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承认问题肉未做瘦肉精检测 监管部门避谈

  仪器仪表网 ·  2012-07-30 09:58  ·  57872 次点击
南京雨润集团一负责人曾表示,向阜阳雨润供应问题原料的是一家小型加工厂。但阜阳雨润称该厂是一家“三证”齐全的正规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报道了阜阳“雨润”午餐肉检出瘦肉精一事,尽管问题产品已全部召回并销毁,但仍有许多谜团未解,比如向阜阳雨润供应问题原料的究竟是哪家企业?雨润的品质监管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当地职能部门又将会有怎样的反应?为何阜阳会频频发生类似食品安全事故?……带着这些疑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赶赴安徽阜阳展开调查,希望能为读者带来更多信息,但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
问题午餐肉未做瘦肉精检测
昨天下午3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抵达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阜胡路上的阜阳雨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虽然整个厂区感觉比较冷清,但多名员工均表示该厂目前仍在正常运营。
随后,该公司一负责人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面对面的采访。他介绍,阜阳雨润是南京雨润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火腿肠、午餐肉等产品,属于雨润集团的辅助产品,该部分业务的销售比重约占整个集团的0.82%,其中午餐肉占0.019%。
对于该厂所产午餐肉被查出含有“克伦特罗”一事,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对原料抽检工作的疏忽,该厂没有对这一批次采购来的午餐肉原料——“8:2碎肉”做瘦肉精检测,导致产品中含有0.63毫克/千克瘦肉精。而根据我国相关食品法规:食品中不得检出瘦肉精。
该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仅有这一批原料没有进行瘦肉精检测,而其他批次的全都检测过,产品也都通过了质监部门的检验。
“该批次共115件问题午餐肉,今天下午在阜阳市质监部门的监督下已经全部销毁,包括从市场上召回的和被有关部门封存还未发出的,同时,同一批次采购进来的原料今天下午也已被销毁。”该负责人表示。
拒透露供应商名称
此前,南京雨润集团一负责人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向阜阳雨润供应问题原料的是一家小型加工厂。但上述阜阳雨润责任人昨天对此予以否认,并称该厂是一家“三证”齐全的正规企业。
既然是正规企业,为何会发生这样的食品安全事故?究竟是该厂人为添加的瘦肉精,还是其他原因?对此,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相关部门还在进一步调查,所以不太清楚。
除了将这家提供问题原料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外,雨润还将进一步追究其经济责任,此外公司内部也将进行整顿,并严处相关责任人,“该开除的开除,该降职的降职。”
但这位负责人始终不肯透露究竟是哪家企业向该厂供应了问题原料。“给我们供应午餐肉原料的在全国有好几家厂,这一批次问题原料是从一家外地屠宰场采购来的,不在安徽省内。”他解释,供应商的名字目前不便从雨润口中说出,是因为相关职能部门近期会就此事的调查详情向公众发布通告。
当地职能部门态度微妙
于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又来到阜阳市质监局,希望能了解到更多信息,但该局食品科岳科长却表示,阜阳雨润的该批次午餐肉并不是在生产环节过程中被检出瘦肉精的,而是原料的问题,因涉及到很多部门,该局已将相关调查情况上报给了阜阳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目前由该委员会统一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随后,记者又来到办公点设在阜阳市食药监局食品科的阜阳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可科长王阁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雨润午餐肉是在生产环节过程中被检出瘦肉精的,应该归质监局管,食药监局只是起到协调作用,并不具有执法职能,所以对该事件并不清楚,只能确定向阜阳雨润供应问题原料的是一家外地企业。他甚至还拿出《食品安全法》向记者证明各职能部门的职能范围。
记者再次致电安徽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也称,该局已将相关调查情况上报给了安徽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现在由他们负责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于是记者又致电办公点设在安徽省食药监局的安徽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负责对外宣传的孙主任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全都到外地执行公务去了,要到下周才回来。
还原“瘦肉精”
“瘦肉精”:肆虐肉类行业的“三聚氰胺”
