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土桩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影响的保护措施--2
仪器信息网 · 2012-09-19 08:57 · 39496 次点击
挤土桩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影响的保护措施--2
三、施工机械及施工顺序
先涨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采用GZY-500高效全液压步履式静力压桩机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GPS-10型工程钻机施工。
施工顺序,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并考虑预应力施工对周围建筑物以及钻孔灌注桩成孔的影响,预应力管桩施工由7号楼→4号楼→3号楼→2号楼→1号楼顺序施工。钻孔桩施工则从5号、6号楼西侧开始,与管桩施工保持一定距离,尽量减小管桩施工时土体侧挤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对钻孔桩成孔的影响。
四、技术措施
1.泄压孔采用φ500孔径,孔深15米,孔内设置筋笼,主筋采用5φ12,箍筋采用φ12@1000,并用毛竹片和密目网围绕。孔距根据预应力管桩的布桩密度和离周围建筑物的距离确定,靠东侧离建筑物距离较近约10米,应力释放孔孔距为2米,其余地段离周围建筑物距离相对较远(20~30米),应力释放孔孔距均为3米。为保证预应力管桩的单桩承载力,所有泄压孔布置必须离最近的桩大于6米。
2.根据方案要求,施工前对周围建(构)筑物进行全面观测,并布置测点,进行标高和垂直度的原始数值测量,做好记录。施工期间每天进行观测,直至施工结束。
3.根据周围建(构)筑物的重要性和布桩密度,设置3个土体深层位移检测孔,分别位于测13号南围墙内、测8号点西围墙内和7号南侧,必要时根据土体深层位移检测资料调整泄压孔间距。
4.为解决四周布置泄压孔给后续场外施工带来后顾之忧,要求桩基施工结束后,对泄压孔进行回填,回填至孔口3米时,抽取孔内废水,并分层回填夯实。
五、结语
根据检测孔资料分析,是3个检测孔中位移最大的有代表性的一个孔,从中可看出总的位移量不大,9.5毫米,主要在地表8米深度以内;另外土体位移主要在软土层部位(5米左右和15米左右),说明软土比硬土层明显;第三点是随桩数的增加(布桩密度增大)而位移量明显增大。
根据观测记录资料反映,标高测得变化除7号点较大(+5毫米)外(门框稍有变形,后经修复),其余均正常(小于±3毫米)。垂直度均正常。围墙观测除11号点附近发现一条3毫米裂缝,其余均未发现异常现象。
根据静载荷试验资料表明,所有预应力管桩的单桩承载力均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