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范围是计量的性能-与网友讨论(10)
史锦顺 · 2012-05-24 07:24 · 57340 次点击
**误差范围是计量的性能-****与网友讨论(10)**
史锦顺
-
**(一)测量与计量**
测量是对量的认识。测量的目的是得到尽可能接近真值的测得值。测得值接近真值的程度是准确度,因此测量的目的是得到准确度够格的测得值。
测得值与真值的差距用误差来描述。测得值减真值是误差元。误差元构成误差范围。误差范围是误差元绝对值的满足特定概率的最大可能值。误差范围称准确度。实用中,误差范围有误差范围实际值和误差范围标称值的区分。
-
测量依靠的是测量仪器,相信的是测量仪器。测量仪器被依靠、被相信的基础是测量仪器经过了计量。计量是测量仪器性能的保障。人们相信测量仪器的本质是相信计量(包括仪器生产厂的计量和计量机构的计量)。
-
区分测量与计量,以测量仪器的作用为分界限:依靠、相信测量仪器性能的是测量;检查、验证测量仪器性能的是计量。
-
计量依靠的是标准。标准依靠的是上级标准,上级标准依靠的是它的上级标准……,最高的依靠是基准。从下到上,是量值溯源关系;从上到下是量值传递关系。
-
测量的性能、计量的性能,都是指误差范围。误差范围是测量的性能,是测量仪器的性能;误差范围也是计量的性能、标准的性能和基准的性能。
-
计量标准、计量基准,广义地说,也是测量仪器。研制计量标准的基本方法,与研制测量仪器的方法是相通的。研制基准,对误差分析的依赖更强些。下边探讨些关于计量性能、标准性能、基准性能的共同性话题。
-
**(二)合格性判别**
1计量资格
计量性能,指计量过程中的计量手段的误差范围。计量所用标准的误差范围与辅助仪器误差范围构成计量性能。计量性能优于被检测量仪器误差范围指标的1/3(如电子计量)或1/10(频率计量),才有资格进行计量。
-
2计量模式
A被检测量仪器-标准;
B被检测量仪器-被测物-标准测量仪器;
C源类仪器-标准测量仪器;
-
D被检标准-比较器-上一级标准
E被检标准-上一级标准测量仪器
F被检标准测量仪器-上一级标准。
-
3合格性判别准则
分辨力够格(示值尾数有3-5以上的变化)的测量,称精密测量。
精密测量要重复测量多次。测量次数N要大于10。
测量N次,有N个测得值。求出平均值。
将N个测得值代入贝塞尔公式,求出西格玛。
平均值减标准的标称值是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绝对值是系统误差范围。3倍西格玛是随机误差范围。系统误差范围加随机误差范围是误差范围实验值。合格的判别标准是:
-
**误差范围实验值<误差范围标称值**
-
以往常说测得的最大误差值小于误差范围标称值为合格。这不大符合统计学的观念。而且误差范围实验值比最大误差值要大些,这样更严格。
计算器早已有计算平均值的功能和计算西格玛的功能,实用很方便。现在计算机已普及,计量中应使用计算机。
-
分辨力低的非精密测量,重复测量的示值只有一个。此值与标准值之差是误差的测得值,其绝对值是误差范围实验值。(误差范围的蜕化形态。)
-
**(三)误差分析基础**
测量分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的分析,要根据自身的结构方程。这是量值总体与各部件的关系。间接测量的分析,要根据量值间的关系方程。
1直接测量的测量方程
设计测量仪器,设计标准,设计基准,要研究的是整体与部件的关系。要建立总体与部件关系的测量方程。
-
2间接测量的量值关系方程
间接测量,要用各直接测量的量值间的关系方程。
-
现在推行不确定度评定的“建模”,没有区分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概念。其实,直接测量的测量方程,是研制者的事,使用者把测量仪器、标准当整体来用,没必要建模,没必要对它做误差分析,有其误差范围标称值就够用了。
间接测量才有建模与误差传递分析的问题。计量的绝大多数是直接测量,并不需要建模。
-
3误差分析的小量法
把测量方程的变量展开成常量加小量,用近似计算方法。
-
4误差分析的微分法
对变量微分。
(关于测量方程与误差分析法详见史锦顺《新概念测量计量学》第2章。)
-
**(四)误差测量的方法**
这里介绍扩大外推法
误差元都是小量。直接测量误差元,有时相对误差很大,有时根本测量不出来。比较好的办法是扩大外推法。先把误差因素放大几倍几十倍,然后再测量,这样,相对误差小些。在误差因素放大的条件下,检验理论关系式;证实理论关系成立后,再代入实际误差因素值,计算误差元。
