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范围是准确度-与网友讨论(17)
史锦顺 · 2012-06-23 06:41 · 53978 次点击
**误差范围是准确度-****与网友讨论(17)**
史锦顺
-
**【昨日之星质疑】**
**“误差范围”与“准确度”是两回事**
史老师说“误差范围就是准确度”,我不敢苟同。误差范围是人们预先对测量设备规定的计量要求,是通过测量设备的生产标准、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生产工艺、检验规范等技术标准预先设定的计量要求。测量设备的准确度是通过事后检定、检验、校准事后得到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示值误差是最重要的计量特性之一,当测量设备的最大示值误差没有超过预先规定的“误差范围”时,可以判定测量设备的“准确度”合格。
-
**【史锦顺答辩】**
**(一)误差元与误差范围**
经典测量计量理论用误差来表述测得值与真值的差距。误差一词,有时指单体特性,有时指群体特性。史锦顺作了点区分,把表明单体特性的误差称误差元,把表征群体特性的误差称为误差范围。
误差元定义为测得值减真值,是个非正即负的值。
误差范围是误差元绝对值的在一定概率意义下的最大可能值。
随机误差元构成随机误差范围,系统误差元构成系统误差范围。随机误差范围与系统误差范围合成为总误差范围,简称误差范围。误差范围恒正。
误差范围又称为最大允许误差、极限误差、误差限、总误差。
-
**(二)误差范围是性能**
误差范围是测量仪器的性能、计量标准的性能、基准的性能。
误差范围可以是要求,但不能说它仅仅是要求。要求也是对性能的要求。
现在有个常用的称呼“示值”,这是个易引起误解的词。顾名思义,最大的可能是理解为仪器的指示值。指示值是具体的、单一的,于是计量人员就会以这个示值当依据来直接判别合格性。这在低档次测量(分辨力低,示值唯一)的条件下,是可行的。但对精密测量(分辨力高,)示值有多个,就不好说了。应该规范成“测得值”。在计量的场合下,在测量的场合下都可用。测得值是多个示值处理后的值,包括取平均值、进行修正等操作。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称为测量结果。
-
误差范围是测得值的误差范围,它既是测量仪器的性能,也是测量结果的水平标志,测量仪器的误差,就是测得值的误差。
-
先生的说法,是种一时一地的、视角狭小的、没通用性的说法。误差范围是预先的要求,示值误差是仪器表现,准确度是对示值误差符合预先要求的评价。太罗嗦、太麻烦,显得定性而非定量,充满不确定度论的不确定味儿、含糊味儿。
-
以下说法简单、明确,可通用于各种测量计量场合。
误差范围,就是准确度,就是仪器的性能。对仪器的要求是误差范围,记为R(标称),仪器实际表现的性能也是误差范围,记为R(实验)。判别合格性就是比较两个误差范围。含义相同的两个量才能进行比较。若
R(实验)<R(标称)(1-q)(1)
则判为被检仪器合格。q为量传系数。有些规程规定后项的R(标称)q为所用标准的误差范围,和这里的表达相同。(关于公式的推导详见史锦顺《误差方程的新概念》一文)
-
误差范围就是准确度,简单而明确。既符合历史习惯,又科学而通俗,有什么不可以?
-
这里说一下,计量检定中考察的是误差范围,而不应是示值误差。当被检的仪器是源类,如标准频率源、标准电压源、标准功率源等时,示值是变化的。要取多个值,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西格玛,3倍西格玛与系统误差(平均值减被检源的标称值)合成为误差范围(实验),再按(1)式判别合格性。误差范围一词,涵盖广;示值误差仅可用于低档次仪表类,不方便用于源类标准及源类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