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电荷蓄电池常见故障的现象与原因分析
仪器仪表网 · 2012-12-16 01:13 · 55511 次点击
汽车干电荷蓄电池常见故障的现象与原因分析
一.蓄电池充电时间过长
现象:
1.隔板变黑。
2池壳色泽变暗。
3.极板活性物质严重脱落。
4.电解液面降低或呈现红色。
5.用容量表检测指示红区。
6.启动车辆困难,从车上取下蓄电池时感到烫手。
7.解剖电池见正板栅严重腐断。
8.电解液比重高于标准值。
造成原因:
1.车辆充电电压调节器失控。
2.车辆电压调节器设定值高(12V汽车蓄电池充电压应为13.8-14.4V)
3.人为长时间大电流充电。(12V摩托车电池的充电电压应为14-14.5V,6V电池减半)
二.蓄电池过度放电
现象:
1.电解液比重在1.15以下。
2.开路电压在10V以下,(指12V电池,6V电池减半)
3.正极板表面呈黄色或黄白色(正常为棕褐色),极板弯曲较严重(严重的造成蓄电池短路或板栅断裂)。
4.解剖蓄电池见正负极板活性物质坚硬结实,一折就断。
5.用户反映蓄电池不存电。
造成原因:
1.蓄电池充电不足而继续使用。
2.车辆用电线路发生了短路。
3.长时间放置未及时充电。
5.车辆不使用时用电器未关掉。4.车体充电调节器电压太低(低于13.8)
6.用户往电池内加入杂质超标的电液,或使用过程中加入河水.塘水.井水.自来水.田水.溪水,饮用矿泉水等,造成蓄电池自放电严重。
三.蓄电池注液不当
现象:
完全充电后,电解液比重过高或过低,用户反映蓄电池不存电。
造成原因:
1.初注液比重过高(超1.29025℃)或过26025℃)
2.使用过程中液面降低,补入了硫酸液或不纯洁的水(河水.塘水.井水.自来水.田水.溪水,饮用矿泉水等)。
四.蓄电池短路
现象:
1.六单格中-单格电解液比重明显偏低。
2.电压10V左右或10V以下。
3.用容量测试表放电时短路的单格,有冒泡现象。
4.用户反映充电时某单格温度高,早冒泡,充电后不存电。
造成原因:
1.隔板破损。
2.有铅粒落入电池组中。
3.极板弯曲变形,造成隔板穿透。
4.使用不慎使电池组中落入导电物。
5.蓄电池经长期使用,寿命已接近终止,极板活性物质脱落过多。
五.蓄电池断路
现象:
1.放电时电流表指引异常不稳或几乎没有电流。
2.用电压表检查正负端子电压为0V或电压正常,电液比重正常或接近正常。
3.用容量表放电时,断路处有大量气泡冒出(有异味之气体)。
4.用户反应不能充电或不能放电。
5.如系端子极柱断裂引起的断路,用手敲击断裂端极柱处会发出"卜卜"的响声,放电时断的端子发热(两端子对比)。
造成现象:
1.端子极柱或极群组间熔接不良。
2.外部短路(有的蓄电池端极柱上会留下局部熔化的伤痕)。
3.极组未完全落到池壳底面,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柱被震断。
4.发动机故障长时间大电流放电。
5.起动机故障长时间大电流起动放电。
六.蓄电池充电不足
现象:
1.电压在12V以下(6V电池小于6V)。
2.启动困难,灯光暗淡,喇叭声弱,车内其他电器如音响使用异常。
3.比重在1.22以下。
造成原因:
1.车辆充电电压调节器设定值过低或充电系统故障。
2.车辆负荷大于充电量。
3.发动机故障。
4.电路有轻微短接。
5.起动机故障。
6.端子联线接触不良。
七.蓄电池未及时补充水
现象:
液位低于"液面下限"甚至低于极板上端面。
造成原因:
未及时补充纯水至上液面线。
八.蓄电池漏液
现象:
1.池壳池盖或端子无明显撞击,摔打或挤压而引起的撞伤,但电池漏液。
2.用户行为致使电池损坏。
造成原因:
1.壳与盖之间封接不良
2.用户搬运.安装或其他意外造成。
九.蓄电池反极
现象:
1.蓄电池容量明显下降。
2.新蓄电池加液后,开路电压只有8V左右(密封良好且未超过贮存期)
3.蓄电池已正常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蓄电池出现反极。
4.正负端子变成相反的颜色。5.正负汇流排及极板变成相反的颜色
造成原因:
1.装配问题
2.过量放电造成某一单格100%放完电后被其他单格反向充电用户使用.
3.用户充电时误将蓄电池极性接反。
十.超过贮存期的电池
现象:
未开包使用但已超过工厂规定"三包"期的蓄电池。
造成原因:
干荷汽车.摩托车.阀控式全密封蓄电池超过贮存期一年,带液出厂的汽车蓄电池超过贮存期半年(注:少部分用户退回的产品经抽样检测合格,贮存期以第二次打印的编号为准。)
十一.蓄电池寿命终止
现象:
1.池壳底部活性物质脱落较多。
2.池壳色泽变暗,明显陈旧。
3.隔板变黑,充电时电液混浊。
4.板栅腐蚀。
5.用户反映充电效果差,不能发动车子或发动十分困难。
造成原因:
蓄电池使用期限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