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腹腔镜及超低温冰箱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仪器网 · 2012-07-15 08:58 · 44778 次点击
医院中大型设备,如电子腹腔镜系统和大容量超低温冰箱等一旦出现故障,一般都选择直接联系设备制造厂家维修。可是设备制造商维修时往往只是更换检查出的故障电路板或故障单元,而不进行元件和芯片级更换维修,这使医院承担巨额维修费。笔者在维修这两种设备的工作中积累一定的经验,现将遇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介绍:
1奥林巴斯电子腹腔镜出现漏气现象
奥林巴斯电子腹腔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其UH-1型气腹机单元出现漏气现象,气腹机自动停止工作。
故障分析与处理奥林巴斯电子腹腔镜系统气腹机工作时具备输入气体压力自动监测功能,当二氧化碳输入气体压力在3MPa以下时,气腹机开始自动鸣响报警,提示输入气源欠压。当输入气体压力继续下降,并低于1MPa时,气腹机自动关闭输出气体通道,使气腹机停止工作,同时报警声转为长鸣。打开气腹机机盖,发现气腹机内部的气体压力调整通道结构实际上由四个串联的气体减压阀和一个末端压力监测开关组成。工作时,外部钢瓶输入高达8MPa的二氧化碳气体,经减压阀四级连续减压后,达到设定范围内的输出压力标准。末端压力监测开关为常开型触点开关,当其监测到经四级减压后的输出压力超出设定范围内时,开关触点呈闭合状态,使气腹机自动控制电路工作,产生供气量和供气频率可调的气体输出。当其检测到经四级减压后的输出压力不在设定范围内时,开关触点转成断开状态,使气腹机自动控制电路停止工作,气体输出被切断。经检查,本次故障原因是第一极减压阀内部密封用橡胶气膜老化破裂,造成气路漏气,末端压力监测开关误检为欠压而使开关触点断开,使气腹机自动控制电路停止工作,气体输出被自动切断。因多极减压阀均为专用配件,配件市场无法完整购到,厂家购买又费用较高。最后采用下面方法修复上述故障减压阀:选购一块机电配件市场常见的圆形橡胶制油封片(厚约1mm,直径约60mm),将其按已破裂的减压阀内部密封橡胶气膜尺寸进行裁剪,完成后重新装回减压阀阀体内原位,并将修复后的减压阀装回气腹机内原处。重新开启气体钢瓶阀门,接通气腹机工作电源,按“start”键,气腹机启动,减压阀未见漏气,各控制按钮操作正常,气体输出自动控制正常,故障完全排除。
2超低温冰箱工作不制冷
日本产三洋牌(-85℃)超低温冰箱工作不制冷。故障分析与处理三洋牌超低温冰箱采用两极复叠式制冷结构,运用两极独立的制冷系统和电子温控电路。第一极(高压极)指令系统在其压缩机启动后即处于持续运转不停机状态,其蒸发器部分持续为第二极(低压极)制冷系统的冷凝器提供冷量。两个独立制冷系统使用不同冷凝温度的制冷剂,其中第二极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冷凝温度远低于第一级制冷剂的冷凝温度。
根据以上制冷原理,经对故障冰箱检查,发现第二级(低压极)制冷系统压缩机因缺油造成机械系统堵转,不能正常启动。现介绍具体维修过程,供同行参考。
2.1用割管器割开低压极制冷系统压缩机与管路的连接,对卸下的故障压缩机进行修理。
2.2将压缩机电源输入端子接至一个已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的电闸输出端,瞬间合上该电闸开关即马上断开,同时用橡皮锤沿垂直方向猛击压缩机盖顶。上述动作重复数次后,压缩机恢复启动。一旦压缩机恢复启动,应注意马上断开380V三相交流电。以上“救活”压缩机的创新方法,实质上是通过提高输入电压以增加电机扭力,并通过辅助机械震动以促进转动机构脱离运转死角。此法笔者曾多次运用于压缩机机械系统堵转的维修,均收到理想的效果。
2.3割开压缩机低压注氟口铜管,底部朝上向外倾倒出压缩机内剩余冷冻机油。按照压缩机上标注的冷冻机油灌注量,等量注入新的冷冻机油。将压缩机重新安装回原位置,更换制冷系统毛细管和干燥过滤器,并重新焊接好各连接管路,将带压力表的注氟角阀焊接入注氟口,打压检漏,未发现气压下降现象,说明管路焊接密封良好。
2.4在注氟口接入真空泵,对低压极制冷系统抽真空2h。
2.5三洋牌(-85℃)超低温冰箱制冷剂为其专用,高压极采用TP5R制冷剂,而上述制冷剂厂家已停产,市场无法购到。经查阅资料并反复试验,发现可用R502和R13分别代替TP5R制冷剂和TP5R3制冷剂。当R13制冷剂在低压极压缩机注氟口灌注压力值显示为0.1MPa时,发现整体制冷效果最佳。注氟完毕后,密封焊接注氟口铜管,卸下注氟角阀,维修完毕。经维修后实际运行观测,该超低温冰箱最低制冷温度可达-89℃。
[attach]50758[/attach]
[attach]50759[/attach]
柠檬黄3种色素,但是色素含量均在《食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范围内。与传统的液相色谱法相比,本方法不用酸化处理样品,简化前处理程序,节省时间,且本方法的灵敏度和液相法一致,检出限可达到10¯6。
此方法还可以用在饮料、啤酒以及色素品质的检测中,此部分实验正在进行。
来源:《现代仪器》,转载请注明出处-仪器信息网(www.cnc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