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的功效-与网友讨论(15)
史锦顺 · 2012-06-17 07:18 · 50848 次点击
**区分的功效-****与网友讨论(15)**
史锦顺
-
区分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区分是探索未知的方法,区分是鉴别真伪的利器。
测量计量,有自己特定的任务与职责。
建立测量计量理论,要研究测量计量工作的特点。要明确干什么,用什么,怎样干。要明确依靠什么,得到什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行不通的。
任何一种测量计量理论,要有自己的定位。理论应用的前提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药。冒充什么都能处理,可能什么也处理不好。
要有清晰的逻辑思路。首先要有如下的明确的区分。
-
**(一)区分测量和计量。**
测量是定量地认识被测量,测量的目的是得到准确度够格的测得值。
计量是检查测量仪器的性能,向社会公证测量仪器的合格性。
-
**【误差理论】**
测量时,选用测量仪器,相信仪器性能指标,测量者没条件(没有标准)也没有必要再评定仪器(有计量证书保证)。
计量时,依靠标准。标准的性能由上级计量部门认定。
-
**【不确定度论】**
测量计量都要搞评定。不明确测量是依靠测量仪器;不强调计量依靠计量标准。一切自己独立评定,无视上计量部门的作用。似乎“评定”是万能的;其实,否定溯源性的结果是啥也解决不了。
-
**(二)区分对象和手段**
**【误差理论】**
测量的对象是被测量,测量仪器是手段。测量结果的表达,属于被测量。
计量的对象是测量仪器,标准是手段。测量结果的表达,属于被检仪器。
测量中,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就是被测量量值的准确度。如果被测量的量值有范围要求,则测量仪器的误差要远小于此范围(实践中取小于1/3到小于1/10)。
-
**【不确定度论】**
不区分对象和手段。最典型的例子是GUM的测量温度的例子。弄不清是被测热源的温度变化,还是温度计的随机误差,一笔混沌帐。
-
**(三)区分两类测量**
客观的量有常量和有变量,因此测量有基础测量和统计测量的区分。基础测量是常量测量和慢变化测量,统计测量是快变化量的测量。
-
**【误差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讲究真值,真值是常量,经典误差理论是常量测量的理论,应用场合是基础测量。阿仑方差的对象是处理快变化量的测量,是统计测量的理论。经典误差理论、阿仑方差,各自的定位是准确的,互不越位。基础测量,西格玛要除以根号N,而阿仑偏差不要。基础测量可以剔除异常数据,而阿仑偏差不能。
《新概念测量计量学》指出:统计测量不能进行“除以根号N”和“剔除异常数据”这两项操作。
-
**【不确定度论】**
不明确自己的应用领域是常量测量还是变量测量。不知道什么时候要除以根号N,什么时候不能除以根号N.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剔除异常数据,什么时候不能。
不知道“变量测量中测量仪器误差必须远小于被测量的变化范围”的道理。不知道分割法、孤立法的重要。说不清测量结果属于“测者”和“被测者”哪一方。
-
**(四)区分单元和集合**
分子是保持物质特定性质的单元。细胞是生物体的单元。单元构成集合;没有单元的集合是空集。物质世界,空集没有意义。
-
**【误差理论】**
误差元是误差理论下的基本单元。随机误差元通过贝塞尔公式构成随机误差范围,诸系统误差元构成系统误差范围。随机误差范围与系统误差范围构成总误差范围,简称误差范围。误差范围是测量仪器的性能,是计量标准的性能。
等于测得值减真值的是误差元,是单元;误差范围是集合。统计测量中,偏差元(量值与期望值之差)是单元,偏差范围是集合。
-
**【不确定度论】**
只有整体的不确定度,不知什么是不确定度的单元。学不确定度论快20年了,想来想去,想不清什么是不确定度的基本单元。似乎是测得值减平均值;这符合“分散性”的提法,但不行;大量分变力低的常量测量,只有一个不变的测得值,分散度为零,而系统误差相当大,只用“分散性”表征不了测量仪器的性能。
-
**(五)功能区分说**
**【史论】**
不确定度论只讲“分散性”,只要声明“本理论只处理变量测量问题,此类测量的条件是测量仪器的误差可以忽略”,这样的“不确定度理论”就可以左右逢源、上下贯通了。凡有系统误差的问题,都由误差理论去处理,不确定度专管随机变化。老史对不确定度论的几十条置疑,顿时化解。于是误差理论专管测得值对真值的偏离问题,即专处理基础测量问题;不确定度理论专管变量测量,即专管统计测量的问题。
用误差理论的地方,被测量是个近似常量,随机变化可略。这符合经典测量学成立的条件。
用“不确定度”的地方,误差可以忽略。这类似应用阿仑方差理论的情况。这样,就可以把统计测量的概念,从时间频率领域,推广到热学、电学、电子学、光学、放射性等各学科领域。
这是史锦顺想出的不确定度论的一条不错的出路。值得探讨。不要再提不确定度是“可信性”的废话了,你取两倍西格玛,可信性就是95.54%。可信性与分散性对不上号。整个《VIM2008》没有一句关于可信性的话。连2倍西格玛这样可以讲可信概率的地方,也改成包含概率了。创始人的态度已经是不要那不着边的“可信性”了,别人没必要再说些不着边的、没人觉得有“可信性”的话。
-
老史关于对不确定度论的置疑,自信有根有据。准备随时与人辩论。这里给不确定度论设计出路,并无把握。行不行,值得深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