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值群的新概念

  史锦顺 ·  2012-07-31 09:33  ·  49015 次点击
**量值群的新概念**
史锦顺
**提要**本文提出量值群的新概念,并阐述真值可求、误差可算的观点。这是贯穿
测量计量领域的一种基本观念,是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论的分水岭。
-
**引言**
测量同人类文明一样历史悠久。
测量是人类定量认识事物的手段。测量是取得测量结果的一项实验操作。测量是将被测量同标准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与选定单位的比值,此比值与单位的乘积,就是测得值。测得值是被测量的量值表达。
进行测量的基本手段是测量仪器(其中简单而又常用的称量具)。测量仪器由输入器、比较器、量值标准、计算器、输出器构成。其中有些被简化、被省略,而标准与比较是测量的两个要素,不可缺。
测量是用测量仪器进行的。由于测量仪器有误差,因而测量得到的测得值必然有误差。测得值减真值是误差元,误差元构成误差范围。
测得值与误差范围共同构成测量结果。
-
计量是测量的基础与监督。计量为测量提供量的单位,通过检定活动,实现量值的溯源与量值传递。计量部门以合格证的形式向全社会公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
测量的目的是得到准确度够格的测得值。准确是测量的精髓。
计量以标准的准确来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准确是计量的命脉。
准确性的定量表达是误差范围,误差范围又称准确度。真值、误差、准确度是测量计量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就是求得测量计量的统一和准确。近代,测量计量随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大发展。测量计量在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功不可没。
-
本文的新观点是: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是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是量值群。测量结果必然包含有误差范围。测量的目的是获得准确的测得值。由于误差的存在,测量行为的现实结果是得到范围足够小的量值群。达到测量目的的手段是正确选择并正确使用测量仪器。测量者不必进行测得值减真值的操作,也不必进行什么评定,就可知道测量结果。即用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不仅得知了测得值,而且得知了量值范围。
20世纪80年代后,测量计量界兴起一股风,就是不确定度论。不确定度论否定真值可知、否定误差可算。
《测量不确定度》一书序言写到:“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过去长期以来系用测量值相对于被测量值的误差来表示,但是由于被测量的真值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使过去的表示法产生了定量的困难”。
这一说法不是该书的独创,而是表达了国际计量界的一种具有特定时代特征的观点,即GUM的观点。该观点的核心是真值不可知、误差不可算。GUM由此宣称误差理论是理想理论,不能实用,要由“不确定度论”取而代之。1993年以来,由于国际计量局、国际标准化组织等七、八个国际学术组织的推荐,于是在国际计量界兴起宣传、贯彻不确定度论的狂风巨浪,大有把误差理论彻底吞没之势。
然而,一切权势都掩盖不了真理的光辉。人们不禁反思:难道几百年来那些大师们都错了吗?人们还要问:明明易于理解的、好用的、也是人们用惯了的误差理论,怎么就变得“这个仅是理想,那个无法操作”了呢?这种说法属实吗?
世有不平事,总有讲话人。奋起的一些测量计量工作者,就是要对抗国际时髦的不确定度论,理直气壮地为真值概念正名、为误差概念平反;高高举起准确度的大旗,向懵人误事的不确定度论开战!
-
不确定度论登台的基本理由是“真值不可知,误差不可求”。本文将破解这个佯谬。
-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说明真值与真值群、误差元与误差范围的基本概念。以数学的形式说明怎样表达量值群,怎样表达误差范围。读者容易看清,笔者的观点实际是测量计量实践的总结,是符合历史、符合现实的,是科学的。不赞成,好,咱们来辩论。
-
**一测得值范围**
先讲计量测量仪器时,标准的误差可略的情况。(实际计量要考虑标准的误差,这里是说明测得值与真值的关系,不涉及合格性判别。)
用被检测量仪器“测量”计量标准。由于已设标准误差可略,测得值减标准的标称值(真值),得误差元,误差元的绝对值的最大值是测量仪器的误差范围。
-
计量过程,用数学方法表达如下。
设被测量(计量标准)的真值为Z,测得值为M,误差元为r,误差元绝对值的最大值为R。计量时,真值唯一,而测得值是个变量。
R=│r│max=│M-Z│max(1)
解绝对值方程(1)
当M>Z,有
R=(M–Z)max=M(大)-Z
M(大)=Z+R(2)
当M<Z,有
R=(Z-M)max=Z-M(小)
M(小)=Z-R(3)
由(2)(3)式,得到测得值M的范围是
(4)
测得值范围,又可表示为
Z±R(5)
