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仪器的计量检定管理

  Tess ·  2012-08-04 06:55  ·  54093 次点击
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管理,对环境监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它不仅是测量的可追溯性和校准的需要,而且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直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环境监测报告质量的正确程度。凡对检验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1、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属于强检范围
1.1强检与非强检的概念与范围
强制检定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行的定点、定期检定。非强制检定是指由使用单位自行进行的定期检定或者本单位不能检定的,送有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的其他计量检定机构进行的检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1.2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
使用计量器具的单位或个人,首先要对使用的计量器具是否属于强制检定进行严格准确的界定。对确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进行登记造册,报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执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检定机构依据计量检定规程确定。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属于强检范围,应依法作好检定工作,保证在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计量确认与检定、校准的关系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提供的计量检定/校准服务最终目的是为我们解决计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所谓“计量确认”即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根据我国《计量法》的规定,凡是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实施强制检定,检定合格出具检定证书。所以单位内,凡属于强检计量器具,要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其他计量器具,则由单位自行决定委托包括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内的有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检定/校准。但是,虽然检定/校准都可以解决计量仪器量值的溯源,但由于它们在含义上有较大区别,所以在计量确认时还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区别。
根据《计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同时规定,检定必须依据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检定结果必须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而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值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从上述可以看出,虽然二者都完成了测量仪器的量值溯源,但是在对测量仪器的评定上有很大的区别。对检定而言,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已非常明确评定了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检定合格的计量仪器是全面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中所规定的要求(包括测量能力与精度等级)。而校准报告(证书)一般是不给对仪器的评定结论的,只给出与标准量值所对应的量值,即相应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最后要由单位计量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进行评定。所以在计量确认最后步骤,即验证测量设备的确认状态过程时是不一样的。
最后,在得到计量检定证书或计量校准报告后,单位计量管理人员要进行计量确认的最后过程,即要将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MEMC)与单位的计量要求(CMR)进行比较,一般来讲是将测量设备测量误差与CMR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比较。如果测量误差小于最大允许误差,说明仪器设备符合要求,能够确认使用,确认该仪器设备,并确定计量确认间隔。否则,则不能确认,需转入后续工作,如调整、维修、再校准,或添置新的计量仪器设备,直至符合计量要求。在将MEMC与CMR进行比较时,由于计量检定与校准的不同,操作时有不同做法。如是检定证书,由于证书已评定计量仪器是合格的,则可马上给予计量确认(除选型有问题的除外)。如果是校准报告,则要认真分析校准报告中出具的各参数量值与标准值的差异,同时要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然后与CMR进行比较,来验证该计量仪器是否符合计量要求,如果符合,则给予确认,否则,则不能给予确认。因此,从过程来讲,计量校准后的计量确认是比有检定证书的计量仪器来得复杂一些。
以上,对仪器设备计量确认过程作了简明扼要论述,以有利于环境监测计量管理人员对计量确认过程的认识与实施。
3、做好计量检定的基础管理工作为了能对环境监测仪器进行有效的计量检定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3.1、逐台建立仪器的“计量管理档案”
环境监测计量管理人员要对仪器设备实施有效的计量检定管理,就必须对每台仪器的情况,有全面、细致的掌握,而建立完善的仪器“计量管理档案”,无疑是有效的方法。根据计量检定管理工作的需要,环境监测仪器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仪器采购前的申购单、调研报告、供应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报告、采购合同等方面内容;仪器购进时的使用说明书及随机资料附件、验收报告、使用调拨单等方面内容;仪器购进后,为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及有效维护而产生的操作规程、维护及保养操作规程、维修及处理单、运行检查方法及报告、比对方法及评价报告(指既无检定规程,又无计量标准器具的仪器)、校验方法及报告(指无检定规程的仪器)、检定报告、降等降级使用通知等方面内容。对自制仪器而言,档案还要包含仪器设计及鉴定资料部分。另外,标准物质的购进、保管、使用,也应纳入档案管理中。总之,计量管理档案是计量管理的第一手材料,它的内容齐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环境监测仪器的正确使用、维护和周期检定工作的有效进行。
3.2、仪器分类编号,登记造册,实行仪器检定工作的动态管理
根据“计量管理档案”所收集的内容,结合仪器的使用类型,环境监测计量管理人员应设立仪器计量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应包括: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出厂编号、生产日期、放置地点、检定时间和周期、检定结论、本单位管理编号、维护概况、操作人员等方面。仪器计量管理台帐是计量管理人员常用的,也是必备的管理工具。通过它,可以使管理人员对所有仪器的现行计量情况,一目了然,为实行全面、动态的计量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台帐,可以及时准确地将待检定仪器,送到法定技术机构完成检定(一般可提前一个月通知使用部门,做好仪器送检准备)。
3.3、建立仪器日常抽查制度
使仪器始终处于稳定、有效的合格状态,是仪器计量管理的目的。抽查制度是了解仪器运行状态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通常可采用每季度一次)。抽查内容要包括仪器计量管理标志及内容是否与管理台帐相符合、日常使用和维护有无记录及正确性、环境监控是否满足仪器处置的要求、仪器操作者有无资格、对所有在用仪器进行开启检查等。仪器的运行检查,是抽查方式之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进行运行检查:大型及关键的仪器,两次检定工作之间;长期停用,重新使用前;仪器维修后,再投入使用前。
3.4、编制科学有效的仪器周期检定计划
一个科学有效的周期检定计划,不仅能按规定要求完成仪器检定工作,而且可以使仪器在用时间得到最大程度地满足,同时也能有效地节约检定费用,降低检定成本。因此检定计划的编制应结合仪器检定规程的要求、仪器自身质量和稳定性、仪器使用频次、仪器处置的环境条件、测量对象准确度以及仪器使用要求等内容来进行。
3.5、加强信息收集,建立有效联络
信息收集工作分内部信息收集和外部信息收集两部分。内部信息收集主要来源于操作者日常使用时的感觉、管理者对仪器运行的观察、维修者对仪器故障出现类型的分析以及检定数据。内部信息收集的目的是减少和避免影响仪器运行的隐患再次出现,以降低管理费用,起预防作用。外部信息收集主要针对计量仪器制造商推出的新产品取得CMC标志和编号的情况,为今后仪器采购进行有目的地调研做前期准备;仪器检定单位的资格、授权检定范围及检定费用,也是信息收集的一部分,它为我们选定仪器检定质量高、费用低、周期短、服务水平好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提供依据。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仪器的计量管理是综合性的工作,不仅需要管理者的重视、组织、协调,而且需要各方面相关人员的支持,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支持。只有各环节的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使仪器计量管理工作的实效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宏宇,《质检机构测试设备的计量检定管理》,世界标准信息,2007/062王天国,《强检与非强检计量器具的界定与检定》,工业计量,2000/022施金旺,《强制检定工作管理规范化探讨》,计量与测试技术,2005/08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1987/07/01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