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仪器信息网 · 2012-11-22 08:50 · 49104 次点击
HACCP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ATP荧光检测仪技术文章
食品安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链条的安全。植物源性初级农产品,是“从农田到餐桌”链条中的第一环,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近年来国内外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许多都与食品原料有关,如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原料乳中污染三聚氰胺、南京小龙虾事件、美国鸡蛋污染沙门氏菌事件等等。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更是经常发生因为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超标而被进口国退货、甚至全面禁止进口的现象,损失巨大。因此,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已经成为食品加工企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在各地逐渐兴起。在这些示范区当中,既有政府主导建立的,也有食品企业牵头组织起来的。示范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控制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危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营造出了关注初级农产品原料安全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初级农产品种植者的安全质量意识。按照HACCP原理的思路和模式,笔者试图分析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农产品种植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潜在危害因素,针对潜在的危害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进而确保示范区内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真正发挥农产品示范区的作用。一农药残留的危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物链条变得越来越脆弱,导致生物病虫害逐步增多,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农药。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其它食害虫的益鸟、益兽,使食害虫的益鸟、益兽大大减少,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加之经常使用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导致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的增加,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由此形成滥用农药的恶性循环。据了解,在一些农村,剧毒农药如甲胺磷、1605仍然有销售和使用;一些地方的农民往往固守自身经验和用药习惯进行病虫害防治,不合理用药现象(改变使用范围、超剂量使用、在安全采摘期内使用等)较为普遍。所以,农药残留的危害,成了影响初级农产品质量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各地的示范区中,一家一户式的种植模式仍然是主导,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由政府或者牵头企业在农药供应、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制定了统一管理的制度。但是,由于示范区涉及的面往往很大,涉及的种植户很多很多,示范区管理者所制定的各种制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支持,很难落到实处。农民之所以使用禁用的剧毒农药或者不合理用药,一是,因为剧毒农药杀虫效果好,农民为了达到增收的目的,违法使用禁用的剧毒农药;二是,因为农民是中国最弱势的群体,处于中国的最底层,经济条件较差,许多地方甚至还未坚决温饱问题,在此背景下,他们宁可违规用药,以求能给自己创造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三是,农民缺乏用药知识,导致超剂量用药、在安全采摘期内用药;四是政府农药监管部门在管理上的缺位,导致剧毒农药在全国许多地区并未销声匿迹。。预防措施:一是,政府农药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剧毒农药生产及销售环节的监管,杜绝禁用剧毒农药生产,加强销售领域的执法检查,尤其是边远农村的农药销售门市。对发现销售剧毒农药的,应加重处罚,只有净化了农药市场,才能从源头确保示范区内的种植户不使用剧毒农药;二是,各级政府应对农药执法检查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支持,实现农药执法检查常态化、全区域覆盖;三是,示范区的管理者,应对示范区内的种植户加强农药法律法规及科学使用农药的宣传,普及通俗易懂的用药常识;四是,全面推进农药“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全程服务。二灌溉用水水质污染南方灌溉用水多取自河流,为地表水,而北方灌溉用水多来自地下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水质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河流污染、地下水污染,相关报道不断见诸于各种媒体。农民使用被污染的水灌溉农田,污水中的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农药、激素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北方的许多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十多年来,大部分河道早已干涸,河道中流淌的只有工厂排放的污水,这种情况在城市郊区尤其明显。周围的农民为了节省灌溉费用,直接利用河道中的污水灌溉农田,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预防措施:一是,政府环保部门应加强对污染排放企业的监管,要求排污企业必须做到达标排放,对未做到达标排放的企业,严格依法处理;二是,政府应对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进行统一治理,切实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三是,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地方财政应对农村灌溉机井实施财政支持,在打井、灌溉方面增加补贴,引导农民主动使用地下水灌溉。三土壤中的危害土壤中的污染,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同,主要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无机物主要有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和砷、硒等非金属,有机物主要有酚、有机农药、油类、苯并芘类和洗涤剂类等。上述这些化学污染物主要是由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带进土壤并积累起来的,进而影响农产品质量。预防措施:一是,杜绝污水灌溉,消除由于污水中所存在的重金属、酚类及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的根源;二是,示范区应组织农技部门对土壤实施分析,引导种植户科学使用化肥,避免由于不合格使用化肥而导致土壤中硝酸盐超标及重金属污染;三是,在防治害虫时,约有一半的农药洒落在土地上,会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过高,所以应加强对种植户科学用药的宣传;四是,定期分析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对有毒物质严重超标的土地,应改变土地性质,改种其他非食用农作物,或对土壤进行改良以适合农产品种植。五是,示范区应远离固体废物,如医院、垃圾堆场、工业废渣堆场等,避免固体废物污染土壤。四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农产品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另一类是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或直接进入农作物体内造成污染。预防措施:一是,示范区应远离大气污染较大的区域,如工矿企业、交通要道等,尤其是电厂、垃圾焚烧站等;二是,政府应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改善农田生长周围的空气环境。结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需要政府农业、环保、水利、乡镇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创造适合农产品种植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示范区种植户的宣传,引导种植户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意识。同时,示范区管理者应认真实施安全危害风险评估,对危害风险较大的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一家一户种植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合理的统一管理机制,实施标准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