雨润的问题午餐肉事件,将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瘦肉精”上。在全国一些散养户中,使用瘦肉精很平常,这俨然变成了猪肉行业的潜规则。如果任其发展,“瘦肉精”将成为养猪行业的“三聚氰胺”。
是谁在使用瘦肉精?为什么会使用?这些瘦肉精来自哪里?又怎样到达农户们的手上?到底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带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养猪专家,还原“瘦肉精”在中国的现状。
散养户使用瘦肉精
当福建养猪协会会长郑谋铨在听到“瘦肉精”三个字时,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养猪产业里使用瘦肉精情况还是存在的,正规的大型养猪场是不会用瘦肉精的。”
和郑谋铨一样,职业养猪经理人张汀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时也承认,“现在一些大型的规模化猪场,现在都不使用瘦肉精,但散养户在使用。”
为什么散养户这么热衷于瘦肉精呢?郑谋铨的一句话从侧面说明了瘦肉精存在原因,“使用瘦肉精后效果十分明显,猪身上基本都是皮和瘦肉。”
而没有一个很好的检测制度也是瘦肉精使用的诱因之一。猪肉屠宰商在评判一个猪肉质量时没有一个系统的标准,而是用眼来观察看猪的好坏、瘦肉率有多高。而瘦肉精恰恰就能使猪看起来很好,这样一来就加大了散养户们使用瘦肉精的几率。
“瘦肉精在中国已有15年了,瘦肉精的流通已经有了一个很成熟的网络,市场监管的难度很大。”张汀无奈的表示。“瘦肉精的使用有可能是和生猪经纪人有关。而真正在中间起到关键作用的也是生猪经纪人。首先这些人知道了上游的标准,即屠宰商会怎样去考核一头猪。接下来生猪经纪人会将瘦肉精送给下游散养户,告诉他们在什么阶段去加,猪会长瘦肉。而瘦肉精在这些生猪经纪人的嘴中却变成了代码类似于3011、3012饲料。”
多种方法可使瘦肉精消失
为了让瘦肉精消失,“就是要加强检测,许多私人屠宰场现在都没有检测手段。”郑谋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像雨润这样的大企业的猪肉是来自许多地方。而现在并不是所有的检测都是针对每一头猪的,一些检测只能抽检,这样很有可能就把是用瘦肉精养殖的猪给放过了。”
张汀就此谈到:“现在我国检测瘦肉精的手段和技术并不快速,不能够在屠宰的前后做到很快的定性定量。”
不仅是被动接受监管,主动采取一些措施也能够不用瘦肉精。“通过营养或是育种的结果,完全能够解决提高瘦肉率的情况。”
张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引进一头好的公猪差不多要5000元,相比普通猪的成本要增加2000元。而一头公猪要负责25头母猪,一头母猪一年可以产两胎,每胎最低产10头小猪,一头公猪可以用3年,这样算下来一头公猪可以解决1500头猪的品种改良问题。而算下来这样比使用瘦肉精还要合算。”
为了不用瘦肉精,一方面要断绝生猪经纪人这条线,让屠宰场和养殖户直接对口。另外,要做的就是普及育种改良的知识,但这将是一比较大的开销,而且周期也会较长。
各方反应:
雨润集团拒绝回应“瘦肉精”事件
“雨润”午餐肉被查出含有瘦肉精后,雨润集团会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媒体和公众呢?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一整天的联系,雨润集团最后爽约采访,并拒绝正面回应此事,雨润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雨润食品也没进行消息披露。是不是只有115件产品含有瘦肉精?涉及面到底有多大?对公司影响如何?所有的问题仍没有答案。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再次致电雨润集团南京总部了解事件的进展情况。在拨通电话之后,记者首先要求采访公司秘书,而在询问了记者采访事项之后,工作人员客气地让记者拨打公司媒体关系部的电话。
记者随后致电雨润媒体关系部,询问现在有没有因为消费者购买该产品,上门投诉的情况,可该部门相关人员却一再表示:“这件事情我们现在正在紧急处理之中。”
当问到瘦肉精事件对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何影响时,他表示,“这个到现在还不好说。”最后他再三表示,“今天我们会有一个处理结果,信息到时候也会公开。”并且保证在昨天给《每日经济新闻》一个回复。
此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拨打该部门电话均没人接听。到记者在截稿时,都未接到雨润集团的任何电话和相关处理结果的邮件。
各界密切关注雨润食品股价应声下跌
“瘦肉精”事件将雨润集团推上了风口浪尖。在香港上市的雨润食品显然也受到了该事件的影响,昨日以9.57港元低开,随后最低下探到9.00港元,最后收于9.44港元,下跌5.976%。
雨润的产品在多家卖场和超市的生、熟食柜台上都有销售。这些地方对雨润的瘦肉精事件反应如何?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致电家乐福、沃尔玛等沪上大型的超市,超市纷纷表示自己并没有卖过“雨润”的午餐肉。沃尔玛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公司在安徽、上海、深圳等地都没有销售过“雨润”的午餐肉以及相关的产品。家乐福上海方面,也第一时间表示没有“雨润”午餐肉的销售情况,而对于“雨润”其他类似的产品,上海家乐福表示会密切关注。
商家在密切关注着“雨润”事件的发展,而网友们对于“雨润”瘦肉精事件也是议论纷纷。新浪网上有网友表示,“不相信只有100多盒,这么大的企业社会责任心在哪里?让老百姓怎么相信?”浙江宁波的网友质疑:“什么100多罐?午餐肉每天的产量最少5000罐。”更多的网友则是担心:“诺大的生产商只生产了100多盒含瘦肉精的午餐肉,糊弄谁呀?出了问题,企业含糊地解释一下,就能糊弄过去。”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