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计量到中国式度量衡标准化体系的形成
Abby · 2012-07-23 14:00 · 81686 次点击
从原始计量到中国式度量衡标准化体系的形成
原始度量形态的产生
历史的看,在人类拥有了足以区别於动物“智力”的“智慧”后,对“世界”进行“数”的识别,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就考古材料来看,在西安半坡遗址中,曾发现颇多宽约15厘米的木板,这应该正是匠师张开其大姆指和食指(或中指)所度量出来的,被后世称之为“一拃”的长度。其它至若半坡的长方形及正方形房屋;河姆渡相互平行、间距相等的木桩,应该也都是长度测量的结果。各种彩陶中多绘有大小相同,间距相等,两两对称的图案,同样应该是经由一番计算与设计的结果。
即就长度计量形态的选择倾向来看,由于我们人体的基本形态,有着大致的一致性,所以很多古代文明体,多在人体的一些基本尺度中,寻找可作为普遍适用的度量参照物。
譬如希腊人从肘到指尖的腕尺,英国等欧洲国家以“脚”(foot)的长度为基本的度量单位,英语中的基本尺度单位“foot”,即被我们比附性的译为了汉语中的“尺”。与英语一样,中国文化最初从人体的各种基本尺度中,所撷取出来的各种长度度量单位,也作为文化的制度沉淀,而被落实在了汉语的字义设计中了。如《说文解字·尺部》说:“尺,十寸也。人手却(退)十分动脉为寸口。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
就“寸”的人体依据来说,我们甚至还将这种尺度标准,命名为了人的身体部位,专指手腕横纹退后一寸之处的拇指侧动脉部位。
就“尺”的人体依据来说,其人体依据还在于:不但寸口以上的尺骨,足以上的胫骨,以及指称手臂从肘到肩,或从肘到腕的“肱”,皆作为“尺”的度量依据,而被我们理解并约定为“一尺”的大概尺度。
就“咫”的人体依据来说,《说文解字·尺部》曰:“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
就“仞、寻、常”的人体依据来说,《尔雅》曰:“四尺谓之仞,倍仞谓之寻,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
就“丈”的人体依据来说,除了“舒臂为丈”外,男子的一般身高也谓之曰“长”,俗称的“丈夫”,即据此而命名也。
另外,在我国民间的日常生活中,历来有“几指雨”的说法,即是农民习惯于用手指量度雨后湿土的做法的孑遗;而“布手知尺”,亦即张开拇指与中指(或小指)的“拃手为尺”的长度测量法,更是遍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
这种以人体的自然长度为依据,进而设定为公共尺度的做法,在今天的云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中,仍颇为流行。
其中以傣族的尺度类型,最为全面,分别是:A:庹、B:半庹、C:一臂之长、D:大肘、E:小肘(握紧拳头时的全肘之长)、F:大拃、G:小拃、H:食指一节之长、I:手掌之宽、J:手指之宽,这十种全部来自人体的长度单位,以及表示二种圆周大小的单位:K:一拳之围、L:双臂合抱之围。
基诺族除了选取了其中的七种,即:I:一拳或四指之高的“第岁”;G:拇指与食指的“第召”,即小拃;F:拇指到中指的“第毛”,即大拃;D:中指指尖到肘关节的“第抽”;A:二臂平伸的“第累”,即《字汇补》中的两腕引长谓之庹;B:半庹之长的“第额”外,还多出了食指第一关节长度的“第寸”,我们姑且命名为第M。
沧源地区则多出了N:食指前二个指节,或后一个指节的长度;以及O:整个食指的长度。同时他们还对不同长度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了规定:一庹等于四肘,一肘等于二大拃。
而永胜县的利米人,则只有一个叫做“第我”的尺度单位,P:高举左手到左脚的长度,并规定它相当于一庹半。
滇北白族支系那马人,则将一根眉毛之长,援引为基本尺度。
根据当地的民俗学调查,不同少数民族,其所选取的类别,基本上是不甚相同的,其所选取的多寡,一般皆与各自的生活特征相适应。亦即够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