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仪器网 ·  2012-07-17 08:43  ·  28117 次点击
三个非门或更多奇数个非门输出端和输入端首尾相接,构成环状。
以三个非门为例,即非门A输出端连接到非门B输入端,非门B输出端连接到非门C输入端,非门C输出端到连接非门A输入端,在其中任何一个连接的位置都可以引出输出信号。
原理:
以三个非门为例,假定某一时刻T0,非门A输入端变为高电平,则非门A输出端(非门B输入端)在非门延迟时间ΔT后(T=T0+ΔT)变为低电平,T=T0+2ΔT后非门B输出端(非门C输入端)变为高电平,T=T0+3ΔT后非门C输出端(即非门A输入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此时非门A输入端电平与T0时正好相反……依次类推,6ΔT后非门A输入端又变回高电平完成一个周期的振荡,如此往复。
基本特性:
振荡周期=单个非门延迟时间×非门数×2
变化:
还可以在其中一个节点(两个非门之间)加上阻容或感容延迟网络来改变振荡周期,总的振荡周期就是上面式子的周期加上延迟网络的延迟时间。
应用:
这种振荡器的特点是线路简单,起振容易,如果不加延迟网络则不需要阻容元件,便于集成化,缺点是没有延迟网络频率不便于灵活选择,要实现低频振荡需要很多的非门因而不易实现,另外由于门电路延迟时间有一定误差,制作时频率不太准确。如果加上阻容网络,则与同样需要阻容元件的对称多谐振荡器或非对称多谐振荡器相比,所需芯片面积和成本不占优势。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