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综合管理概述(二)
仪器信息网 · 2010-01-01 21:40 · 45123 次点击
(二)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
如上所述,由于“设备综合工程学”和“全员生产维修制度”的产生,从而使设备管理进入了综合管理的新阶段。我们不难看出,设备综合管理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益和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小为目标的一种新型设备管理模式。概括地说,它具有以下有别于传统设备管理模式的特点:
1.设备综合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它强调对设备的一生(从设计、制造使用、报废)进行管理,认为设备的前期管理(指设备投入生产前的规划、设计、制造(或购置)、安装、调试等过程的管理)与后期管理(指设备投入生产后的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更新、报废的管理)密不可分,二者同等重要,决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2.设备综合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它强调设备管理工作有技术、经济、组织三个方面的内容,三者有机联系、相互影响。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三者的平衡。
3.设备综合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群众性管理。它强调设备管理不只是设备使用和管理部门的事情,企业中的所有与设备有关的部门和人员都应参与其中。
上述的“设备管理”的概念实际上就体现了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
(三)我国设备综合管理的发展
目前,设备综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综合效益。但在我国却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我国的设备管理工作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发展起来的。以苏联计划预修制为借鉴,结合我国实际,几十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多年来重基建、轻生产,重维修、轻更新等思想的影响,国家大部分设备均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设备得不到应有的补充,机械工业企业设备役龄较长,折旧率低,普遍存在精度差、效率低、老化严重等问题,加之多年推行的设备管理体制存在的固有缺陷,对企业的生产及发展都带来了许多问题。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已着手进行设备管理的改革,使我国企业的设备管理由传统模式向设备综合管理过渡。1987年,国家经委在《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中就已经把设备综合管理列为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求在企业中积极推进现代设备管理工作。可以预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设备管理工作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对使用的影响
船舶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对其使用后生产的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设备本身的特殊性,因而其设计制造对其使用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随着设备综合管理的提出和推广,人们越来越注意对设备设计、制造和购置的管理,以防止带有先天性缺陷的设备进入使用阶段。有人把这称为设备的优生原则,即尽一切可能把设备的缺陷消灭在设备的前期管理阶段,从而确保设备能在生产中正常运行。
五、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企业创建、扩建或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时均需添置新的设备。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自行研制的设备并不很多,所以当添置新的设备时,很多情况下是要从市场购置;这就要对所需购置的设备从技术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选择和评价,以购置到符合要求、性能良好、质量可靠、同时又经济合理的设备。
(一)设备的技术性评价
选择和评价设备的第一步往往是进行一次使用或技术上的仔细考察,以确定设备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评价一台设备的技术规格时,应该认真考察下列因素:
1.生产能力。在选择一台设备时,其生产能力应能满足生产现状对它的要求,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是可以胜任的。
2.可靠性。所谓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谁也不希望购置一台老出故障的设备,因为这不仅会造成损失,而且还会耽误交货期,尤其是在生产连续性越来越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因此,购置一台安全可靠的设备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
3.可维修性。所谓可维修性是指设备易于(便于)维修的特性。尽管现在已出现了许多无须维修的设备,但对绝大多数的设备来说,出故障总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因此,在选择设备时,可维修性就应做为一个重要评价因素,在其它因素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无疑应选结构合理,易于检查、维护和修理的设备。
4.互换性。在可能的情况下,新购置的设备在备件供应、维护、操作等方面应与企业现有设备互有关联,尽量相同或相似,以节约人员培训、辅助装备等的费用。
5.安全性。尽管在今天的市场上已很少有不安全的设备出售,但由于设备的安全性对企业的生产、人员的安全等方面关系重大,因此,在选择设备时应慎重评价。
6.配套性。在设备日益复杂、精密的今天,许多设备只有在配套完备的辅助设备的辅助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选择主机设备时,往往要把辅助设备的配套情况及其利用率作为决定性因素来予以考虑,尤其是对于应用日益广泛的数控设备,如果缺乏配套的“软件”,这些设备的作用是很难发挥的。
7.操作性。设备的日趋复杂、精密并不意味着操作也日趋复杂。过份复杂的操作往往造成操作人员的疲劳和失误,以及人员培训费用的增加,所以应选择操作容易简便的设备。
8.易于安装。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略。在选购设备前,应对设备的安装地点进行考察。对于一些大型设备,还需考察运输路线,以选择合适的、易于安装的设备。
9.节能性。设备的节能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对原材料消耗的节省,二是指对能源消耗的节省。节能不仅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10.对现行组织的影响。选购设备,尤其是选购更为先进、精密、复杂的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其对现行生产组织的影响。例如当购置了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时,无疑会对现行的工艺准备、生产计划、现场监控人员的组织等方面带来影响,这些均应在设备购进之前予以充分评价.
