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聋发聩的质疑-拙议《钱文》(1)
史锦顺 · 2012-05-29 07:34 · 58026 次点击
-
**振聋发聩的质疑-****拙议《钱文》(1)**
史锦顺
-
网上《术语“不确定度”定义的剖析》一文,署名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春艳、陆梅、高蔚、钱钟泰四人。钱钟泰署名最后,依据高校与一些研究院的习惯,那是导师的位置,以下简称此文为《钱文》。
**(一)对不确定度定义的质疑**
《钱文》说:
**“GUM95定义的用词过于晦涩,使人难以理解。例如什么是“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什么是“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如何才能“赋予”?怎么样才是“合理地”?……。因此,对术语“测量不确定度”的含义即使在GUM95或JJF1059-1999规范编者间也是各有各的理解”。**
-
测量不确定度论,诞生40年、推广20年了,到底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许多人长期游移徘徊百思而不得其解。
许多网友抱怨不确定度论难懂。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人们不禁要问。《钱文》作了回答。原来是**“GUM95定义的用词过于晦涩,使人难以理解。”**
计量院的几位专家,包括钱钟泰这样的名家,如此抨击八大国际组织推荐的、国家计量部门大力推行的不确定度论,是掷地有声、难能可贵的。
我赞《钱文》:勇气大,见识高,振聋发聩!
-
本人1993年接触不确定度论,怀疑、思考十年,2004年才写出《测量不确定度理论置疑》一文,在网上发表。从多家网站的转载和几位网友的支持回帖情况看,还是得到一些人的共鸣的。不过,多数网友还是取观望的态度,说实在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了解一下情况就可以了,不能勉为其难地要求人人表态。从世界科学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学术问题的是非判别,责任在本学科的专家。
-
我的观点,首先是受到社会习俗的藐视。有个网友直接问:“史锦顺何许人也?”意思是:你有什么资格敢谈国际标准的是非问题?
一位大概是吃“官粮”的,干脆称我是“民科”。还算留情,没说是“山寨版”。
为了推行自己的观点,老史不时透露些“资格”,如北大毕业;提出过八项新概念、研制过三种新仪器、参加研制过一项国家基准;当过计量学会的时频专业委员和宇航学会的计量专业委员,等等。但自己总觉得身微言轻,说话不占地方。
如今总算找到一篇“身重言重”的文章,纵情称赞几句;让那些尚迷信不确定度的人,清醒一下:老史所指出的不确定度论的弊病,是确实存在的——名家也有类似的看法。
-
评“不确定度论”,《钱文》抓住不确定度的定义进行剖析,是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几个质疑的问题,问得好。本来,定义是明确概念的方式;明确概念就是明确概念的内涵和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指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指的具有特定属性的事物。而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既说不清不确定度概念的内涵,也没说清不确定度概念的外延。语义不清、模模糊糊、似是而非。
-
我从已发表的的规范、文章、书籍资料,看出对“不确定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理解,就多达9种:1不确定度是可信性;2不确定度是不确定程度;3不确定度是分散性;4不确定度与误差范围不同说;5不确定度与误差范围相同说;6不确定度与误差并行说;7不确定度是西格玛除以根号N;8不确定度是测量误差的误差;9不确定度是量值变化与测量误差的综合。请看乱不乱。(详见《形形色色的不确定度》一文。)
-
对不确定度有那么多种理解,怪读者吗?
《钱文》有个重要披露**:“对术语‘测量不确定度’的含义,即使在GUM95或JJF1059-1999规范编者间也是各有各的理解。”**由于钱钟泰先生有机会接触那些国内国际的“编者们”,我们有理由确信这句话。啊,既然“编者间也各有各的理解”,那读者各有各的理解,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大家都各有各的理解,不乱才怪。
原来,不确定度概念理解混乱的根源,是不确定度论本身!
-
**(二)不确定度概念含混的根源**
不确定度度定义之所以含混不清,《钱文》揭示出以下两点。
-
1**“否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量值’间的关系”这样的根本事实。”**
《钱文》明确指出**:“忘记这一根本事实将使科学发展失去目标,并在研究中引入一系列概念混乱。”**以下引一段原文,值得细读。其中的“客观量值”一词,就是习惯上说的“真值”。
-
**“任何客观存在的“量值”完全独立于人类对它的认识之外,人们可以用各种方法评估它们,得出它们的各种评估值。所有评估值都不会完全准确地等于客观存在的“量值”,但所有评估值都将努力趋近于客观存在的“量值”。因此,在实践中所有客观存在的“量值”都是不能完全准确地确定的,但它同时又是所有评估值趋近的目标,在实践中能以需要的准确度逼近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量值”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当然也是无法完全准确地确定的;科学定理是上述规律的有限地近似描述。在应用科学定理时,代入其数学表示式的所有量值和得出的结果都将是“客观量值”的人为估计值;但上述事实并不能否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量值’间的关系”这样的根本事实。忘记这一根本事实将使科学发展失去目标,并在研究中引入一系列概念混乱。上述情况已由科学发展所证实,同样适用于“测量”。**
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必要明确区分客观存在的“量值”和其人为的评估值。当研究“量值”间的关系时,自然是针对客观“量值”进行的;在进行实际数值运算时,采用的必然是这些量值大小的评估值。客观“量值”与其人为的评估值各有其适用范围,是相互补充的。”
-
**2否定真值,否定误差**
真值概念、误差概念是测量学的基本点。《钱文》指出**:“而GUM95或UA学说则有着强烈的排斥‘被测量真值’和‘测量误差’的倾向,只提‘测量不确定度’所属‘测量结果’。”**
测量就是认识真值,就是要得到准确度够格的测得值。测得值与真值的差距用误差来衡量。不确定度论强烈排斥“被测量真值”的概念和“测量误差”的概念,其本质是否定被测量真值的可认识性,否定测量误差的可认识性。
不确定度论的基本立足点错了,它的概念不混乱才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