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父子雄霸天下的秘密
HUNG · 2007-11-19 18:57 · 53174 次点击
李嘉诚父子
除了精准的商业眼光、高超的经营手段,选人、用人绝对是李嘉诚的超人之处。在李嘉诚身边的将才,无一不是李嘉诚用心血、赏识、重用来培育成长的。当然,他们也都充满感激地回报了李嘉诚的知遇之恩,为李氏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亲人未必亲信
“如果你任人唯亲的话,那么企业就一定会受到挫败。”这是李嘉诚所信奉的用人之道。他说:“在我两个儿子加入公司前,我的公司内并没有聘用亲属,我认为,亲人并不一定就是亲信。如果是一个跟你共同工作过的人,工作过一段时间后,你觉得他的人生方向,对你的感情都是正面的,你交给他的每一项重要的工作,他都会做,这个人才可以做你的亲信。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但你要派三个人每天看着他,那么这个企业怎么做得好啊!忠诚犹如大厦的支柱,尤其是高级行政人员。在我公司服务的行政人员,无论是什么国籍,只要在工作上有表现,对公司忠诚,有归属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考验,就能成为公司的核心成员。”
那么,究竟谁是李嘉诚最得力的亲信?恐怕非袁天凡和霍建宁莫属了。
知遇之恩
虽然人称投资奇才的袁天凡是在1996年才投到李嘉诚旗下的,但李氏对袁天凡的赏识,却可追溯到1986年。当时长和系四大公司轰动一时的100亿元集资行动,是由花旗银行唯高达香港有限公司负责包销,袁天凡就是之中的关键人物。李嘉诚看中袁天凡之后,可不止是三顾茅庐这么简单。
1991年10月,荣智健联手李嘉诚等香港富豪收购恒昌行,李嘉诚游说袁天凡出任恒昌任行政总裁。袁天凡于是辞去联交所要职,走马上任,年薪600万港元。然而,次年3月,因荣智健向众富豪收他们所持的恒昌行其余股份,袁天凡愤然辞职,并表示不再做工薪阶级,要自己创业。1992年2月份,袁天凡与老同事杜辉廉、梁伯韬主持的百富勤合伙创办天丰投资公司,袁天凡占51%股权,并出任董事总经理,并兼旗下两间公司的总裁。李嘉诚义无反顾,依旧支持袁天凡,当时认购了天丰投资的9.6%的股份。
袁天凡曾公开表示,“如果不是李氏父子,我不会为香港任何一个家族财团做。”袁天凡说,“他们(李氏父子)真的比较重视人才。”
从1979年就加入长实的霍建宁,则是李嘉诚亲手栽培的良将。
香港人都知道,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盛产“打工皇帝”,这不仅仅因为长实和和黄是香港最有实力的公司,更因为李嘉诚对人才的重视。以2.7亿港元年收入新登“打工皇帝”宝座霍建宁,身负多少李氏的重托与信赖自不必言。
和黄功臣霍建宁
今年49岁的霍建宁,于1979年加入长实,任会计主任,凭着其金融财务方面的才干和踏实的作风,一路晋升。1984年升为和黄执行董事,1985年任长实董事。1993年登上和黄懂事总经理之位。有人说,这是接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因为,和黄在80年代后期,受海外业务亏损拖累,令股价长期处于偏低水平。霍建宁接手后,不断改组,透过收购合并,成功将业务由亏转盈。其后,他趁赫斯基有好表现,于去年顺势在加拿大借壳上市,令集团从中获特殊盈利65亿港。
继后,他更接手处理亏损多年的欧洲电讯业务,因Orange成立以来,一直蚕食和黄在港的电讯业务盈利,和记电讯变相白做。到1996年,霍建宁毅然分拆Orange上市,成功套现,后来,见时机成熟,于1999年底将Orange转售,成功替集团赚取超过1600亿港元的盈利,创出神话。任期内,令多年亏损的赫斯基石油转亏为盈。1999年末他促成了多宗大交易,将和黄发展成名牌电讯商;在过去5年,和黄集团旗下各公司及管理人员获海内外各大报章及杂志赞誉超过50次,并获得各种荣誉称号,霍建宁可谓功不可没。
盈动军师袁天凡
袁天凡1952年出生于上海。5岁时到香港,后来在美国最有名的经济系——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读书。
1976年,当他大学毕业回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不到一年之后,他跳槽至汇丰旗下的获多利债券部工作。在获多利工作8年中,先后从债券部晋升至财务部。1985年离开前,已成为集团的财务部主管。
离开获多利后,他先后出任唯高达董事总经理,参与全球证券业务工作,又在1988年出任联交所行政总裁一职。
袁天凡于1996年出任盈科亚洲拓展的副总经理。1996年中,当李泽楷要大搞高科技时,李嘉诚亲自请他协助儿子打江山。
尽管目前李泽楷身陷困境,但袁天凡当年分文不费,令盈动借壳上市成功,仍可谓杰作。
当时盈动上市,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只是需要按正常程序申请。时值全球科技股大热,作为杰出的投资银行家,袁天凡和梁伯韬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决定采取最快捷的方式——找一个“仙士股”借壳上市。
所谓“仙士股”,就是由于经营不良、资产太少或业绩太差,股价已跌到几分钱的股票。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香港股市这种“仙士股”府拾皆是,袁天凡和梁伯韬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位在内地和香港资本都不乏知名度的黄鸿年旗下的一间卖通讯器材的公司--得信佳。1993年3月初,该公司的股价一直在4分到6分钱港元之间徘徊。选择“得信佳”的原因之一是黄鸿年也正视“得信佳”为“鸡肋”,大有“卖壳”之意,这样就避免出现竞购以及反收购的麻烦,耽误时间。以当时“得信佳”股价水平收购,花费不足1亿港元即可,但在袁天凡和梁伯韬的策划下,李泽楷将盈科拥有的地产项目(主要是北京盈科中心)作价24.6亿港元,再加上香港数码港发展权一道无偿注入得信佳,未花一分钱现金就达到了目的。“得信佳”于是更名为“盈科数码动力”。1999年5月4日,“得信佳”复牌交易,开市仅15分钟,股价从停牌时的1毛多,飙升到3.22港元,升幅高达22.6倍,盈动立即摇身一变成为一家市值上亿港元的巨型公司。
李泽楷在接受香港《财经》杂志的采访时说:“人才是最重要的。”他说,“争取人才要有三点:一、人才不希望在一个很大、阶层很多的公司工作,因为如果他们是聪明的,不希望每一件事要批准才能做;二、人才不希望定薪制,如果做得好,贡献多,报酬方面要多于一般人。做得好的人应当有机会比同年龄、同经验的人获得高四倍甚至五倍的报酬。三、人才一定要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除了钱的报酬之外,还要对社会是有贡献的。”
对于高层的管理人才,盈动报酬体系中很重要的一块是认股权。袁天凡拥有收购香港电讯前盈动3200万份认股权,其他人依次不等。员工所持有的认股权占整个盈动总股权的5%至6%。“这很多了。”袁天凡说。由于袁天凡在高位行使了认股权,有人说,2000至2001年的“打工皇帝”可能就是袁天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