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常用的处理方式
仪器网 · 2012-07-14 23:38 · 14794 次点击
(1)退火:将钢加热到稍高于临界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温慢慢冷却。退火可降低钢的硬度,消除内应力,改善机械加工性能。
(2)正火:将钢加热到稍高于临界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常用作普通零件的最后热处理(不再进行淬火和回火),此外低碳钢还常用正火来提高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3)淬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水或油中迅速冷却。淬火能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4)表面淬火:将钢的表面快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某一温度,然后在水或油中迅速冷却。
(5)回火:将淬火后的钢再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或油中冷却。回火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脆性,增加材料的韧性,淬火后必须回火处理。
根据加热温度的不同,回火又分为:
低温回火:加热温度为150-250℃;
中温回火:加热温度为300-400℃;
高温回火:加热温度为500-650℃;通常将淬火+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调质处理可提高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高温回火温度越高,钢的硬度也越低,但塑性和韧性越好。
(6)时效处理:时效分为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两种;人工时效是将零件加热到100-150CC,保温较长时间(一般为5-20小时),然后逐渐冷却。自然时效则是将零件长期放在室外。时效的目的是消除冷、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使零件尺寸稳定。
(7)冷处理:淬火后的零件立即放入零度以下的冷槽冷冻;其目的就是使零件的尺寸稳定,提高零件的硬度和寿命。
(8)化学处理:将零件和其它化学元素一起加热至高温,保温一段时间,使化学元素的原子渗人零件的表面层,从而改变零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
1)渗氮:氮原子渗人零件表面层的过程叫渗氮。渗氮后零件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好。
2)渗碳:把零件加热到高温,使碳原子渗人到零件的表面层。渗碳后零件的表面硬度高,心部的塑性、韧性好,常用于低碳(合金)钢。
3)佩化:氛化是将碳和氮同时渗人零件的表面层。氛化的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腐蚀性和疲劳强度。
4)表面氧化:表面氧化分为发蓝和发黑。发蓝是采用回火方法,使零件表面生成不同颜色的氧化膜;发黑(煮黑)是将洗净的零件放在高浓度的碱及氧化剂溶液嘴功口热(135-145℃)和氧化,使其表面生成带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薄膜。
表面氧化可提高抗腐蚀能力和寿命,并增加美观。
来源:《仪器仪表零件结构设计》,转载请注明出处-仪器交易(www.cn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