(5)式表达的是这样一种事实:依靠一个计量标准去计量一大批同一型号的测量仪器;各台仪器的测得值不同,而真值(标准的值)只有一个。
-
**二真值范围**
下面讲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的情况。
测量时,得到确定的测得值,是唯一值(单一的读数值或N个读数值的平均值)。而被测量的真值,有多种可能,从可能值Z(小)到可能值Z(大)。
-
解绝对值方程(1)
当Z>M,有
R=(Z-M)max=Z(大)-M
Z(大)=M+R(6)
当Z<M,有
R=(M-Z)max=M-Z(小)
Z(小)=M-R(7)
由(6)(7)式,得到真值的范围是
(8)
真值范围又可表示为
M±R(9)
(9)式很重要。这就是测量给出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是真值范围。
真值就是实际值。测量结果就是被测量的实际值范围。测量结果等于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
-
以上表达中,把“测得值”和“测量结果”两个术语明确区分开。测量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称测得值;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是测量结果。这就提示人们:给出测得值,还要给出误差范围,才是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是被测量实际值范围。测量结果是真值群。
历史上,通常对(9)式的解读是:Z±R表示一个范围(或称区间),此范围以一定概率包含被测量的真值。这个解读是正确的,是量值群概念的一个采样。
-
**三量值群**
把实际值(真值)当变量,进而把实际值看做是一个群体,这是测量学说的一种新思路。说明如下。
-
计量时,用一台测量仪器去测量计量标准,测得值(单个值,最好取三个以上读数的平均值)与计量标准的真值都各有一值。把测得值看做变量,是设想有N个台测量仪器都去测量一个标准,真值只有一个,而各台测量仪器的测得值,各不相同。因而,测得值是变量。
-
测量时,用测量仪器测量被测量,测得值(读数的平均值)只有一个,但却代表了一群被测量的真值。例如,用量具测量工件的尺寸。设想在大批零件中,用误差范围相同的10把卡尺(设误差范围为0.10mm)去挑选测得值恰等于标称值12mm的零件。用每把尺子各选10件,共选100件。每个零件,测得值都是12.00mm。但这只是测得值,而选出的100个零件,每个的实际值(真值)是不同的:当用误差范围为0.002mm的数显千分尺去测量这100个零件时,则尺寸的测得值是11.898mm到12.102mm范围内的某个值。扣除千分表的因素,原挑出的零件尺寸的实际值(真值)在11.90mm到12.10mm的范围中。这样,就可以想通真值为什么是变量了。也就是说,若一个测量结果是12.00mm±0.10mm,表示的是从11.90mm到12.10mm的一群实际量值,简称量值群或真值群。
-
测得值是一个值,如果没有误差,测得值即代表一个客观的量值。但是测量仪器必然有误差,测量得到的不是单纯的测得值,而是一个测量结果,它由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统计测量是加减偏差范围)构成。测量结果表达的是一群值,它是实际量值的一个群体,称量值群。在基础测量(常量测量)的条件下,是真值群;在统计测量(测量仪器误差可略,量值本身变化)的条件下是量值群。统称量值群。
-
量值群的概念,在合格性判别中很直观,很好用。例如工件尺寸检验,现有的安全裕度法、公差带内缩法,总让人感觉是外加的限制条件;而一旦有了“测量结果是量值群”的明确概念,必知“量值群整体进门才算过关”,这就十分直观且极易引起注意,使人不得不计及量具的误差。
在评估危险性或危害性时,量值群的概念就更重要。
-
**四误差元与误差范围**
人们求知的是被测量的真值,而得到的是测得值。测得值与真值的差距,是测量的根本问题。人们用误差来表达测得值与真值的差距。在误差理论的发展历史上,人们所指误差概念,实际指三种概念:1泛指的概念——如说误差理论,实际此处的“误差”,即包含测得值减真值的误差元,也包含误差元构成的误差范围。任何一本讲误差理论的书都要讲误差分析和误差合成,前者指误差元,后者指误差范围;2误差元的概念——测得值减真值是误差元,所谓误差分析,都是逐项求导,即取差分,因而是指误差元;3误差范围——误差元构成误差范围,任何测量仪器的误差都是指误差范围,不可能单指某项误差。笔者提出误差元与误差范围的说法,反映了久已存在的事实,只是提倡一词一义,以使概念明确。笔者的说法是:“误差”泛指测得值与真值的差距,包含误差元与误差范围两个特指概念。误差元等于测得值减真值,是非正即负的量;误差元构成误差范围,误差范围等于误差元绝对值的一定概率意义上的最大可能值,是恒正值。
-
**五计量标准的真值对被测量真值的代换**
测量者关心的真值,是指被测量的真值。计量中依靠的真值是计量标准的真值。讲测量计量理论,必须论述清楚这两种真值的关系,即说清标准的真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如何过渡的、或者是如何代换的。
-
要讲清这个问题,就要先讲清测量仪器的原理。测量仪器的功能是实现被测量与标准的比较。比较所用的公式,就是被测量的真值与标准的真值之间联系的桥梁。二者的真值依赖公式进行等量代换。
-
例1天平称重
天平称量的是质量。质量俗称重量,通常说用天平称重。买个金戒子,就得用天平称重。
天平称重依靠的是杠杆原理。设重物的质量是M(重真),砝码的质量M(砝真),天平的臂长为L(左),L(右),重力加速度为g.
