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工作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Alu ·  2007-08-21 19:11  ·  89302 次点击
一、对校准工作认识的发展
我们对校准的认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只有计量检定的概念,没有校准的概念。当时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是计划经济的主体,计量工作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行为。在此阶段,我们认为计量工作不仅是科技工作,更是行政执法工作。《计量法》于1985年颁布实施,是典型的器具法,有深刻的计划经济烙印。在《计量法》中,只有检定而没有校准,所有的测量器具都必须依法检定,按照检定规程来完成技术操作并判断被检计量器具合格与否。企业和用户是按照条块分割的计量体系布局,将计量器具和测量仪器送当地计量技术机构检定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外资、合资企业在我国出现。不少外资厂,虽然将工厂设在我国,但其仪器设备却送回本国计量校准,或者请外国的计量机构来中国进行现场计量校准。这样逐渐将校准的概念引入我国,使我国逐渐形成了有计量机构竞争的校准市场。我所通过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成为最早跻身于为外资企业提供校准服务的机构,成为国内最早出具符合ISO/IEC导则25国际标准的校准证书的国内计量技术机构。在为这些外资、合资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校准也是计量工作的一方面,是一种必须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技术工作;其既要保证数据的科学准确,又要保证整个过程和管理符合国际标准。因此,校准机构本身必须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并通过实验室认可。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内校准市场的迅速发展,竞争的逐步热化,通过和国外同行的比较,我们认为校准工作必须是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工作,不局限于给客户出数据、出证书,还必须给客户创造价值。校准机构本身应是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机构。因此,校准工作的理念体现在专业化的技术和专业化的服务两个方面。专业化的技术,就是技术上一定要精益求精,要走在行业发展的前面,起到计量先行的作用;既要有对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的手段,又要校、调、修相结合,多层次满足客户需求。专业化的服务,就是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最为便利、经济、快捷的服务,用最好的服务提供最大的方便,从时间安排、运输、接待态度等各方面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校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在应用层面,我们认为校准和检定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当前国际上趋向于把计量学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工业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应用和政府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事业的三个方面。我们认为法制计量应由检定来实现,工程计量应由校准来实现。因为检定是属于法制计量范畴的工作,是对国家法定要管的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进行判定的工作,检定的法制性就意味着强制性,所以不应再存在非强制检定了。其次,在校准管理的政策法规方面,虽然《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尚未修订,校准工作及校准机构的管理还缺乏法律依据,但校准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认可准则等规章条例和GB/T15481-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国家标准已经颁布实施,校准的概念和定义已写入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和定义》。实际上,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统计,截止到2006年年底,通过认可从事校准活动的校准实验室已达393家,国家认监委颁布的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新的评审准则也包含了校准实验室。因此,在法律层面引入校准已是大势所趋。
二、校准工作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校准工作的市场化,这是由市场经济的特点和校准的自主性决定的。
一方面,校准市场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企业的生产经营是自主行为,其所生产产品质量的好与坏,完全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检定方式不符合企业的需求。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消费需求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自然法则———优胜劣汰。因此,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需要自主的内部的质量控制行为。校准作为自愿性和自主性的计量手段,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企业自然会选择校准服务,从而产生了校准市场。
另一方面,校准市场建立有其必要性。一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校准市场的建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校准市场从属于技术市场,是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政事分开的需要。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像政府不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一样,对技术机构也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政事分开。要真正做到这样的“转变”,必须通过市场竞争和深化改革,校准市场才能脱颖而出。三是校准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原有条块分割的计量体系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校准市场的建立使计量技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得到发展,避免了设备的重复购置,配置更趋合理。
当前,由于我国已入世,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入世时开放检测市场的承诺进一步促进了校准工作的发展。此前,我国的校准检测市场还属于比较封闭的原始市场,虽然在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校准市场规模相对较大,但在全国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校准体系和校准管理主体、校准规范以及校准市场,外资校准机构还没有完全进入。入世开放校准检测市场后,国外校准机构对我国校准市场产生强大冲击,各种所有制类型的校准机构也将不断出现。由于服务、技术、资金都有优势的外资校准机构的介入,我们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各类校准机构的危机感均在增强。更加开放的校准检测市场,更多机构、更为激烈的竞争,将会围绕校准的各方面工作的展开,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对校准工作的政策和规范管理。从法律法规层面将法制计量与校准分离,将有助于校准市场的健康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就是贸易自由化和市场一体化。入世首先需要遵循的是国际贸易普遍规则,流通领域和贸易领域将是法制计量工作今后的重点领域,而生产领域的计量将完全由校准来完成。
三、校准工作今后的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科技进步,将会不断有新的行业、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出现,客户的校准需求也愈加多样化,并且随着校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必将出现一系列新的校准服务或形式。对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预测:
一是校准市场的发展趋势。国家将颁布实施有关校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校准市场将向成熟和规范的方向发展,形成有序竞争和充分竞争的局面;出现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的校准机构和更多的校准中介机构;校准服务体系将建立,校准需求和资源信息流通更加通畅和便捷,形成细分市场,对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不同的定位校准服务,价格趋向合理,并将培育出有实力、上规模的品牌机构。
二是校准服务形式的发展趋势。从仪器设备的运输来说,现有的客户送校、到客户现场校准、校准机构负责运输样品等服务形式将得到发展,并将出现与物流快递公司合作取送样品等新方式。从校准服务的内容来说,加急服务、校准———调整———维修———咨询培训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利用信息化网络实现校准全过程及数据证书的实时网络查询服务、客户测量仪器设备的委托管理服务等将得到加强。从校准机构本身来说,将出现连锁经营式的机构,利用遍布全国的网点就近及时服务客户。总的来说,校准服务形式的发展将趋向方便客户、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三是校准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十一五”及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变化,国家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将对计量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提出新的计量需求。例如,农产品中的质量与卫生指标(如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微量元素等)的参数测量、控制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将引申出新的计量基、标准,新的量值溯源方式;又如信息技术和其他科技的发展,高准确度、宽量限、光机电一体化、多专业多参数综合型、软硬件结合、智能化的测量仪器和系统越来越多,大大超出了传统的计量校准范围。因此,校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新的校准对象和参数越来越多、准确度越来越高、量限越来越宽、校准对象的功能越来越综合和智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研制出新的计量标准器具、不断研究出新的校准方法、不断培训新的校准人才。

1 条回复

honglixoang2008  2012-08-04 09:44
说的很切合实际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