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RI疗法同DC-CIK有什么不同?
仪器信息网 · 2012-10-11 23:03 · 44730 次点击
目前在临床上,DC-CIK的培养方法实际有两种:一种是共同培养,一种是分开培养。共同培养是指先分别用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培养出DC和CIK,然后将两种细胞混合培养,最终得到DC-CIK。这种共同培养比起单独的CIK培养方法出现了两个变化:其一、CIK的增值明显加强,数量增加。其二、出现了少量CTL(细胞毒)细胞。
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免疫研究所的实验中,如果去除Th(辅助T细胞)细胞,CTL细胞的杀伤力显著下降,Th和CTL细胞在特异性性杀伤过程中相互协助密不可分的作用机制得到进一步证实,同时说明,单纯CTL细胞难以形成典型的特异性杀伤,杀伤力明显减弱。
而在这种培养中,又有两种不同的做法:1)在DC培养过程中加入患者自身的新鲜肿瘤组织抗原进行刺激,使DC获取抗原信息并之后呈递给淋巴细胞;2)另外一种做法就是不加肿瘤抗原。但是,能够获取患者自身新鲜肿瘤组织的情况是很少的(很多时候当患者决定接受细胞治疗时已经没有可获得的肿瘤组织,或者已经做过手术,或者已经不能做手术),于是有的医院通过购买异体的肿瘤细胞株作为抗原刺激DC,这实际上违背了免疫治疗的基本原则:用患者的自体组织进行培养。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就是异体的抗原不可能和自体抗原完全一样,甚至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而特异性就大打折扣。而如果在DC成熟过程中根本不加肿瘤抗原进行刺激的话,由此培养出来的CTL细胞也就没有所谓的特异性可言,因为8天的培养时间,DC原来记忆的抗原信息已经丢失殆尽。因此,在这种方法中,如果不能获取患者自体新鲜的肿瘤组织抗原的话,这种DC-CIK实际是就是放大的CIK,仍然以非特异性杀伤为主,只能杀伤大约20%的肿瘤细胞。而在分开培养方法中,DC和CIK完全分开培养,然后将这两种不同的细胞分别回输给患者,实际效果就是单纯的DC和单纯的CIK,一个不能确定的刺激效果,一个非特异性杀伤。
相比之下,CAPRI在体外可控的微环境下刺激得到的效应细胞是确切和肯定的,不仅涵盖了CIK的主要效应细胞(NKT细胞),还有少量的NK(自然杀伤细胞)、DC细胞,最主要的,是大量的Th和CTL细胞,两者大概占80%左右,而这些细胞是特异性杀伤的主力军,能够杀伤约80%的肿瘤细胞。
简单来讲,同DC、DC-CIK相比,CAPRI有六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