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仪器信息网 ·  2012-04-13 19:04  ·  8783 次点击
一、流式细胞仪的检测范围
1.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大小、细胞粒度、细胞表面面积、核浆比例、DNA含量与细胞周期、RNA含量、蛋白质含量。
2.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细胞功能,包括:细胞表面/胞浆/核的特异性抗原、细胞活性、细胞内细胞因子、酶活性、激素结合位点和细胞受体。www.labdd.com
二、流式细胞仪的临床应用
1.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流式细胞术可以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周期、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标记、癌基因表达产物、进行多药耐药性分析、检测凋亡;
2.流式细胞术在血液学中的应用:检测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活化血小板、造血干细胞(CD34+)计数、白血病与淋巴瘤的免疫分型、网织红细胞计数、细胞移植的交叉配型和免疫状态监测;
3.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可以进行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分析、淋巴细胞免疫分型、检测细胞因子。
三、流式细胞仪的科研应用
主要有细胞动力学功能研究、环境微生物分析、流式细胞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www.labdd.com
四、流式细胞术常规检测时的样品制备
(一)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取一定量细胞(约1×106细胞/ml),直接加入连接有荧光素的抗体进行免疫标记反应(如做双标或多标染色,可把几种标记有不同荧光素的抗体同时加入),孵育20-60分钟后,用PBS(pH7.2-7.4)洗1-2次,加入缓冲液重悬,上机检测。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易于分析,适用于同一细胞群多参数同时测定。虽然直标抗体试剂成本较高,但减少了间接标记法中较强的非特异荧光的干扰,因此更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检验地带网
(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取一定量的细胞悬液(约1X106细胞/ml),先加入特异的第一抗体,待反应完全后洗去未结合抗体,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生成抗原-抗体-抗抗体复合物,以FCM检测其上标记的荧光素被激发后发出的荧光。本方法费用较低,二抗应用广泛,多用于科研标本的检测。但由于二抗一般为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差,非特异性荧光背景较强,易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标本制备时应加入阴性或阳性对照。另外,由于间标法步骤较多,增加了细胞的丢失,不适用测定细胞数较少的标本。
五、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
流式细胞仪并非是完全自动化的仪器,准确的实验结果还需要准确的人工技术配合,所以标本制备需要规范,仪器本身亦需要质量控制。
(一)流式细胞术免疫学检测的影响因素和质量控制
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免疫荧光染色的标本制备非常重要,常常由于标本制备过程中出现人为非特异性荧光干扰(尤其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中)或细胞浓度低等影响检测结果。解决这些影响因素的方法如下:
(1)确保标本上机检测前的浓度为1X106/ml,细胞浓度过低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2)使用蛋白封闭剂,封闭非特异结合位点,尤其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时必不可少。常用的蛋白封闭剂为0.5%牛血清白蛋白和1%胎牛血清。www.labdd.com
(3)荧光抗体染色后充分洗涤,注意混匀和离心速度,减少重叠细胞和细胞碎片。
(4)设置对照样品,采用与抗体来源同型匹配的无关对照和荧光抗体的本底对照。
(5)判定结果时,应注意减去本底荧光,为使免疫荧光的定量分析更精确,应用计算机程序软件,用拟合曲线方法从实验组的曲线峰值中减去对照组的曲线峰值,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免疫荧光定量结果。
(6)注意染色后避光,保证细胞免疫荧光的稳定。
(二)DNA倍体分析的质量控制仍没有统一的标准,各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差异较大,1993年10月美国癌症研究组织制定了FCMDNA测定的统一标准,我们根据这些标准并结合国内有经验的专家多年的实践,对FCM的DNA分析技术的质控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1)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或活检针吸标本取材时,要避免出血坏死组织。
(2)标本采集后要及时固定或深低温保存,以免组织发生自溶,DNA降解,而造成测试结果的误差。
(3)固定剂要采用对组织细胞穿透性强的浓度,70%的乙醇固定效果较好。
(4)单细胞悬液制备过程中,注意将待测细胞成分分离出来,减少其他成分的干扰,并注意不要损伤该群细胞。
(5)细胞样品的采集要保证足够的细胞浓度,即1X106/ml,杂质、碎片、团块和重叠细胞应8%,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有关。另外,DNA倍体分析时,同源组织的不同个体会出现10%的漂移。www.labdd.com
(4)DNA倍体标准的质量控制,采用相同个体同源正常组织、同样固定方法、相同的样品处理方法、相同的染色方法、同步染色、同样的仪器检测条件、正常的二倍体组织作为内标准。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