11.交货。这需要考虑供货厂家的信誉及交货期。购置信誉好和交货期有保证的厂家的设备总是让人更放心的。
12.备件的供应。当设备由于磨损或发生故障而需要维修和更换零部件时,备件是否齐备就会成为能否尽快恢复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购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备件的供应情况,尤其对于进口设备更需如此,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已经不少,值得记取。
13.售后服务。选择设备供应厂家时应考查他们提供安装,调试,人员培训及维修服务的条件,有着良好售后服务条件的设备运行就会有充分保证。
14.法律及环保。选购设备时要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令和政策,同时要注意与环境的协调性,不要购置那种为政策和自然环境不相容的设备。
(二)设备的经济性评价
一台设备在技术上先进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值得购置,我们尚需考察它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我们需要的是技术先进又经济合理的设备。
六、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设备购置或自制完成后,即进入安装与调试阶段,需要按照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及有关安装技术要求,将外购或自制设备安装在基础上,进行找平、灌浆稳固,使设备安装精度达到安装规范的要求,并经调整、试运转、验收后移交生产。
可能有人认为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是技术部门的事情,与管理无关,实际上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认识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亦是设备前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好坏与否,直接影响设备能否顺利交付使用。
七、设备的合理使用
设备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挥其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作用,而对设备的使用合理与否又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寿命、精度和性能,从而影响其生产的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设备的合理正确的使用,就成了实现设备综合管理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许多企业创造了许多有效的合理使用设备的方法和制度,综合起来可以看出,合理正确使用设备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设备的利用程度;二是保证设备的工作精度;三是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一)提高设备的利用程度
设备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使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内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程度就成了设备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提高设备的利用程度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
1.提高设备的利用广度
所谓提高设备的利用广度,就是要充分利用设备可能的工作时间,不能让设备长期闲置。设备长期闲置不用,不仅导致设备的经济磨损(若再保管不善,还会造成物理磨损),造成设备价值的不断降低,给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设备的闲置还会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影响设备更新的速度,阻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一般而言,要提高设备的利用广度,就应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入手。首先,在选择和购置设备时,就要严格按生产能力发展的需要购入(或选择)设备,不要盲目购置和引进,从而在保证各生产环节之间设备能力平衡的同时,能使设备在其使用寿命之内有合理的负荷;其次,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做好计划管理工作,保证设备有足够的任务,减少各种原因造成的设备的停工。在保证设备有必要的休息和维修时间的条件下,能开两班工作的就不要开一班。能开三班的就不要开两班。
2.提高设备的利用强度
为了充分利用设备能力,只注意设备的利用广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目标是要让设备在使用寿命周期内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合格产品,因此,还存在着一个利用强度的问题,亦即要使设备在单位工作时间内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合格产品,这就是提高所谓的机器生产率的问题。
机器生产率与设备的机动工时和辅助工时有关,要想提高机器生产率,就要从降低这两者入手。
3.提高设备利用的合理性
要使设备做到物尽其用,首先要使设备用得其所。一些企业的设备常常存在着大量不合理利用的现象,比如大设备干小活,精设备干粗活,长设备干短活,月初空闲月末突击,这种对设备的不合理利用使设备的效能不能充分发挥,造成了设备能力的浪费。
(二)保证设备的工作精度
设备的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数量上的机器生产率,一是表现为质量上的加工精密度。这两者有所区别,前者影响加工对象的数量,后者影响加工对象的质量。同时,这两者又有联系,光求数量不求质量,或过分追求质量而不计数量,都是不足取的。
(三)建立健全合理使用设备的规章制度
设备的合理使用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与企业工人关系员密切的一项工作。要实现设备的合理使用,除了前述的提高设备的利用程度,保证设备的工作精度以外,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使之得到遵守执行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往往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方面。在企业中应对设备的操作工人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合理正确使用设备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认真执行正确使用设备的各项基本要求、规章和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经过多年探索,我国的工业企业总结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理使用设备的规章制度,如凭证操作、定人定机、交接班制、“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五项纪律、“三好”(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四会”(会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会排除故障)等等,如能结合企业实际、认真执行好相应的规章制度,无疑会对设备的合理使用,进而对设备的综合管理产生巨大的作用。