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精益生产(三)
Alu · 2012-06-11 09:15 · 50761 次点击
2、“Kanban”可以译成“看板”吗?
2002年4月长期驻日的作者之一王志华先生,对笔者谈及丰田生产体系时查问为什么在中国将“Kanban”译成“看板”?根据他在日本十余年的了解,kanban一词的原意是指日本小酒馆服务员(酒保,多为女性)应该在最合适的时候把热酒送上,也就是在前一壶酒刚刚喝完的时候即时将新一壶热酒送上,送早了,酒就放凉,送晚了,使酒兴正浓的客人扫兴,它指的是“准时地”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是在顾客需要的时候立即提供质量合格的商品与服务,不早也不迟。因此,可以肯定,把kanban译成“看板”是错误的,英文采取音译或译成“库存控制”就是佐证,而且2004年还有美国的学者提出,如何翻译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名词术语还是尚待解决的问题。其错误是把kanban理解为表示或可视化的库存台账,或者进度表的“看板”。在实践中可以看到,国内有的企业不惜动用财政在许多工位放上黑板,或做了许多由箭头标示的进度表或表达库存的彩色牌子,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这就是‘看板’管理”,令人哭笑不得。事实上,Kanban系统就是执行“在正确的第一时间做正确的事”的指令系统。
所以,应该恢复kanban提供准时合格产品与服务的本意——“准时地”“控制”。在丰田生产体系中它是可视化的准时工作指令系统和生产记录与控制系统,而非具体特指“工票”、“进度表”或“库存台账”,其载体可以是电子kanban表或物件,如存放零件的容器等。其本质的涵义——准时与保证质量是不容置疑的。2001年R.B.Chase曾明确指出,kanban系统中的图卡表达了可视的制作与处理产品的拉式工作指令。理论上,美国采用的kanban与日本相同。在实践上的差别是,美国企业把它修改成适应美国式的“顶层——底层”管理方式、工人个性化、缺乏就近供应商和企业信息化等特定方式。特别是美国并不实行终身雇备制,对工人必须要比日本强调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这些成功的实践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实施丰田生产体系必须从国情出发与企业的实际结合,而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或只是用来应付检查的措施与宣传的装饰品。
值得思考的是:这类想当然的“大胆”翻译方法绝非个别事例,它们已铸就了不少对工商界、科技界与教育界的误导,或制造中文新名词的“云雾”而延缓了适用的新战略、新技术与新管理方法在中国的学习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