-
这里讲一下我的一点经历。
1963年,我到国家计量局(1965年改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作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筹建微波阻抗国家标准。什么是波导阻抗,就是第一道关。翻遍中外微波理论教材,越看越矛盾重重。通过一段时间的分析,觉得是共性个性的概括上出了问题。于是抓住连续条件这个要点,提出新的连续条件,重新定义波导阻抗。突破时间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九个月。继续考究一段时间,写出“波导特性阻抗的新概念”那篇学术论文。在当时很年轻的室主任席德熊的支持下,于1964年9月16日在无线电处作了学术报告。65年,计量院李乐山院长写信介绍我到中国科学院电子所与专家讨论。
-
那时我曾参加我国关于波导标准的制订的讨论。波导标准中的尺寸公差的规定,就是根据阻抗的定义式推算的。国际上的IEC标准,是根据教科书的阻抗概念计算的。新旧阻抗定义式不同,由它们推出的矩形波导宽窄边尺寸公差的比例不同。新算法更方便于加工控制。
但是,当时波导阻抗新概念尚在讨论中,一时难以被接受;也难以做实验鉴别。我国波导标准沿袭了国际标准。
-
1972年春,席德熊主任把我的文章和我写的一封短信,在开会时报给钱学森(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先生在征求七机部张履谦先生(后来成为院士)的意见后,批文给我。我很受鼓舞;单位内一时传为佳话。
-
两年后,微波阻抗组(我当时已调到27所)的两位同志,专门做了关于波导尺寸偏差引入的反射系数的实验。我仔细研究过发表在《无线电计量》杂志上的那篇文章。二位是我在计量院工作期间的同一小组的朋友。因分析阻抗标准误差因素的需要,做了这个实验。结论是:用教书上原阻抗计算的结果满足标准要求这一点与实验结果符合。此文没有明说(可能是顾及我的面子)新阻抗概念不对,但很清楚,他们不赞成波导阻抗的新概念。我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是:直接测量比测量误差还小的小量,没有鉴别的能力。我按新阻抗计算了一下,结果也与实验符合。这说明实验方案本身不对。实验是检验理论的绝对标准,但前提是实验本身要有鉴别的能力。一般来说,由于误差是小量,甚至是很小的量,难以直接测量。
-
1975年春,我得知那令我兴奋不已的消息;我国最著名的雷达研究所南京14所,在人造卫星地面站的馈线设计中,应用波导阻抗的新概念,获得成功。14所副总工程师、微波室主任林守远(后来成为我国微波界领军人物之一)告诉我说:卫星地面站的天线馈线,要求反射系数小。我们按教科书上的阻抗概念设计,产品反射大,不合格。检查设计数据和实物,找不到原因。这项指标直接关系雷达的作用范围,此关非过不可。又是这样重要的项目任务,想不出办法,大家很着急。有人出差,从十院科技部得知你的阻抗新概念,于是我们按阻抗新概念重新设计,重新加工。拿到产品后,一测量,果然反射系数很小,顺利完成任务。大家很高兴,也很赞赏你的波导阻抗新概念。
-
随后,14所致函我所在的27所,说明新阻抗概念在工程中应用成功。14所把波导阻抗新概念编入所工大教材。后来,14所的王典成把波导阻抗新概念写入它的大著《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一书中。《波导特性阻抗的新概念》一文,发表于《电子学报》1979年第2期。1984年获河南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
14所的实践,是对新旧波导阻抗概念的一次绝好的鉴别。14所的实验是大尺寸变化的情况。
在大尺寸变化的条件下证明新概念的公式正确,就可以用新公式去推算在加工尺寸公差条件下的反射性能。从而对波导加工提出合理的公差要求。
-
这个故事说明,在误差的层次上做实验判断误差公式,是不行的,因为测量本身误差淹没了要鉴别的对象。
把误差因素扩大,才能证明误差计算的正误。1965年我做实验考查测量线误差公式的正误,用的就是这个方法。这一工作,后来发表于《无线电技术》1976年第10期。题目是:《测量线检定与误差公式的实验鉴别》。
-
误差测量的方法还有:变动比较法、理想实验法、换位法、标准验证法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