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和人性化
仪器信息网 · 2012-09-17 07:20 · 40573 次点击
智能建筑和人性化
智能建筑和人性化
智能建筑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又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人心所向。智能反映为建筑中的设备和设备系统,更是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在建筑中的体现。因此,在以人为主体的"人-机-环境"大系统中,"以人为本"是我们处理一切技术问题最基本的技术理念和出发点。
那么,"以人为本",什么是"本"呢?我以为:在设备的设计、安装乃至运行时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充分考虑到设备或设备系统对人提供哪些功能,这里应当包括人在多方面的需求;
充分考虑到系统的运作,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人机界面,易学易用,直截了当。这也包括在紧急情况下不致出现误操作,以及考虑到对待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如对老人、孩子、残疾人的特别要求)。特别在突出强调某些技术特色之时,会忘记了技术的服务对象和最终的使用者是人。事实上,最终的使用者,他们更多关心的是技术和设备为他们提供了哪些功能和这些功能的效益。他们对于提供这种功能的过程并不十分感兴趣,因此对于用户提供技术,越简单越直接越好。
对特殊人群,应当有特殊的考虑和关怀。这里主要是指老人、儿童、残疾人和其他应当特殊关照的人群。这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
建筑物和设备的功能和布局都会随着事物发展的变化而出现变化。因此,设备的设置也要考虑到使用中可以出现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了使用性质的变化、设备产品的升级、扩充容量与更新,乃至装修的改变。这样一种"可以适应变化"的设计,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性化的体现。
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为将来可能的发展留够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使得系统在发展上有更方便扩展的可能。此外,在结构上设置一些必要的可拆卸、可拼装的部件也是一种常用的对策。
要充分考虑到使用的功能与付出的价值是否相匹配。物有所值,也包括使用者所能承担的经济能力。这包括短期的效益与长期的效益,包括对能源的节约、人力的节约和资金的节约等等。无论用户经济承担能力如何,都能够根据他的投入得到相应的效益回报。这便是"(付出)高有高智能,(付出)低有低智能"。而不是只把"智能"看成是一种高消费的压价吕。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到人(使用者)、系统和环境的安全。在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时,应当以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建筑布局上的缺陷很难用人力或技术来补救。所以,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就应当考虑到人的活动和设备的安装,乃至建筑建成之后的管理和服务种种问题。
从人文角度上,应当注意到使用者的人文特征。例如历史、民族特点、习惯、地方因素乃至其他相关因素。这些因素不一定都与设备系统的设备直接有关,但并非毫无关系。
要看到人的社会性。任何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任何家庭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尽管网络也是一种社会联系的渠道,但是它不能代替人与人的直接接触。更不可能用完全虚拟的社会环境代替人的直接社会交往。问题在于要恰当地处理好多种社会交往方式的分工。既使在今天,网络已经如此发达,也不可能"一网打尽",或者做到"网络万能"。且不说目前它还不能全面取代电话与电视(尽管网络电话和电视都已是成功的技术),更谈不上它能代替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很显然,在空间与时间上,毫无疑问网络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是,承认网络不能代替人的直接交往,也正是网络人性化体现的一个方面。当然,网络本身的人性化也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就系统的整体而言,当前的问题是系统的"个性"考虑不够。往往是类似建筑物中有多少系统,提供多少功能;我这个建筑物中也应当有多少系统和提供多少功能。从工程实践中感觉到,根据工程的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不同而提出我这个工程与其他工程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也就是说本工程的"个性"做到鲜明突出的不是很多。设备系统的特色也还体现在与人的"亲和力"和与环境做到天衣无缝的融合,这也是一种人性化的体现。
"人性化"不是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它是一种理念。它告诉我们:如何对待技术,技术体现什么,怎样去处理技术与人的关系。在我们处理人与技术这一对关系的时候,除了我们注意到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人的习俗、观点和生活模式都是会变化的。这里"变"与"不变","传统"与"革新",在掌握这个过程中,"过"和"不足"都可能导致这一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进入市场产生阻力。这里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因此"恰如其分"和"不失时机"地向人们介绍新技术成就,是一种运作上的艺术。落在时代后面当然不好,但是,"拔苗助长"也不是一种好的推广方式。智能建筑和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