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 检测无法承受之重

  仪器仪表网 ·  2012-12-16 01:13  ·  53916 次点击
编者按:从“三聚氰胺”到“毒豆角”,从麦乐鸡到“激素门”,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接踵而来。“食品安全”变成了一个十分敏感的词汇,它一次次的刺痛着人们脆弱的神经,面对餐桌上的美食,我们变得无所适从。
每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检测仪器就可以大显身手,这仿佛成了检测仪器的存在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然而这种方式是比较残忍的:一旦要用到检测仪器,多半是已经有人受到伤害,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食品安全事故出现之后,受害者想借助检测结果为自己讨个公道,然而,再先进的检测仪器也无法完全还原事故带来的伤害。究竟怎样才能阻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呢?中国化工仪器网的小编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一完善食品安全法规
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日前出现的圣元奶粉雌性激素过量导致婴儿早熟,家长将奶粉送检,由于权威部门关于奶粉的检测指标中也没有激素这一项,所以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纷纷拒绝了家长们的个人申请,众家长检测无门。
食品安全是百姓人身安全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所以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又面临市场经济进程加快和适应WTO形势等挑战,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建设不仅是确保我国消费者健康的需要,也是依法行政工作的迫切要求,需要我们加快制定与相关法律相衔接,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同时,要结合对消费者的健康保护水平和国内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采用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估,按照国际惯例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体系,修订并完善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体系。
二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监管
食品安全事故不仅是一个现象,而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农田到餐桌,其中哪个环节失控,都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随着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不断应用,食品安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而且这种风险也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才能加以识别和控制。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追根溯源,从长计议,要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质量,在加工环节中要进行抽检,以确定是否在加工环节中是否存在污染因素,进一步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完善质量控制,满足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
俗话说:“千里长堤,毁于蚁穴”,我们必须要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目前北京、安徽、淮南、沈阳等地纷纷出台了或即将出台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不可否认,应急预案在及时控制和减轻消除食品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不是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监管部门只能十分被动的仓促应对,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原因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等事故的期望。因此,监管部门应该逐步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在国家层面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在全国统一执行。
保卫食品安全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检测仪器无法替受害者承担痛楚,也无法为受害者家属分忧,更无法独自扛起食品安全这面大旗。食品安全事故最好的结局是避免,而不是检测。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