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应用讲座]第三讲 全员参与
仪器信息网 · 2010-07-09 20:35 · 43453 次点击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施昌彦江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虞惠霞
质量管理原则三: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一、实验室管理应以人为本
员工是实验室中最活跃的因素,从基层员工到部门经理,无一不是实验室的财富。拥有参与感的员工才能有集体的创造力,但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对组织的忠诚、团队精神和力求精益求精的责任感,这些对实验室来说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往往很难量化评估。
如果实验室完全信任自己的员工,依赖、爱惜自己的员工,并且经过教育培训,使员工认同实验室文化,使员工以自己的劳动成果为荣、以工作为乐、以自己的实验室为骄傲。那么,员工价值不断增值,实验室的收益也会倍增。
不断的改进可能来自各个层面,从决策层到实施层,员工是具体操作、直接面对顾客的,常常比经理更了解情况,知道怎样把事情做好。有效的改进大多来自实验室内部,不断的改进只有依靠每一位员工,让大家始终保持活力,鼓励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从而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工作热情。
二、管理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根本是人员的质量管理,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创造高质量的服务。因此,管理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建立质量意识、培养识别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施解决方案的能力。
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持续不断的教育,而不能完全相信自学,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自学带来的偏差可能会造成持续的错误。而不注重员工培训,一味使用员工几乎就是涸泽而渔。人需要不断地学习,在信息社会,学习什么,什么渠道和方法可以最快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他人的成果等都是很重要的。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获得知识,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法,有时后者更为重要。因此,实验室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是随时随地教育和训练他的员工。
三、提高质量和专业水平应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
一种错误的认识是,实验室质量管理是质量工作者的专业,其他人只要了解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就可以了。其实,质量管理是每位员工必修的基础课,只有使质量管理的思想深入人心,被实验室大多数员工接受,进而使提高质量和专业水平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那么,实验室的质量方针才能得以切实贯彻和执行。
每个员工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贡献的重要性和在实验室中的作用,才能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主管人员不仅应是自己所负责部门领域的专家,还要接受系统的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在质量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两方面都成为具有领导力的管理者,帮助、带领并激励员工,引导员工提高质量和专业水平。
四、积极参与,勇于承担责任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活动是通过实验室各部门、各层级人员参与检测/校准服务实现过程及支持过程来完成的,过程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各层级人员的质量意识、工作能力和主动精神。实验室贯彻“全员参与”原则,能使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和在实验室中的角色,接受所赋予的权力并承担相应职责,识别实验室对自身活动的约束,树立工作责任感,主动解决各种问题;同时,使每位员工主动寻找机会接受教育、培训,增强能力、技巧、专业技能,扩展并分享知识和经验。
从一个新手成长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不仅自身需要不断的学习,实验室还要为他承担和付出业务失利的代价。社会的变革如此迅速,员工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创新过程中允许的失误。显然,越是高层的管理者,实验室为这种失误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
另一方面,每位员工不仅要积极参与实验室事务,也要勇于面对失败、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负责。无论最高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成长;反之,欺上瞒下、相互不信任的环境,则会扼杀员工的创造力。
五、让人人参与
现代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当一种需求得到相当满足后,更高的需求就会出现,成为推动人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而已被满足的需求则会减弱,甚至被遗忘或否定。爱的需求也就是社交需求。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尊重的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自我实现的需求,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对生活的期望,从而真正感到生活和工作有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共同的需求,而实现全员参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效率,让员工有决策权,使人们感觉到自己是实验室的主人或拥有者,才能为实验室发展注入原动力。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在事业上不断创新,大显身手。得到公众的认可,是每位员工心底的渴望,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置身于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实验室团队,从事有挑战性的检测/校准,在工作中享受乐趣,是员工共同的愿望。
六、让决策权延伸到基层
在有的实验室,任何一个关系到经费的行为,即使只是诸如购买低值易耗品这样的例行公事,也都必须经过层层审批,这种复杂的制度带来的繁琐手续降低了效率,基层管理人员不知要消耗多少时间在解释和等待之中,它阻碍了进步,实验室却难以下定决心摒弃它。为解决日常问题而出谋划策,并非领导者的专利,那些从事具体工作、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基层员工才最清楚实验室的日常业务。贴近实际工作的人们拥有巨大的创造力和革新精神,实验室要让基层员工坦率地说出现有政策、规定和制度的弊端,提出好的想法,取消不必要的手续。一旦建议被采纳并付诸实施,他们会更加尽职,而尽职的员工则会主动地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员工将他们掌握的情况和盘托出的最佳方式,就是授予他们更大的权利。而仅仅按照管理者的指示按部就班地执行,实验室员工就很难主动多做工作。
七、创造参与的机会
实验室领导要充分向下授权,尽量让最了解情况的下属去作决策;另一方面,实验室要以新的方式来改进内部的沟通过程,为“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提供基础和丰实的内容。
1997年,G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韦尔奇大声疾呼“高度参与”。他说:“一位领导者最重要的事,就是完全地寻找、珍视每位员工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尊严,这是最关键的因素。”
为了集思广益,GE在公司上层建立了定期交流制度。每年的1月,公司500名高级经理在佛罗里达州的博卡拉顿用两天半时间开会。在那里相互交流,不仅是通过正式的演讲,而且在旅馆房间里、鸡尾酒会厅和更衣室。10月,经过更严格挑选的100名GE的头头们在凤凰城的亚利桑那饭店举行为期两天半的交流会议。这次的会议从性质上更具战略意义和普遍意义。
这类定期交流制度,使GE的高层领导得以彼此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从而成为协调各企业集团经营的基础。为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调,避免工作脱节或互相推诿,他们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即有关部门负责人定期开会,讨论某些特定议题。
GE鼓励员工提建议,并成立了“大家出主意”领导班子,还聘用一些大学教授参与。“大家出主意”会议的参加者是从所有员工中逐级挑选出来的,他们对预定作为讨论重点的业务问题比较熟悉。韦尔奇说:“我一有空就去参加这种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对他们提出的建议逐一加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据估计,每年,全公司有2000至25000名员工参加这样的会议。同时,GE还经常邀请顾客参加,以便更为广泛地听取意见。
由于韦尔奇采取各种办法动员上上下下的员工都来献计献策,从而为GE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