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

  仪器信息网 ·  2012-09-17 07:20  ·  22907 次点击
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
我国最现实的国情就是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单边主义肆虐的国际大环境下,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在环境问题上,承担全球共同的责任是必须的,而解决自己所而临的具体问题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的工程环境伦理学,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与标准,也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对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这些形而上学的讨论中。就以深生态学的环境法西斯主义般的不作为主义为例,如果是在自然被开发之前的早期不作为,人类恐怕在今天仍然保持着史前的蛮荒状态;如果是今天的自然被开发之后停止作为,那么已经被破坏的自然就得不到应有的修复。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应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是要实用。我们所关心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包括所有的生命,因为,这样不能解决任何现实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如果照搬西方的某些环境伦理观点,尤其是深生态主义,那么三峡工程就是一项对环境伤害极大,极少考虑非人类生物权利,毫不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工程。但是,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国情与西方国家的国情之间的巨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已经基本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的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的,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的首要问题,这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都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三峡工程作为一项能够提供巨大建设能源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环境伦理观,其主旨是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也要求我们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是应用型的伦理观,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因此,无论是动物权利保护主义、生物中心主义或者是生态中心主义,只要是对发展国家经济有实用价值的成分,我们都应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矛以取舍。例如罗尔斯顿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并重的环境伦理观、泰勒的自卫原则及补偿原则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积极因素。
综合一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要实用这两方面的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伦理学思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一方面,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一来,在中国式工程环境伦理观中,我们既要重视保护自然,但又并非是无所作为的“保护”.我们所倡导的保护,是建设中的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包括,到二O二O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在2005年3月12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工程建设是对环境造成最直接的影响的人类行为之一,也对环境造成最大伤害的人类活动之一,工程建设中所产生的环境伦理问题理应进人我们的环境伦理学研究视野,环境伦理学是有关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的伦理学,可以作为我们拿来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但是,对已有环境伦理理论盲目吸收或者拒斥都是不理智,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理当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来建立基于我们自己的国情的环境伦理学,把环境伦理学的触角深入到工程建设之中,从改造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观念人手,进而建立起新型、实用的中国式工程环境伦理学,从思想源头上减少工程的环境破坏。以中国式的工程建设环境伦理观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工程环境建设,从而实现和谐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等环境建设的目标。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