会导致用人部门抱怨多、招聘主管压力大,可能因一个职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常年都在招聘而影响公司声誉。
品德、个性测试方法通常有:
(一)、结构化面试:将有针对性检测员工忠诚度、个性方面的问题归纳为若干条,可以制成问卷让应聘者填写,也可以由主考官提问让应聘者回答。该测评工具因每个公司性质、行业、规模而异,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带共性的问题:离职原因,对原来公司的评价,对工作环境、工作机会及报酬福利的体会,什么是最好的工作、什么是最好的同事(请他说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等等。
(二)、关键事例评价:针对员工忠诚度问题出现过的一些例子(可以是自己企业的也可以是其他企业发生过的),让员工发表个人看法,言为心声,可以从其只言片语中发现其心理轨迹。
(三)、心理测量:是由心理学从业者根据人的个体差异原理研制出的专业测量工具,可对人的职业能力、职业倾向、人格品质和个性特征等指标进行客观评价,并有较好的诊断性和预见性。心理测量在国外被广泛用于公务员选拔、企业人员招聘、人员测评、高管录用等工作之中。心理测量的不足是较为费时且花费较高,不太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普工招聘,但是用于选拔高管和关键岗位人才时可以避免给企业带来震荡性的风险,性价比较为合算。目前国内一些人才测评专业网站也开始出现,给企业人才测评带来了较多的选择。
(四)、背景调查:这是对员工忠诚度发现或了解必不可少而且相当有效的一个工具。美国“9.11”事件后,西方国家在加大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实施力度的同时,也对供应商提出了对员工实行背景调查的要求。我们在招聘员工时,运用背景调查能有效的发现员工的品德情况,当然要注意控制好影响背景调查可靠性的相关因素,以达到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在员工入职前,人力资源部还应与应聘者保持坦诚沟通,因为很多时候应聘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是单向透明的,即企业对员工了解太多,而员工对企业的了解只是一种肤浅的感性认识。因此,在决定录用员工前要把企业的相关情况如实相告,并给应聘者一个再思考再选择的过程,如果让其盲目进入公司后才发现很多与他想象的不一样时,会对其绩效状况和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