测量的物理公式
M(重真)gL(左)=M(砝真)gL(右)
同一地点g值相等,消掉。
M(重真)L(左)=M(砝真)L(右)(10)
测量的计值公式(等臂天平)
M(重测)=M(砝标)(11)
M(重测)是物重测得值,M(砝标)是砝码标称值。
联立(10)(11)式,得测量方程为
M(重测)/M(重真)=(12)
M(重测)=M(重真)(13)
从(12)(13)式清楚地表达了测得值与物重的真值、砝码的真值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更通俗地讲一下测量中的代换过程。我们要知道被测重量的真值,(10)式告诉我们被测重量的真值与砝码真值的关系。于是可以用砝码的真值代换被测量的真值。砝码的真值与砝码标称值极接近,我们用砝码的标称值来代换砝码真值。第一个代换由于L(左)与L(右)的不完全相等而引入误差。第二个代换由于砝码的标称值与砝码的真值有微小差别而引入误差。称重过程使用砝码,进行了两次代换,使我们由砝码的标称值而知道了重物的测得值,至于两次代换的误差,正是测得值对被测量真值的差。

M(重测)=M(重真)+ΔM(重测)
M(砝标)=M(砝真)+ΔM(砝标)
代入(12),有
1+δM(重测)=
δM(重测)=δL+δM(砝标)(14)
-
以上推导中实现了两个代换:用标准的真值代换被测量的真值,这是测量的第一代换;用标准的标称值代换标准的真值,是本测量的第二代换。
测量的第一代换十分重要,这一代换是普适的、任何测量仪器所必备的。由此我们可以把定义误差元的被测量的真值,转化为标准的真值,而标准的标称值与其真值的误差我们是事先知道的(依靠计量部门),由此,我们可以在不知道被测量真值的条件下而确定测量误差。
如上,从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我们可知测量误差是可求得。从测量仪器的生产、定标、检验、计量的整个过程,我们更易于理解,使用测量仪器时,已先知该仪器的误差范围,我们才选用。计量法明文规定,计量合格的测量仪器才准许使用(示教仪器除外),因而当我们根据需要而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时,已知该仪器的测量误差范围,也就是已预知测得值的误差范围。
-
说:“被测量真值未知,无法得知误差”,这是佯谬。佯谬的意思是,所指错误,不是错误。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小学生似的思路。误差减真值得误差,不错,但那仅是误差元,而测量仪器已知的误差范围是包含有误差元在内的。测量者知道误差范围就足可满足实践的要求了。至于一定要求测量仪器某次测量的特定误差元(肯定小于误差范围),那要去计量,即用计量标准来进行计量。
准确度是准确性的定量表达。描述准确性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测得值减真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可能值,这就是误差范围。历史上用过的称呼有总误差(美国医药检测界,至今仍采用);极限误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955年到1990年主导称呼);允许误差或最大允许误差(现行量具、测量仪器的大多数检定规程)。中外绝大多数测量仪器与量具,历史上又一直称准确度。而我国时频界,至今仍法定称准确度。这第一种方式是群体表征法。
准确性的第二种表征法是单值法,即测得值减真值的差。这种方式,只有在现场有高档计量标准的场合下,才可用。条件要求很高,代价很大,通常没有必要这样做。有的也不可能这样做。例如测量火箭的发射速度、测量恒星间的距离,都不可能这样做。
测量仪器、计量标准,每年要送检,大致是这第二种方式,即进行一次特定误差元的测定,这是对测量仪器误差范围的一次采样,以检查测量仪器是否超差。
-
测量有特定的误差要求,只要误差范围满足要求,误差元必然(99%的概率)满足要求,因此,测量计量的理论与实践,讲究的都是误差范围。人类进行测量是为了满足需要,不是去兑现哪条定义,孰轻孰重是不言自明的。况且误差元在误差范围中,误差范围满足要求,误差元当然满足要求。
-
不确定度论抓住“测得值减真值”不放,以及由此而对误差理论的种种指摘,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它自己糊涂。
许多人上不确定度论的当,主要是对测量仪器实现的等量代换缺乏了解。没听说过“被测量的真值被标准真值代换”这样的测量真谛。
-
真值是可值的,误差是可算的,准确度是定量的。说“真值未知,误差不可算”,这是测量佯谬。是个假命题。
人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测量仪器,要正确使用测量仪器。人们得到的测量结果,是个量值群,既包括作为最佳取值的测得值,也包括了可能量值的范围。对基础测量,在得到测得值的同时,也知道了测量的误差范围,即得知了真值群。对变量测量,测量得到量值群。真值就是实际值,也简称量值。
总之,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是量值群。
-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