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与科技进步
ldzhwu · 2012-07-23 08:42 · 55380 次点击
首先,计量是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新理论需要计量科学提供证明的手段。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由于进行了“水星近日点的移动”、“光线在重力场中的弯曲”、“重力红移”这三大实验验证后,才得到广泛承认。李政道和扬政宁教授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宙不守恒的假设,是吴健雄教授在原美国标准局(NBS)借助于高水平的测量手段验证的。
其次,计量科学本身又是前沿科学成就的用户和推广者。如:利用197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约瑟夫森效应,建立了电压计量基准;利用198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量子化霍尔效应,建立了电阻基准装置。这些计量基准、标准都利用了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准确度。
第三,计量科学技术是技术创新及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如:纳米技术的利用取决于有效及准确的纳米计量手段;又如:在现代导航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其准确性依赖时间频率计量基准—原子钟。GPS是美国的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可以全球共享的应用价值很高的空间信息资源。其核心部分星载钟和地面测控标准均由原子钟充任。时间基准与导航的定位准确度、导弹的命中率密切相关。我国目前使用的是美国的GPS,一旦发生战争,依赖别人的资源是靠不住的。
(卫星定位系统知多少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自问世以来,已为公路、铁路、空中和海上的交通运输工具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服务,同时在军事应用方面也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目前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有美国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等系统。
GPS是美国军方1973年开始实施的一项空间技术,被称为继人类登月和研制航天飞机之后的又一重大航天科技成就。该系统主要由绕地球运行的24颗卫星组成,为军民两用系统,向全球免费开放。但美国对自己提供精确定位信号,对其他用户则是低精度信号。
俄罗斯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LONASS由24颗卫星组成,目的在于为空中、海上以及陆上太空的目标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主要用于守卫俄罗斯的军事秘密以及保卫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是世界上笫一个完全向民用开放的全球性卫星定位系统,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原计划于2008年投入商业运行。中国曾参与“伽利略计划”,为此投入两亿欧元)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2000年开始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截止2012年5月在轨卫星12颗,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目前其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